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血压现症病人干预与管理研究论文_徐勤忠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厚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 无锡 214116)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社区高血压现症病人采取综合干预管理措施的实际效果,为进一步合理有效的干预管理社区高血压现症病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20例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管理的高血压现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高血压常规社区干预管理,实验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管理,干预管理期限为12个月,观察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干预管理后的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管理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管理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显著,且实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的幅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管理后,实验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现症病人采取综合干预管理措施的实际效果显著,干预管理后血压均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和血脂也显著变好,值得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现症病人;干预;管理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393-02

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三次不同时间测量的血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达上述水平,亦应诊断高血压[1]。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患者超过半数。针对高血压患者,应定期随访和测量血压,尤其注意清晨血压的管理,积极治疗高血压(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并举),减缓靶器官损害,预防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2]。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有效控制血压就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生活质量明显提高[3]。然而,高血压的分布通常呈群体性,所以实施社区综合干预管理才能切实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进展。本研究旨在探讨分析对社区高血压现症病人采取综合干预管理措施的实际效果,为进一步合理有效的干预管理社区高血压现症病人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120例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管理的高血压现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范围为51~78岁,平均年龄范围为(63.6±11.36)岁,病程为3~12年。对照组: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范围为51~79岁,平均年龄范围为(64.1±10.28)岁,病程为2~11年。所有的研究对象均符合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同时也符合本研究的病例入选标准,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高血压常规社区干预管理,干预管理期限为12个月。

实验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管理,干预管理期限为12个月。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栏、电视、课堂、广播、微信等让患者充分了解高血压及其相关知识。二是服药干预管理,建立微信群或短信平台,每天定时给患者发送服药提醒,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定时服药习惯,提高服药的依从性。三是定期开设心理咨询课堂,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长期服药治疗难免会导致患者烦躁、焦虑,通过心理咨询,接触患者的不良心理,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四是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针对性的管理方案。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获得是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标准a=0.05,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干预管理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干预管理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管理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显著,且实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的幅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我国每年死于高血压并发症的人数多达160万以上,致残人数更高,达数百万之多,6成以上的冠心病人、8成以上脑梗塞病人、9成脑出血病人均有高血压史。这些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它告诉我们,单纯的高血压并不可怕,血压长期不达标所导致的并发症是高血压最大的危害。为了更好的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加强社区综合干预管理值得借鉴[4-5]。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管理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不显著;干预管理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显著,且实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的幅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干预管理后,实验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因此,对社区高血压现症病人采取综合干预管理措施的实际效果显著,干预管理后血压均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和血脂也显著变好,值得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罗耀灵.高血压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的控制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3):8-9.

[2]李庆娥,马彩虹.社区高血压人群综合干预与自我管理支持的效果评价[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35(1):106-108.

[3]孟祥法,吴梅.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管理的效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8):47-49.

[4]胡汝明.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干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4,35(30):6759-6761.

[5]邓章莉,冯浓萍,彭子日,等.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干预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4(35):1954-4956.

论文作者:徐勤忠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社区高血压现症病人干预与管理研究论文_徐勤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