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解读农家书屋工程主要成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家论文,第五次论文,成效论文,书屋论文,国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3月13日,新闻出版总署、中央文明办、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正式印发了《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此外,按照《纲要》的安排,由新闻出版总署牵头落实的重要任务有13项。这13项重要任务中,首先涵盖的一个方面就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针对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广大群众的需要,以推动农家书屋工程为抓手,努力为人民群众、为广大农民送去看得懂、用得上、买得起的图书和音像制品等出版物。基于以上部署,作为一项基础性文化调研工程,2007年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启动之初,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初步决定对调查问卷做补充修改,增加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问项,并将这一调研思路上报柳斌杰署长,柳署长充分肯定了此次调查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也提出适当增加农业样本,以分析城乡不同地区书报刊使用情况。2007年底,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首次针对县(域)以下农村居民农家书屋使用情况和满意度进行了抽样调查。
一、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农业样本结构及农家书屋调查问项
由于农村地区国民阅读状况是本调查关注的重点之一,一方面考虑到调查执行的成本和难度,另一方面考虑样本的代表性,本次调查将非农业样本与农业样本的比例设计为3∶1,农业人口样本量为4960个,其中东中西部区域样本结构比为1920∶1660∶1380。农业样本执行城市为全国56个城市,样本覆盖了除西藏、海南和港澳台之外的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496个自然村。
调查针对农村被访者询问对本村内农家书屋的认知度、使用频次及满意度评价,并对农家书屋内书报刊、音像制品的使用状况及农家书屋设施环境进行使用评价。
二、截止调查结束日,我国农村地区农家书屋普及率达到12.7%
从2007年初发布实施意见到2007年12月31日调查结束日,经过近一年的实施和发展,农家书屋在农村地区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全国的普及率达到12.7%。
分区域来看,截至2007年12月31日调查结束日,我国东部地区农家书屋的普及率高于中部、西部地区,达到16.3%;中部地区普及率在12.9%,与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而西部地区农家书屋的普及率为7.3%,仍然需要发展和大力普及。
从城市规模看,中型城市农家书屋的普及率最高,为19.2%,而大型、小型城市则相对较低。大型城市城镇化水平高、城镇公共文化设施齐全,农家书屋的普及需求并不迫切;相比而言,小型城市发展农家书屋的力度仍需要加大。
从民族分布上看,汉族地区农家书屋普及率为14.3%,显著高于少数民族地区的3.4%。
三、已建成农家书屋地区农家书屋平均使用率为6.7次/年
从表1农家书屋使用频率上看,已建成农家书屋的地区,其平均使用频率为6.7次/年。这一数据与本次调查所示城镇公共文化设施中公共图书馆6.5次/年、社区阅览室6.9次/年的平均使用频率不相上下。但是,村内建有农家书屋设施但“从未使用”过的农民高达58.7%,而与此同时,每月使用农家书屋一次以上的农民占到了19.2%。可见,在建有农家书屋的行政村内,对农家书屋使用频率较高和从未使用的人群之间存在两极分化的倾向。因此,在推动和加快农家书屋建设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在扩大农家书屋影响上下工夫,对已建成农家书屋,利用书屋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读书活动等多措并举地开展书屋使用宣传,将是今后农家书屋普及工作的重点之一。
如表2所示,从不同地域的农家书屋使用频率看,呈现出西部地区高于中、东部地区,小型城市高于大、中型城市的特点。具体而言,西部地区使用农家书屋频率在一个月一次以上的人群占27.2%,而小型城市中使用频率在一个月一次以上的人群为25.7%,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结合农家书屋在各个区域的普及率看,西部地区、小型城市均为农家书屋普及率较低的区域,充分证明这些地区建设、普及农家书屋的需要更为迫切。
