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艺术教育主体--艺术教育的潜意识研究_潜意识论文

回归艺术教育主体--艺术教育的潜意识研究_潜意识论文

回归主体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之潜意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术教育论文,潜意识论文,主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J01 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02(2009)05-0118-0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步入一个高速发展和交互影响的信息文明时代,因而全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全面提高,培养具有国际化水平和全面修养的健全人才成为必需。现代美术教育在整体教育和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被世界各国广泛重视,中国相对晚进的美术教育许久以来注目于“三基”而使美术教育趋于美术本体和功用目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美术教育改革逐步认识到美术教育的工具论价值,育人目的被关注和提倡,尤其是对人格完善的理念主流化,美术教育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指向主体,并且备受关注。

尽管关于潜意识的学术讨论莫衷一是,颇有争议,但美术教育对于主体的关注必然要始于这样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由潜意识方能合理地涉及到意识和人格的教育研究。赫伯·里德说:“潜意识是心理现象的解释,易于理解且令人信服正如条件反射的理论的一样成功”。[1]弗洛伊德认为“我们假定有一个无意识领域存在着。这种假设看来有助于我们建立起一种可导致极大成功的实际方法,这种方法将使我们有能力对意识活动的过程行使有益的影响。与此同时,它又可以反过来成为我们证明无意识存在的不可争论的证据。”[2]之后的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容格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认识到本能对每个人的影响和集体潜意识在各民族和各时代以及整个人类心理上的更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日本法政大学教授中川作一在其著作《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中认为“潜意识的理念,仍然在世界万物的最高层次,即目的性、知的发展,或者向意识的发展中表现自己”。[3]涉及潜意识的美术教育也才是完整达到人格培养最高层次的教育。

美术教育因其美术和教育的双重属性,对它的潜意识研究对于美术教育的思想深化和主体问题的剖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必要性。潜意识与美术教育关系密切,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对于理解后现代主义的美术教育观,对于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理念的拓展和深化,尤其是对于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美术教育之潜意识研究的依据

美术教育是一个特殊的学科教育,需要心理学为教育过程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教育发展和健全学生心理。常锐伦提出四方面原因:1.美术不是升学考试的学科,小学高年级与中学生无升学考试分数需要的诱因,启动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驱力,需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2.教师应怎样因材施教,才既符合艺术表现规律又符合人的心理规律,需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3.艺术创作需要想象与灵感,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想象,怎样激发创作灵感等许多问题,需要心理学相助;4.美术学科如何在人格发展过程中促进内化与外化的辩证统一,发挥美术教育应有的功能,也需要心理学的理论武装。[4]其中最后一点在我们的教育发展中至关重要,是现代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

美术教育教学从内容的确定到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学生的全面培养,都需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及规律,心理学是美术教育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得以统一的关键所在。那么潜意识理论作为现代心理学的重要组成,改变以往的怀疑与冷遇,对于现代美术及其教育教学的研究和进步显然也是必需的。

二、美术教育与潜意识具有密切关系

从美术教育工具论的角度出发,美术教育要体现其教育价值,必然要虑及美术教育的本质,美术教育的本质则由美术和教育两方面的本质来决定。

(一)美术的本质决定美术教育的本质

美术教育因美术而具有不同于其它教育的自身价值和独特功能。美术本质可归结为三点:“美术是人类意识的物化的可视形象;美术是人类创造的审美对象;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5]这里的“意识”是广义的,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美术成为意识的载体借以传达人类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思想、情感、情结、意志、本能和原型等内容。美术又是人类本质的审美对象化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审美的需要,美术活动不断创造出崭新的审美对象和审美的现实世界,构建着人类社会的精神和物质文明。美术教育以美的形象性、情感性和创造性为其特点和效应而有别于德育、智育与体育。也正是通过充满感情的艺术形象,摒弃强制性,自主地、潜移默化地从感性出发牵动人的心灵,对学生感之以美,动之以情,然后晓之以理,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同时更易触摸到学生的深层潜意识,使之得以宣泄、升华、表达和新的积淀,从而丰富学生情感,塑造气质,形成个性,改善智力结构,使之心灵美好,行为高尚,人格完善。柏拉图甚至从不想也不提出任何代替艺术的东西作为早期教育的工具,因为艺术是唯一能渗进灵魂深处的工具,艺术具有全面和具体的性质。

