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前进的关键支柱之一。其对社会的繁荣、地方经济的发展,所用能源的贡献以及其在抗旱、防汛和发电中都起到了很大的、值得令人称道的作用。不过,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多功能性是建立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的复杂性之上的。因此,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保证工程的总体质量与施工过程的安全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对于建筑团队的建筑要求是极高的。在这种极高的要求背后,隐藏的是施工的地质条件、环境以及温度等对于施工所带来的影响,很明显,这些同样也是在基础处理的施工中一定要考虑到这些因素。除外界条件的干扰以外,如果要想切实地对基础施工的质量进行提高,还应该从对水电的设计、材料以及建筑技术进行思考和改进。通常,在进行材料选择时是离不开钢筋混凝土的,因而,钢筋混凝土的相关建设技术逐渐成为了基础施工的技术之一。尤其是在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灌浆法更是普遍适用的[1]。最后,要对防渗漏问题进行考虑,由于水电工程涉及到水能与电能,因此一旦出现渗漏问题,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是有极大的威胁的,尤其是在基础工程中,这种渗漏问题的隐藏性更为严重。
1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特性
1.1 工程量巨大
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上会因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地质构造不同而导致对基础处理的施工要求不同。例如软土地基、岩石地基与砂石地基的基础处理施工要求就有很大的不同。对于软土地基和砂石地基等条件的地质是需要进行处理的。但是由于软土层与砂石层的厚度不同,使得工程开采量被无形加大(尤其是在软土层的厚度较大的时候),而在软土层被挖掘之后仍然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是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其次,水电工程的规模与大小是有不同的,这使得进行基础处理的工程量不同,规模越大,进行基础处理的工程量就越大[2]。最后,在水中作业量比进行改道引流之后的作业量要大。这是因为部分水利水电工程会在开闸泄洪之后再进行基础处理的工作,这使得施工量与施工难度得到了很大的降低。如果能够在湍急的水流中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施工的话,那么就会使工程量增加。
1.2 施工环境较为复杂
施工环境的复杂程度是由其所在的地理环境所造成的,因而,在进行基础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所在地区的地层抗震强度、岩石地层的坚硬程度、大坝体周围的土质颗粒结构进行详细的研究。此外,土质颗粒结构通常会在不同的作用下导致流入水电工程大坝底部的泥沙量不同,这又涉及到了水电大坝底部的泥沙清除工作。
1.3 所投入的工种技术多
对于上述的基础施工工作——挖掘软土层、清除泥沙层、进行防渗水施工以及进行相关的地质结构研究——来说,只有投入大量的、不同工种的工人才能够完成,因此,对于基础处理不但要求对技术进行融合,而且对于每一项的施工技术要求更加高级。例如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预应力管桩施工、排水引流、防渗水处理以及灌浆技术等。
2 水利水电工程在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中的应用要点
2.1 预应力管桩技术
众所周知,预应力管桩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基础处理过程之中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技术。预应力管桩技术有先张法与后张法两种工艺,这两种处理工艺由于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它们所产生的效果也大有不同[3]。所以,在进行实际施工时,必须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慎重选择。
下面解释一下先张法和后张法。先张法,指在相关构件进行施工前,对其预先施加应力,使构件性能得到提高的方法,而后张法则是在相关的构件强度达到80%以后再对其施加相应的应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时,常会采用锤击法与静压法。锤击法是指运用桩锤的冲击力来对对桩的阻力进行克服,而静压法则常常被运用在软土地质的施工过程之中。这里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在使用静压法时,一定要对所在地区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测试,并根据桩的密集程度等来进行对打桩顺序的编排。
2.2 混凝土及其应用
作为水电工程中最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混凝土因为具有较强的粘合力与抗拉伸性而使得其能够有效地提高基础处理施工的稳定性与强大性[4]。在进行混凝土的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将钢筋加入进去,形成钢筋混凝土,这种复合型材料使得基础工程处理的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为此,强化混凝土质量成为了重中之重。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进行水电工程中的施工时,一定要保证所使用的水泥具备较高的耐酸碱性,这种水泥的凝结效果好、速度快,能够适应施工的复杂环境。
(2)对于混凝土的相关搅拌料来说,目前由于砂石原料的大量开采,导致其已经达到了没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的地步了。因此在进行搅拌料的选择上,除优质砂石之外,砂石加工不得不引入人力,但是人工加工的砂石颗粒总会与自然的砂石颗粒有所不同,因此这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裂痕。不过也可以选用废煤渣。这种废煤渣通常是被和水泥搅拌成为混凝土的,然后再加入掺和剂,这样就起到了对废旧资源的回收利用。
2.3 对施工技术加强创新与监督
无论是哪一种工程处理技术,都应该在施工之前先对其所处的地理环境进行研究,也就是说要对基础处理的地段进行仔细检查,并具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5]。同时,可以进行计算机模拟工作,把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放在三维虚拟场景之中进行模拟施工演示。其次还要加强施工者的技术水平,并对各类处理工程技术的应用方式和手段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保证施工质量。
3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水电基础处理的施工过程来说,其复杂程度是极高的。因为其受到很多来自外界与内部的因素的影响,不仅有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影响,也有地质结构和施工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一定要首先做到对施工环境的细致考察与研究,并辅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加以模拟,以得出最佳施工方案和地点。然后再进行基础施工处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将各类基础施工处理的相关技术能够被合理运用,一定要保证能够在不影响到整体的施工质量和进程以及周边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同时还要注意对于施工材料的应用,无论是有关施工材料的类型选择还是对于材料的混合,都要加以用心,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思考,更要做到对材料的重复利用。最后,要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加以密切的关注。尽管有施工技术在前,但是只有施工人员能够切实提高自身的实际施工水平,才能够使水利水电的总体施工质量得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只有统筹者能够真正地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并将其去做好,才能够使水利水电工程带动国家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建君.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24)195-195.
[2]陈甲保.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54):00183-00183.
[3]高为.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 2017(13):48-49.
[4]陈波.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 2017(11):40-41.
[5]方静波.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方法应用[J]. 建材与装饰, 2018(35)290-291.
作者简介
冯林云(1983-),男,四川眉山人,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工作。
论文作者:冯林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基础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砂石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是在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