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的历史教学法只强调教师的讲授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结构的千篇一律,难以创设生气。这种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探索,重管教而不重自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片面强调学生受动的一面,抹杀了学生能动的一面,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这种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目中无人”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听而不闻,学而不思”。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会思路闭塞,视野狭窄,成为不谙世事的“书呆子”。这种人面对现代化的开放社会的种种复杂变化将会束手无策,难以适应。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兴趣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营造一个生动有趣,令学生喜爱的课堂,对新课改的实施至关重要。初中历史与社会一直不能得到广大师生的足够重视,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教学也大都只是草草了事,这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背道而驰。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针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怎样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面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探讨。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习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处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工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很大影响。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下学习,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有和谐氛围的课堂。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下,要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起着主导作用,是指导者,参与者。这样便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平等,不再是以前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是很好的伙伴、朋友关系。教师成为了学生信任的知己,双方共同学习,一起进步,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②注重教学的语言艺术。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语言。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语言生硬,呆板无趣,没有新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枯燥的感觉,很难调动起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也没有学习的兴趣,对教师产生反感情绪,从而讨厌这门学科。教师应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在课堂上,态度要温和,语气要温柔,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富有情趣,同时要紧跟时代步伐,讲些现代时尚的流行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怀着轻松快乐的心情学习,学习效率更高。③让微笑充满课堂。教师的肢体语言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鼓励的眼神,轻轻的抚摸,给课堂增添了色彩。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忽视无声的语言。面部表情尤为重要。教师在讲课时,总是面带笑容,平易近人,给学生亲切和蔼的感觉,学生会更容易接近,课堂气氛融洽,学习效率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设计相应的问题,可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相应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思维意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培养与发展,从而促使学生总体素质的提高。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或“满堂灌”的灌输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格格不入,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视野狭窄,独立思考能力差的现象。而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而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了课堂教学从“单向传输”向“共同探讨”的转变。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不应该是真理的奉送过程,而应该是真理的发现过程。”情境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恰恰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双边互动活动来挖掘真理、掌握知识。通过创设情境实施教学,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获得巨大的学习动力。情境互动教学可以将抽象、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直观、形象,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例如,在教学《干旱的宝地》时,可以列举新疆和波斯湾两地的实例,要求学生运用图表的形式分析概括当地的地理环境,分析其中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对人类造成了什么影响等等,通过分析、比较,最终总结出人类应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改造不良生态环境、创造新的生活,并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与理念。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所以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教师要自觉地从“主演”变为“导演”,变“灌输”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服务”“参与”“引导”“点拨提升”的作用。并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质疑中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这样便可以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作为历史教师,更要善于总结一些规律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当堂达标。如在学习秦始皇统一六国这课时,很多学生在记忆秦国消灭东方六国的顺序时出现了问题,所以我在上课的时候用谐音和趣味的方法教授学生这样去记忆:“喊赵薇去演戏”即韩赵魏楚燕齐,通过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深刻有效地记住这个知识点。再如讲到人民公社的时候,因为学生都没有切身的感受过,所以对人民公社体制是如何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导致农村贫困的很难理解。我在上课的时候往往借用一些当时的顺口溜或对联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在人民公社时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样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人民公社的弊端。
总之,在教学策略的问题上,我们特别强调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力图使学生通过历史教学,逐渐掌握开启历史之门的金钥匙,成为能够认识历史的真正主人。
论文作者:白华章
论文发表刊物:《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5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情境论文; 人民公社论文; 语言论文; 学生在论文; 《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1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