(二)美本身与教育殊途同归

美本身潜在的使美术教育可以丰满人性,保证人的完整性,全面协调和发展人的能力,这也是一切进步社会所追求的目标。赫伯·里德就曾指出:“教育的宗旨,一如艺术的宗旨,应在于保存人类及其心理官能有机的完整,因此当他自儿童时期迈进成人,自野蛮迈入文明,他仍然保留着意识的统一。这种统一是社会和谐与个人幸福的唯一源泉。”[6]而且他提出了统合的理论,当然包括有意识与潜意识的统合。康德也认为可以借助审美判断力弥合理性与感性,因为审美判断具有诸多优势:从“质”的方面看,美不涉及利害、欲望和概念;从“量”的方面看,美虽涉及概念却普遍地令人感到愉快;从“关系”的方面看,美虽没有明确目的却有符号目的;从“方式”方面看,美由于人人具有共同的判断能力,便必然会产生愉快。因此,美由于其中立性和普遍性,不仅可以成为理性与感性,而且可以成为真与善、概念与直觉、显意识与潜意识诸关系间的桥梁。席勒也承袭了此观点,认为人有代表理性的“形式冲动”和代表感性的“感性冲动”两个对立因素,而代表美的“游戏冲动”则是纯自由的活动,因此可以成为沟通对立因素的桥梁。

(三)潜意识以美术创作作为美术教育的最直接体现

潜意识与美术教育的诸多联系是通过美术创作来更直接地实现的。灵感的萌发基于潜意识压抑的释放和升华;潜意识的创作潜动机的良好激发和诱导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他们自然和内需地进行美术的思维和创造,并在有意和无意识的状态中表达出自己的个性、气质、情感以及情绪;美术创作的个性、风格流派同样源于潜意识,根本上来自于有差异的艺术家本人在潜意识意义上的性格、气质、修养等的无意识注入,甚至艺术家有意识的个人潜意识意象表现。美术创作潜在地受着时代和民族精神此类集体潜意识的影响和制约,通过创造性想象和灵感的突发从而创作出既有个性又有时代和民族烙印的作品,这样的美术作品才是发端于心灵的创作,它的魅力可以使创作者和欣赏者都能够陷于痴迷,整个心情、精神受到愉悦和满足的洗礼。这种过程反过来作用于主体,使其感性得以敏锐,感情得以抒发,精神得以调和,通过滋润心灵完善身心和人格。

三、美术教育之潜意识研究的内容和价值

(一)潜意识的改变在美术教育中的可能与价值

独特的美术教育给出了影响和发展潜意识的可能性。弗洛伊德指出潜意识系统可以受到知觉外部世界时所经历的经验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从知觉到潜意识系统的一切通道都是通畅的,意识常借前意识作用于潜意识,而且,某个人的潜意识可以避开意识影响另一个人的潜意识。

人从动物界脱身出来形成人性心理,是人类自己历史地构建起来的心理本质,但动物性本能仍存在于人类的潜意识层,人性心理仍然是动物生理的感性但区别于动物心理,李泽厚称其为“新感性”,是人类将自己的血肉自然即生理的感性存在加以“人化”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内在自然的人化”。内在自然的人化是指人本身的意欲、本能、器官、感知、需要以及情感的人化,使生理性需要的内在自然变成人化,也就是人性的塑造。建立“新感性”或“自然的人化”,都需要美术教育,其必然注意到审美过程和审美心理建构的完成,即人的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的拥有和实现。这即是人的感知心意和内在精神的塑造建立。李泽厚将人的审美能力的形态展现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方面。其中悦心悦意即是通过耳目愉悦走向内在心灵,通过审美使压抑获得解放,本能得到宣泄,使本能的驱迫力、意愿和欲望升华而成为社会有用或社会嘉纳的思想、理想和活动,从而获得心意的满足和愉悦,这是对人类的心思意向的某种培养。[7]