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也是如此,少数民族地区农家书屋的普及率远低于汉族地区,但有农家书屋地区人口对农家书屋的使用频率远高于汉族地区。
如表3所示,不同背景特征的人群对于农家书屋的使用率呈现出男性高于女性、非学生高于学生的特点。
从性别角度看,男性使用农家书屋的平均频率为7.1次/年,高于女性的6.2次/年。而从年龄分布看,除60~70岁以上人群使用频率较低以外,18~59岁年龄段人群使用农家书屋的频率分布较为均匀,一个月使用一次以上的比例均高于15%,以上数据表明农家书屋在这个年龄段的农村居民中均受到欢迎。
从学历分布看,大学本科学历的人群每月使用一次以上的比例最高,为31.4%,但每年使用3次以下的比例也较高,导致大学本科人群农家书屋的平均使用频率仅有2次/年。其他学历水平上,每个月使用农家书屋一次以上的比例分布也较为均匀,而平均使用频率分布在7~8次/年。
四、农家书屋满意度评价及原因探讨
(一)农家书屋满意度评价
总体而言,农村居民对于农家书屋的满意度较高,67.5%的农村居民对农家书屋表示满意。比较城镇居民对于城市公共文化50%左右的满意度,农村居民对于农家书屋的满意度较高。
从不同区域的满意度差别看,东、中、西部地区对于农家书屋的满意度均较高,在65%~70%之间。而从城市规模看,中型城市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大型、小型城市,为75%。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对农家书屋的态度比较居中,选择“一般”的比例高于汉族地区;而汉族地区对农家书屋的满意度呈现两极化趋势,选择“满意”和“不满意”的倾向性都高于少数民族地区。
图6 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农家书屋满意度评价
从人口背景来看,男性和女性对于农家书屋的满意度差别不大。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18-29岁人群对农家书屋的满意度低于其他年龄段,为59.0%,而30-70岁年龄段的人群满意度均在64%-74%之间。从职业分布看,学生人群对于农家书屋的满意度较低,相反,非学生人群对农家书屋的满意度较高,达68.1%。
(二)农家书屋建设满意度评价原因意见探讨
针对对农家书屋的设置表示“一般”和“不满意”的人群,我们进一步询问了使用者不满意的原因及认为缺少的读物。数据显示,农村居民对农家书屋感觉一般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书报刊太少”,23.4%的人群认同这一观点,也有13.0%的人群认为农家书屋的信息更新不及时。可见书刊资源、书刊信息是农村居民对农家书屋的最主要的需求。认为农家书屋“音像制品太少”的人群占4.6%。“环境不理想”这一原因排在第二位,为20.7%,在农村居民看来,农家书屋的硬件环境还需加强。而“路途太远”、“开放时间短”、“管理混乱”和“服务态度不好”等关于农家书屋开放管理等软件方面的因素,则非农村居民对于农家书屋感到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由于是首次针对农家书屋建设使用情况的调查,选项设计主要从自然科学技术类、文学艺术类、哲学社会科学类、文化教育类、少儿读物类、影视作品、音乐作品类及其他,8个方面询问农村居民认为目前农家书屋缺少的出版物类型。在这8项设置选项中,农村居民认为最为缺少的是自然科学技术类,这一比例达到32.0%,而文学艺术类、哲学社会科学类也占到了29.8%和25.8%。选择文化教育和少儿读物的比例也达到21.9%和18.6%。另外,也有14.6%和11.4%的人群认为农家书屋缺少影视作品、音乐作品。
五、结语
从2003年提倡新闻出版业面向农村,为“三农”服务开始,在不断总结近些年图书下乡、农民文化服务各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农家书屋工程的设想,并先后在甘肃、贵州等西部省市做试点。到2006年试点工作初见成效,再到2007年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几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在总署和各有关部门的努力推动下,实施成效明显,形成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发展势头良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开展的这一年度连续性基础调研项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也将紧跟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步伐、及时调整调研新思路,把对农家书屋建设和使用情况的调研纳入到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体系内,以更加科学的分析方法、更加严谨的调查执行、更加权威的数据回馈社会。 (执笔人:屈明颖)
标签:书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