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陈晶晶
摘 要: 一个良好的习惯能够影响幼儿的一生,并且由于幼儿时期的可塑性非常强,也非常有益于一个良好习惯的培养,所以幼儿园在教学活动应该注重幼儿的习惯培养,为之后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关键词: 教学活动;幼儿;习惯培养
一、 引言
一个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对会对这个人之后的性格以及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幼儿时期,由于幼儿对于外界的认知比较少并且制止力还不够强,所以文章分析了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培养一个幼儿的多种良好习惯。
培训间隙,省草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李运起教授在承德综合试验推广站和隆化县农牧局有关同志陪同下,深入到肉牛养殖和粮改饲重点乡镇郭家屯的养殖场(户)和饲草加工企业进行调研指导,就全株青贮玉米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开展情况、饲喂肉牛效果、全株青贮玉米收储加工成本、加工机械使用、带动周边农户脱贫等问题与养殖场户和饲草加工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对青贮制作和使用环节中的问题与不足给予了技术指导。
二、 在幼儿时期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一) 幼儿时期的可塑性决定了这个时期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可塑性一般是指人在生理以及心理各方面还没有发育成熟时能够受到环境的影响而被改变的属性,而儿童的可塑性随着时间越长、年龄越大,而慢慢地变弱,所以要在其可塑性还非常高的时期,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等等。人们都说,刚刚出生的人像一张白纸,除了他的先天气质,后期的思想以及性格都受到周围环境以及身边的人的影响,特别是在幼儿园,教师就像是幼儿的人生启蒙导师,带着幼儿开始认识一个崭新的世界,所以这个时期幼儿教师应该意识到该时期的良好习惯培养对于幼儿的重要性,让幼儿健康成长。虽然说幼儿在这个时期的可塑性非常强,但是幼儿教师对于幼儿的教育更重要的不是“塑”——强力地改造,而是慢慢地对于幼儿的引导,在幼儿身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以达到争对于不同的幼儿的个体差异有不同的引导方式。
(二) 良好习惯对于幼儿之后成长的影响力决定了这个时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的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础,这个时候的教育能够影响到幼儿之后的行为以及生活方式。例如一个幼儿在幼儿时期和同学相处困难,并且长期被孤立,那么这个幼儿在之后也会生活在没有朋友的阴影当中,没有安全感,并且非常容易产生自卑感。所以应该在幼儿时期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好的习惯能够对幼儿之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一种正反馈,相反,不好的习惯也会潜移默化影响幼儿的人生。但是对于幼儿来说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不断地重复,但是这个习惯并不像是每天要吃饭、每天要刷牙这样的在生理需求驱动下完成的习惯,而是需要幼儿有一定的毅力、耐心去完成的事情,例如阅读等等。所以,幼儿教师在这个时期需要有一定的耐心、信心,并能够选用正确的方式引导、监督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三) 良好习惯对于之后教师教学活动的秩序性决定了这个时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在幼儿有非常好的习惯之后,教师便不需要浪费时间在维持幼儿的秩序上,例如打饭需要自觉排队、吃饭前要自觉洗手的生活习惯;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不能乱扔垃圾,尊敬师长的道德习惯……从而更加有利于教师在幼儿园中各种活动的开展。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活动中就应该注意习惯对于幼儿的影响性,并且在教学、生活等活动中通过各种方式,创造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环境,为保证之后的教学顺利有效开展并让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打下基础。
给幼儿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的首要任务就是教师自身意识到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且以身作则,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于幼儿的影响力,给幼儿做一个榜样。因为幼儿教师实际上算是幼儿的一个人生导师,幼儿也对教师有一种天生的关注感和崇拜感,再加上由于这个时期的幼儿的模仿能力特别强会不断关注教师的行为,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不断模仿教师的行为,所以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学生正确的暗示与引导。例如幼儿在很多时候非常难管教,有时候在课堂上非常吵,并且难以控制,这个时候幼儿教师需要有一定的耐心与承受能力,如果这个时候大吼一声“安静”,而不是耐心地用正确的方式引导,虽然很快能够奏效,但是之后幼儿在面临相似的情况时,也会非常暴躁并且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其次,这样的氛围还要注重趣味性的营造,因为爱玩和好奇是幼儿的天性,以它为媒介,必将能够更加有益于幼儿的良好习惯的形成。教师可以运用小游戏、儿歌、故事等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更加积极的环境下更加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三、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的策略
(一) 以身作则,多方位创建一个良好习惯形成的环境氛围
《诗·小雅·正月》:“载输尔载,将伯助予! ”《传》:“将,请;伯,长也。”意谓车欲堕而请长者帮助。后用作求助或受助的意思。《聊斋志异·连琐》:“将伯之助,义不敢忘。 ”〔2〕132
一是拓宽实训师资渠道,优化实训师资资源配置。可以聘请一定数量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并具有扎实财税知识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审计专业人员到校做兼职实训教师,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审计实训的教学质量,又能带动在校教师提高实训能力, 二是鼓励在职专业教师到审计单位顶岗培训和利用寒暑假到审计单位实践锻炼,丰富经验,提高专业技能。三是建立审计模拟实训教师的激励评价机制,可通过组织学生技能比赛、同行展示交流、业内审计专家鉴证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不定期对模拟实训指导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对审计模拟实训教学能力强和教学效果显著的实训教师,按制度予以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在晋级、评职称等方面给予优先。
(二) 不断强化,多角度培养一个良好习惯形成的毅力
幼儿由于对于外界的认知还不够成熟,所以很难形成一种坚持习惯的毅力,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多要组织幼儿多练习、多巩固,在不断地重复中不断强化良好习惯。首先,要让幼儿意识到行动的重要性,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所以良好的习惯的形成不仅仅是告诉幼儿这个行为是好的、幼儿应该这样做,而是鼓励学生一定要去做。例如,在幼儿午睡后要鼓励幼儿自己叠被子,虽然这个活动对于幼儿来说还比较困难,但是教师一定要鼓励幼儿,给幼儿信心坚持这样做。同时教师也要注意习惯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不能够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其次教师应该给幼儿的每一个行为设置一个良好的标准,但是绝对不是严格的标准化,例如在指导幼儿饭前洗手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去除病菌,有益于身体健康。
(三) 注意细节,及时地矫正幼儿的不良习惯
细节对于良好的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因为细节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效率,还对这个习惯之后会不会变质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事做起,小到不乱扔垃圾、不浪费粮食等等。一方面,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另外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幼儿注意细节,从小事起培养良好的习惯。其次幼儿在自己不注意的时候会有一些小动作,例如挖鼻孔、啃铅笔等等,所以幼儿教师一定要时刻监督。由于每一个幼儿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引导时应采用的方法也应该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一些自尊心非常强幼儿,幼儿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幼儿的内心,不能在同学面前或者直接指出,应该采用暗示等迂回的方法。
四、 结语
一些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智力因素,而忽视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幼儿成长更加有益的是对于行为习惯的培养,但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教师在活动中一定要注意细节,不断坚持。
参考文献:
[1]张亚娟.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J].西部论丛,2019(7).
[2]罗崇玲.幼儿良好习惯培养“四法”[J].甘肃教育,2018(23).
作者简介: 陈晶晶,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实验幼儿园。
标签:教学活动论文; 幼儿论文; 习惯培养论文; 惠安县实验幼儿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