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等方面领域相结合而成。该技术在电气企业中的应用不仅促进我国电气企业的发展,而且对电气事业的科技化、高效化的发展也具有积极帮助。同时在电气工程的实施中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多个方面。在这些应用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远程监控与电网调节方面具有较大的辅助作用,对电力工程的施工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国民在电气基础设施中的使用便捷程度。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综合科学与技术,一名合格的电气工程师必须熟悉计算机系统操作、可编程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相关理论以及实践操作,从最基本的看懂一张电路图到通过使用简易的、自动的设备实现简单的电气控制功能,都是电气工程师必须具备的能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作用非常强大,在我国企业中也受到普遍的使用,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中应用十分广泛。在制造业中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降低人工成本,减少人为造成的浪费等,除了早期投入成本较大、后期需要单个设备维修人员定期点检、维护外,无需耗费其它人力成本。基于以上特点,世界各地的制造业都在推行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此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电气自动化人才。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分析
目前,较为常见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智能控制技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以及动态安全监控技术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2.1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
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体系而言,智能控制系统是关键也是核心部分,不仅仅能有效提升自动化技术运行的基本效率,也能合理性完善对于电力系统的监督管理。也就是说,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正是借助智能监控系统,才能为整个结构运行和操作流程的处理提供保障,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合理性纠正,避免不良操作对后续系统监督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造成影响和制约。
最重要的是,在现代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智能监控系统在自动化电力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正是借助智能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电力系统控制过程中出现的人为失误和动作误判,从根本上维护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的综合水平,为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升级奠定基础,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项目的基本水平。
2.2电力系统自动化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电气工程项目和自动化技术运维管理效率,自动化输电系统应运而生,能有效维护电力能源管理的供应效果,确保管控效率和运维体系的完整性,也为后续监督管理项目的和谐化发展提供保障。最关键的是,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应用体系内,不仅要借助远程遥感技术完成操作,也要整合传感技术,对系统运行过程和输电系统管理流程予以统筹监督和检测,确保能借助系统信息对电力系统运行结构和运维管理流程展开深度的判定和科学化分析。因为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本身就是自动化输电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系统自身的优势较多,能在整合运行效率的基础上,避免能源的过度浪费,也为后续输送效率的管理和升级优化提供保障,一定程度上促进电力系统建设效率的合理化升级和优化。借助柔性交流输电系统也能整合自动化调整机制,维护管理模型的运行效率和操作框架结构。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工作体系内,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和智能系统的配合也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能对输电系统效率和性能展开深度处理和调整,确保电力供应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都能得到合理化管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电力系统自动化动态监控系统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工作中,为了从根本上整合动态监控效果,相关技术部门要整合技术流程和要点,合理性完善质量约束机制,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动态监督管理水平能满足基本要求。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体系内,动态安全监控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和价值,能维护建设水平的同时,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基础效率,也为后续解决故障问题提供保障,实现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全面进步。
由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本身存在风险性,因此,只有运行合理性检测工序,才能及时发现并且统筹管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能优化运行效果。相较于传统的电力运行技术,动态化安全监控系统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对系统建立动态化监测,确保信息传输过程和信息处理工序都能满足具体监督监管要求,也能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进行合理性汇总,并且深度追踪电力系统本身存在的潜在威胁,有效整合故障信息处理和管控流程,保证能对故障信息展开深度处理和监督。最重要的是,在监测系统故障问题和信息汇总工作结束后,能将相关内容直接传输到系统处理中心,借助相应的分析机制和技术解读处理工序,有效提高数据监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奠定基础,保证管理项目的全面优化。
2.4以太网信息系统的应用
电力系统应用以太网的显著优势是信息实时性较强,电气自动化系统数据传输过程速度较快,满足变配电站传输数据远动功能需求,还具有图形曲线计算、数据统计、故障报警以及遥信、遥测和遥控等功能。现场总线通过串行电缆,有效联合监控软件、PLC 系统、智能仪表、启动器、马达等,有效连接了控制系统和现场设备,促使现场执行和检测的自动化得以实现。而分布式控制系统则借助总线来连接现场设备与 PLC 模块,用现场执行器和检测器来转化输出模块或输入模块。设计自动化技术的电气工程,是通过多元化的模式共同完成的,其中包括生产环境、生产机械等多重组合,以此满足自动化控制的最大化需求。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也呈现出全面优化的态势,要想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就要整合技术要点和管理重心,合理性完善系统建设管理效果,为系统监督管控项目的全面升级奠定基础。自动化电力系统建立过程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项目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要从技术层面、人才资源整合方面予以监督和管控,合理性完善管理流程的同时,确保运维机制和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效率更加突出。第一,要建立健全更加系统化的人才引进机制,借助培养和保障体系维护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管控效率,优化升级人才监督管控机制。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系统化专业培训项目,不仅要对专业化知识予以指导,也要对操作技能和管理控制结构展开分析,一定程度上完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框架体系内人才培养管理的基本效率。第二,要积极优化先进操作系统的管理效果,借助技术系统管理机制完善设备监督控制体系,并且有效将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仿真技术等予以处理,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和项目运维管理工作效率的升级提供保障。第三,要在建设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对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予以合理性应用,有效整合信息收集和处理工序,维护网络技术中相应内容的整合效率,确保能提高管理项目的根本水平,一定程度上保证信息收集处理流程的完整性,提高变电站日常管理效率,真正发挥计算机调度技术的综合价值,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产业的合理化发展。
结束语
随着工业 4.0的不断推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电行业的应用也不断地革新、改进,完全实现电力自动化是我们每个人都愿意看到的结果,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国内各个电力企业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保持空杯心态,不断吸取好经验,摒除坏教训,一步一步向着电力工业自动化迈进。
参考文献:
[1] 潘海涛,孙利华 . 刍议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3:182.
[2] 雷荣超 .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4:55-56+60.
[3] 徐志灵 . 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剖析 [J]. 江西建材,2017,04:219+221.
论文作者:恽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效率论文; 合理性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柔性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