(二)美术教育通过潜意识塑造人格

美术教育因其美术和教育的双重功能直接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更易与学生的潜意识发生碰撞联系和相互影响,使学生更全面地与他人乃至整个社会之间产生交流,形成和谐,以实现人格的完善。正如滕守尧所说,“人在低级的和原始的无意识水平上,仅仅是求得自身与自然在运动和组织规律之间的一致或同一,而在高级的和艺术的无意识水平上,却要求得自身与他人,自身与整个社会之间的一致和交流——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他还进一步谈到美术教育的作用,“如果说思想交流是用抽象的语言符号完成的,情感交流却不能。因为任何情感交流只有当个体无意识和理性认识按照那种普遍的原型或潜意识的秩序组合起来时,才真正有可能。因此,情感交流是需要美术教育的”。[8]

(三)回归主体的美术教育

从教育主体来看,学生既是单个完整的主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因,同样具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内需基础之上教育所施加的影响依然显得至关重要,可以更好地实现自身和社会价值。

1.主体心理的回归:秩序感和统合力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建构中,人的第六层需要是美的需要,发现对称、秩序、和谐、创造美和享受美,以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可见他将美的需要放在高级的社会需要层次上。而他所涉及的对称、秩序、和谐需要的内在原因即康德所持的观点,大脑本身具有一些先天的时空模式,这种模式借某种先验形式组织感官所接受的杂乱无章的外界刺激质料,使之条理化。这种接受是主动和潜意识层面的自然而然过程,格式塔心理学将这种先天时空模式称为秩序感,贡布里希将其定义为经验图式。此模式实则为人类潜意识中的美的模式,也即符合自然的有机法则和物质的宇宙法则,或称一般原型或原始心象,因原始心象在形式上或性质上都是美的。这种美的模式对人的心理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人对环境的领会力和理解力只有借美的模式才能渐渐地增进,经验也只有变成形状且达到了变成美的形状这种程度时才能记忆也可利用,意识在达到对现实有美的领会这种程度时,才能有机会化的统合。”[9]

潜意识的统合力主要虑及潜意识对秩序的寻求。原型心象的真正意义是它们揭示了在儿童心中及在意识层下统合的历程,或称统合力。潜意识所寻求原型的秩序不是个别的,而是感官本身物理上构造的相关物,是内在的而不依靠外界的知觉也不是这种知觉衍生的心象。阿恩海姆指出:“直接的感性经验首先是通过事物如何结成一个整体来给我们以印象的。因此,诉诸直接体验的艺术,就更为强调超越了风格、媒介和文化之差别的共同性。”[10]格式塔的“完形趋向律”更为我们提供了证实,他们认为人先天就存在着某种组织机能,并指出在一定条件下知觉对象时,总是自觉地使知觉结果趋向于简单、对称、完满,显示出最简单、经济的原则,即上述的统合力。

王宏建提出“完形趋向律”有不足之处,一是复杂结构的美术作品需要对完形能力作后天的训练和培养,即完形是非完全先天的;二是还应有与完形相反的弥散性,此在美术教育中也值得注意。他还指出直觉也有这种能力,可以将各种认识的和意向的决定力量铸造成一个统一的知觉意象。里德甚至从进化的观点认为统合型是最早的类型。儿童愈小显露这一特征性的统合愈充分,统合也支配着原始民族的行为。

