王哲中西医辨治急性脓肿性盆腔炎经验论文_张烁,王哲

王哲中西医辨治急性脓肿性盆腔炎经验论文_张烁,王哲

(1.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级七年制,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省中医院妇科,山东,济南,250011)

【 中 图 分 类 号 】 R711. 33【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1550 -1868( 2016) 04

摘要:急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急症之一,起病急骤,疼痛明显,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王哲主任认为本病证属“湿热壅盛”, 以“清热利湿”为治疗大法,自拟中药红酱汤口服、中药灌肠方灌肠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TDP照射中医特色疗法,以促进微循环,加速炎性包块吸收,结合西医抗生素抗炎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临床疗效颇佳。

关键词:急性脓肿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介绍

急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急症之一,起病急,进展快,常伴高热、寒战、恶心、呕吐、血象升高、下腹剧痛甚则全腹疼痛等症,不及时治疗,可引发盆腔脓肿、急性腹膜炎、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甚者危及生命。若治疗不彻底可致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进而导致继发性不孕或输卵管妊娠等症,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救治急性脓肿性盆腔炎临床常用抗生素,常常治标不治本。王哲主任临床经验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遏制病情进展,达到治愈目的,疗效颇佳。

一、病因病机

西医[1]认为本病发病主要因感染病原体所致,常见为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或外源性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早期至感染逐渐消散期间病原菌大量繁殖,脓液超出机体代谢负荷,组织机化、包裹形成脓肿[2]。中医古籍中并无盆腔炎之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可散见于“带下病”、“经病疼痛”、“妇人腹痛”、“瘕癥”、“不孕”等病症中[3]。现普遍认为[4]急性盆腔炎常因金刃损伤,或经期产后摄生不当,热、毒、湿交结,稽留于冲任及胞宫脉络,与气血相搏结,邪正交争,而发热腹痛,积脓结块。

王哲主任认为,本病当属“湿热壅盛证”。女子属阴,易感湿邪,湿为阴邪,其性趋下,《素问·阴阳明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妇人胞宫居于下焦之所,故妇人每每伤于湿也,湿性重浊粘滞,易阻滞气机,气郁而化热,故湿多于热邪相合。本病多因经期产后摄生不当,或胞宫为金刃所伤,或素体虚弱,使湿热之邪趁虚而入,直中阴中,湿性重浊粘滞,阻滞气机,不通则痛;气郁化热,热邪燔灼,故而患者身热不退,邪毒炽盛则腐肉酿脓。

二、治疗原则

本病起病急,发病重,传变快,治疗需及时、彻底。王主任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迅速控制感染,中药固本驱邪。中医治疗当以“清热利湿”为大法。吴鞠通言“湿热为患,非若寒邪之一汗而解,温热之一凉可退。”湿热致病,多胶着难化,非单纯“热者寒之”可愈,当清热与利湿并存,共奏驱邪之效。叶天士云“湿不去则热不除……渗湿于地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故清热利湿中,以利湿为主。胞宫位于下焦,《灵枢》云“下焦如渎”,当以淡渗利尿之品,使湿邪随小便而去。湿邪一去,机体气机得复,热不与湿相合,配以寒凉之药,苦寒直折其热,则湿热俱去。湿邪阻滞气机,不通则痛,佐以疏肝行气、活血消肿之品,使气血运行,通而不痛,同时促进已形成的脓肿吸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治疗方案

(一)西医:首先据经验选用广谱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尽快控制感染扩散,必要时可根据药敏试验指导用药,药物应用应足量,足疗程[5]。

(二)中医:1.中药内服:自拟红酱汤为主方:红藤30g 败酱草30g 金银花15g 蒲公英12g木香 6g 栀子 15g 薏苡仁 12g 土茯苓 15g 丹皮12g 甘草 6g,方中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土茯苓、薏苡仁、栀子清热利湿,红藤、丹皮活血消癥,木香行气止痛,甘草调药和中、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之效。临床随症加减用药:痛甚者加元胡、川楝子行气止痛;身热不退加柴胡、青蒿以退热;带下量多,色黄臭秽者加黄柏、茵陈、椿根皮清热除湿止带。2.外治:1)口服药药渣外敷以药物渗透作用发挥药物余效;2)中药灌肠:使药物通过直肠黏膜渗透,吸收快,显效快,温药可促进血行,载药以直达病所,加强局部清热利湿,散结排脓效果。整方如下:乳香30g 没药30g 土茯苓30g 大血藤30g 败酱草30g鱼腥草30g 皂角刺12g 天花粉30g厚朴15g 紫草30g 黄柏15g 蒲公英30g等;3)冰硝散外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通过药物渗透作用直达病灶,有利于结缔组织软化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散,整方如下:冰片5g 芒硝500g。4)TDP照射,促病灶局部进微循环,加速炎性包块吸收。

四、病案举例:

病案号:646862 王某,女,47岁,2014年9月28日因腹痛13h于我院就诊,查体:T 38.4℃,P 88次/分,舌红,苔黄,脉弦滑,下腹压痛、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查血常规:WBC:17.9×109/L,N:14.12×109/L;尿常规:WBC:38.28p/UL,白细胞:++,潜血:+,尿蛋白:+;腹部CT:右侧回盲部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怀疑阑尾炎可能性大。以腹痛待查收入外科,联合抗生素无效,T38.6℃,2012-9-29请妇科会诊,妇科彩超见:1.盆腔包块8.3×6.1cm2.子宫肌瘤3.右侧卵巢囊肿4.盆腔积液。诊断:1、急性盆腔炎—湿热瘀滞型,2、盆腔脓肿。转入妇科,查体:T 38.7℃,妇科检查:外阴:已产式;阴道:畅,粘膜充血,未见异常分泌物;宫颈:光滑,肥大,无举痛摆痛;宫体:平位,常大,无压痛,活动欠佳;双附件:左附件增厚、轻压痛,右附件压痛较左侧轻。予地米5mg退热,头孢替安、奥硝唑、左氧氟沙星抗感染,中药五味消毒饮加减口服以清热解毒,活血消癥,1月10日血常规WBC:9.67×109/L,B超:双附件区囊性暗区(左11×4.6×4.2cm右10.1×3.7×3.5cm),改用逍遥舒坤汤加减口服以活血行气,清热解毒,口服药留渣外敷增强药效,加用盆腔炎灌肠方灌肠,冰硝散外敷以消癥散结止痛,TDP照射加快炎性包块吸收。体温波动36~38℃,盆腔包块缩小至左8.2×3.4×3.0cm右10.4×4.1×3.1cm。考虑支原体感染,加用阿奇霉素抗感染。阴道分泌物药敏实验示:对青霉素、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呋喃妥因、替加环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予阿奇霉素、氨苄西林针对性抗感染治疗。经此治疗一月后症状消失,血象正常,复查B超示:1.双附件区囊性暗区(左侧8.1×4.0×1.3cm,右侧8.1×3.5×2.1cm),考虑输卵管积脓2.子宫肌瘤。好转出院,继服一周逍遥舒坤汤,一月后复查B超示:子宫肌瘤,双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无不适,痊愈。

参考文献:

[1]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孙海珠等. 盆腔脓肿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7):573-575

[3] 罗颂平、谈勇.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 肖承悰.中医妇科临床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5]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 盆腔炎性疾病诊治规范(修订版)[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6):401-402

论文作者:张烁,王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6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  ;  ;  ;  ;  ;  ;  ;  

王哲中西医辨治急性脓肿性盆腔炎经验论文_张烁,王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