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评判电气设备是否可靠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在限定的时间与条件的情况下,电气设备所能完成的规定功能的能力,这也是决定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能够正常进行的指标。如果企业的电气设备频繁出现故障,那么必定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电气设备;维护;措施
1、电气设备面临的维护问题
1.1出厂的差异性
不同的电气设备,分别来自于不同的生产厂家,国产与进口的电气设备在技术上也存在差异,即使是同样的国产电气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不同,设备的质量也不同。所以,电气设备在开始投入运行的阶段,运行状况通常各不相同,这也给维护工作带来了不便。
1.2运行环境的差异性
电气设备所处的工作环境不同,对其质量也会造成影响。这种运行环境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电气设备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同,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户外环境中工作,日照、污染、温湿度、紫外线强度千差万别,对电气设备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二是电器系统中,电气设备所处的位置有所差异,承受的系统电压、热稳定时间以及短路电流等不一样,特别是发生故障时,系统短路容量的差异尤其明显。
1.3管理人员的差异性
部分负责电气设备维护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操作和管理水平的不足,业务素质欠缺,导致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2、电气设备的维护措施
2.1常规维护
1)日常巡检。这是一种粗略察看电气设备运行情况的方法,也是一种不定量的维护管理,适用于布置较为分散的电气设备。巡检人员主要负责的是设备在某个生产阶段的运行情况,在此期间发现电气设备有何异常或者安全隐患,在了解电气设备故障的具体信息后,巡检人员需要提供给点检人员,包括设备故障的发生地点、发生部位、生产的项目内容等,以便于点检人员更快、目的性更强地去点检电气设备。2)定期点检。为了让电气设备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原有性能,应该严格按照既定方案,周密检查电气设备,做出预防性的维护,让电气设备的异常能够尽早地呈现在工作人员面前,提早预防和处理,这种工作被称之为点检。电气设备的维护人员应该定期检查设备,修复设备的故障,让电气设备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下。
2.2电气设备的维护方法
电气设备的类型、运行条件、所处环境、技术要求等决定了具体的维护方法,主要阐述六种常用的电气设备维护方法。1)看。工作人员用肉眼查看电气设备的外形是否出现异常,比如紧固件的松紧、熔断器有没有被烧断、绝缘器有没有被碳化等。同时也要查看检测仪表的数值,以及指示装备所处状态是否正常等。2)听。工作人员用耳仔细听运行状态下的电气设备的声音,从而判断其是否出现故障。例如:如果异步电动机单项无法启动时,会有“嗡嗡”的声音;电动机轴承出现故障时,会有“沙沙”的声音。3)闻。工作人员用鼻嗅处于运行状态下的电气设备所发出的气味,例如:当电气设备出现过载或者短路时,会引起温度升高,因此会散发出焦糊味。4)摸。工作人员用手触碰电气设备,通过外壳的温度来评估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是否出现故障。5)测。运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对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运行参数等进行测试,从测试结构来判断电气设备是否有故障。6)做。工作人员应身体力行地对电气设备进行日常清洁、检查、保养及维护。
3、电气设备的维修
3.1先询问后拆卸,先清洗后维修
如果确定电气设备出现故障,不能立即拆卸,而是应该询问清楚故障发生的经过、故障的具体表现。若电气设备的污染比较严重,应该先将设备的接线处、按钮以及经常容易接触到的部位清洗干净,再检查控制键有没有问题。很多设备出现故障都是因为导电尘块以及污垢造成的,给设备做好清洁后,故障会理解排除。
3.2先外部后内部,先机械后电气
从电气设备的外部开始,检查是否有缺损、遭到破坏、有严重裂痕,详细了解电气设备的使用时间、维修情况,之后再检查电气设备的内部,拆卸之前必须将外部故障的因素排除在外,确定是电气设备的内部出现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确认电气设备的外围电路无异常之后,再对损坏的内部部件进行更换。
3.3电源的检查
电气设备的电源出现故障,在电气设备的故障中非常常见,因此当设备出现故障后,应优先检查设备的电源。在电气设备没有通电的状态下,判断电气设备的热继电器、按钮、保险丝、接触器等是否有异常,继而判断故障点;当电气设备通电后,通过听声音、测定参数来判断具体的故障,之后再做维修。
3.4全面分析电气设备出现的故障原因
电气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是在内因和外因的影响下才导致了故障的发生。内因主要是指电气设备本身存在的问题,比如有零件损坏、电路出现故障、电压与要求不符等;而外因则指的是工厂中的灰尘、天气、地形等。电气设备维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操作水平也会对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正因如此,工作人员才应该从各个方面分析电气设备出现的故障原因,进一步明确职责所在,通过奖惩制度来激励工作人员,使之认真对待电气设备,杜绝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故障。
3.5重视周边环境对电气设备产生的影响
当气候发生变化时或者在电气设备的转移过程中,都有可能给设备造成影响。比如:炎热潮湿的夏天会严重影响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所以相关工作人员也应考虑到天气、环境因素,尤其是在夏天,对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应比冬天更加频繁,而且要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措施,从预防入手,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3.6制定科学的电气设备维护程序。无论是电气设备的日常检查还是维护保养,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因此科学的数据记录与交接班制度非常重要。实际工作中,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必须由多个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在检查电气设备时,应该综合检查多个方面,明确设备各个硬件的位置,只有在设备各零件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电路、线路方面的检查,从源头上找到电气设备故障的发生原因。
4、电气设备的管理策略
4.1重视专业人员的培训学习
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直接与专业人员的能力、技术、操作水平挂钩。因此,企业应该加强电气设备专业人员的培训学习,定期组织技术人员统一参加相关的培训,在理论、实践、个人素养、职业素养等方面综合培养技术人员的能力,让他们对电气设备出现的故障能够准确识别、恰当处理。同时,对电气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操作也应予以规范,确保电气设备有一个较长的使用寿命。
4.2责任制的落实
电气设备的操作、维护、管理等环节应该有明确的分工,让负责各环节工作的管理人员明确自身职责,在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做到有章可循。建立奖惩制度,以此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电气设备的管理向着规范化的道路发展。
4.3构建科学的电气设备管理程序
在使用电气设备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操作,或者因为周边环境、季节、气候、温湿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电器设备无法正常运行。鉴于此,企业有必要对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步入程序化,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又能保证电气设备的管理质量。企业首先应该制定出适合现状的交接班制度,让管理人员得到合理的分配,以免管理人员因为超负荷的工作量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过度疲劳等状态,导致电气设备的管理出现问题。此外,企业还应该制定数据记录制度,将电气设备的维修时间、故障类型、维修次数、维修结果等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前来交接的管理人员对电气设备的维护情况有详细的了解,让电气设备的管理进入环环相扣的良性循环,提高维护与管理水平。
5、结束语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依赖于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所以设备维护至关重要,在高速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现代工业时期,电气设备的维护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电气设备承载着一个企业生产、发展、经营的重大责任,电器设备维护人员应该不断提升自我,挣脱旧观念的束缚,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从整体上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与工作素养,让企业的电气设备时刻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张新程.工业生产中电气设备的故障及维护的探讨[J].电子制作,2016(12):12.
[2]张必琦.电气设备及变压器故障的检修与维护技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2486.
[3]劳立标.基于电气设备检测与维护技术的探究[J].科技风,2016(9):121.
论文作者:王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电气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出现故障论文; 设备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