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TM774 文献标识码:A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组成分析
1.1电子式互感器
对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来说,电子式互感器是其关键的组成部分。与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相比,电子式互感器的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结构的变化,能够更加顺应市场需求,适应电网发展的趋势。电子式互感器体积小便于安装,可用于检测频率较高的交流模拟量,适合应用于高频、非正弦波形的特殊电流、电压量的检测,能准确地查找出故障出现的位置,除此之外,对于相关保护装置的动作率有着极大的保障与提升,这些突出特点能够促进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
1.2合并单元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在其运行的过程中,对于搜集到的电网信息,电子式互感器能够及时地将这些信息准确地发送到相应的合并单元,合并单元承担的主要作用就是接收来自电子式互感器传递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重新整合,除此之外,合并单元还可以做到转化处理这些接收的信息的数据格式,处理完毕之后再将这些信息传送到保护装置中去。现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智能变电站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而继电保护系统的合并单元在其中扮演者重要的作用,合并单元不仅可以处理好各种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还能降低成本。
1.3 交换机
对于智能变电站来说,交换机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交换机也发生着巨大的革新,较以往传统的交换机,现在的交换机系统已经向以交换机为基础创建的以太网方向发展。而就当前而言,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转的过程中,交换机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不仅有利于各种信息的传递和数据的传输,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使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以利用通信通道来交换传输数据帧。
1.4智能终端
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引入相应的智能终端可以解决电力故障系统检测不及时的难题,智能终端可以及时准确并且高效地解决好相应的电力故障问题,并且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除此之外,智能终端还能精确地接收到一些保护装置的跳合闸的指令,并且将接收到的来自于断路器的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送到相应的站控层中去。另外,智能终端的智能性还体现在其能够精确地监控到电力系统内部元件的温度、机械能状态等相关信息,通过掌握这些数据,能够为相关电力故障的顺利解决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方法
2.1线路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对于我国的电力系统网络来说,线路的继电保护对于电网安全运行存在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对线路进行继电保护中,可以对变电站实际情况进行监控,对变电站的各项情况做出及时了解,监控系统能够对存在的故障问题做出及时的发现,从而发出相关的警告,这个时候相关人员可以对故障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提高线路的安全性。除此之外也是需要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的保护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将测控的装置科学安置到智能变电站上面,保证对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将最终的检测结果可以向上级部门传输,上级部门对其监测结果科学合理的分析,通过最终分析结果下达相关的指令,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提升,提高线路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性。
2.2变压器继电保护配置措施
可靠性对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十分重要,因此针对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提出相关的改进策略。电力系统电压一般均为额定电压,以确保供电稳定性与可靠性,过高或过低的电压均会明显干扰配电系统运行。对于电压控制,智能型变电站一般利用变压器来控制电压,所以这种保护装置的功能极具决定性。变压器保护功能一般基于分布配置策略得到体现,以保护变压器不受损害,同时有效继电保护差动。变压器后备保护阶段,基于集中配置技术同样可以将独立化安装技术目标与需求实现,以满足非电量继电保护的需要。电缆和断路器一旦连接,就可以形成比较理想的继电保护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可靠性。此外,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还可以通过优化继电保护系统的结构进行。这就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对每一个设计环节都进行严格的要求,还需要不断创新技术,积极借鉴国外相关方面的先进技术经验。为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还需要加强对变压器保护的配置以及线路的继电保护系统等。完善相关制度,保证效率质量,以有效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2]。
2.3过载、故障等非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在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过载、短路、雷击、过电压等非正常和故障情况,若不采取保护措施,进一步发展会导致系统故障进一步扩大,影响整个电网的安全。因此在对电力系统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需要合理的应用过流电限定方式,保证可以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假如出现超负荷的电流,可以在第一时间之内发出告警,而其中的智能系统在接受到相关信息后就能实现自我保护,如若短路等严重故障,可以快速、可靠、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线路,确保正常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2.4注重过程层的作用
继电保护阶段,过程层通常能够有效地保护好系统的母线、输电线路及变压器,从而更好地控制电网运行风险,提升电力系统的保护质量与保护效果,合理地控制系统的保护功能,持续优化设施、装置。主保护定值在过程层中通常不会出现过于明显的变化,即使电力系统工作阶段发生任何一种波动,其波动性也会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因此,极有必要确保电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随着一次设备应用不断普及,数量直线上升,必须合理划分硬件与设计开关,以有效确保其独立性,全面增强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母线保护功能。为科学、合理地提升可靠性,需基于多端线路保护对变压器与母线保护功能形成更加理想的定义,尤其对于站内保护设备,更应选择同步采样技术[3]。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智能变电站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不仅对继电保护过程中的可靠性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安全性、灵敏性等方面提出一定的要求,通过对常规性的继电保护配制方法进行优化和升级,顺应智能变电站电网建设的趋势和方向,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组成和有关结构系统的研究,可以全面的提高智能变电站的整体技术水平,对于促进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诚.浅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J].南方农机,2017,48(24):27.
[2]谭红鹏.分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J].低碳世界,2017(36):110-111.
[3]冯卫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7,24(12):84-85.
[4]闵宽.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24):69-70.
[5]张金生.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11):138-139.
论文作者:郭彦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系统论文; 可靠性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