美术教育可以保持潜意识的同构力。儿童时期特有的原始的同构能力在人的发育过程中不是永远保持的,往往会在人的青春发育阶段消失,而美术教育在这一阶段可发挥它的最关键的作用。里德认为在这一阶段上加强艺术感受力的训练,就能把原有的整体反应方式保存下来。并认为在心的内涵的原有特征中也有内在的要求(适应性)及其反面不当性,它们的共同特质称为“价值”,对智能的、道德的或美学的价值之觉知称为“洞察力”,价值和相应的洞察力构成了人类精神生活的精髓,他所提倡的“通过艺术的教育”,旨在培养内在价值的这种觉知,别无其它。[11]总之,潜意识的统合力是人感知和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是个人和社会借美术教育的统合历程而达到统整,获得“心灵的安宁”,正如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所指出的:“艺术教育所感兴趣的是:艺术元素较大和较统整的和谐组织对个人及其发展的影响。而在纯粹艺术中,美感成长通常是指艺术元素本身的和谐组织,这种说法相当合乎逻辑。”[12]

2.主体神经机能的反观

从主体神经机能来看,人的右半脑的思维主要是一种直觉形象思维,而这一点在我们的教育中相对于左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呈现不足。右脑善于感受、想象、虚构和求异,是处理表象和进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的智力活动控制中枢,支配着人的灵感、顿悟、视知觉、形象记忆、认知空间、进行想象模仿、感受音乐与节奏、表达态度与情感等,具有不连续性、弥漫性、整体性功能。右脑也是人创造活动的中心。左、右两半脑作为人脑整体联合发生的作用以及开发右脑资源的价值是巨大的。工业革命以来理性的极大发展促使全社会努力于人的左脑的不平衡开发,造就了“裂脑人”,因而对右脑潜能的开发不仅成为造就健全人的必要条件,同时将利于极大提高我们的精神效益,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都是有利的。

3.主体的潜力、天赋和创造力

潜力和天赋往往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所谓潜力,也就是一个人所具有的,但暂时或永久性不能显露作为的潜在能力,所以又称潜能。这里所要探讨的天赋是狭义的,也即一个人美术方面的潜力,这种人往往对外界事物具有高度的敏感,突出的审美感受能力、丰富的情感,并且倾向于以美术的手段为表达其感受、认识、思想和情感的理想途径。但最终能否成为以美术为表达情感手段的艺术家,取决于这种天赋是否得到开发,是否获得表现的机会。

天赋有高低之分,同样的专业技能训练往往培养出不同的大师、艺术家和画匠,其中原因除了个人修养和其它条件外,不能不说与个人艺术天赋的高低密切相关。艺术天赋与艺术天才之间也存在着差距,拥有很高艺术天赋的人充其量只具有成为天才的潜在可能性,要成为艺术天才,还需要诚实的努力、全面的修养、极强的创造意识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潜能密切相关于潜意识,马斯洛认为:“我们不断感觉到的阂下(即潜意识)是人类潜在能力的另一种表现。……创造力是人类潜在能力的又一表现”。[13]由此可见潜意识和创造力因潜力而表现出两面性。

这种联系的一方面是潜意识的感情态度和心智品质产生的创造能力。弗洛伊德认为:“正是艺术家的意图,他在其作品中表达出来并传达给我们的意图,而不是别的什么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我意识到,这并不仅仅涉及智力理解之事;作者的意图主要在于从我们心中唤起与之同样的感情态度,同样的心理品质。这种感情态度与心理品质产生了动力,驱使他去创造。”[14]他以米开朗基罗雕塑《摩西》为例,说明他由于出自内心的动机,偏离了《圣经》文本,进行了创造。相反一方面,创造力对潜意识同样也是一种能力,发挥同样的创造功能,台湾学者刘文潭先生认为创造力同时是“一种靠加强自我意识的接触其潜意识之根源的能力。”[15]其中一个显在的表现是创造灵感,而这正是我们的美术教育中所一贯忽视的。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中潜意识的作用和研究意义归结于美术、教育和主体中各自的特性,更归结于潜意识和美术教育及主体之间的紧密关系和系统化体现。认识到美术教育中潜意识的研究作用和地位,并积极地将其付诸于实践,才能真正做到回归主体的美术教育,充分实现现代美术教育的价值。

标签:;  ;  ;  ;  ;  

回归艺术教育主体--艺术教育的潜意识研究_潜意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