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 江苏扬州 225001)
【摘要】目的:观察翻身床在难治性褥疮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例褥疮患者,共计21处褥疮,在应用综合方法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控制血糖、应用敏感抗生素、外科治疗)的基础上,睡翻身床,每2~4小时定期被动翻身,避免局部受压。结果:11例患者21处褥疮均愈合,且未复发,无新发褥疮。结论:翻身床在难治性褥疮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难治性褥疮;翻身床
【中图分类号】R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6-0118-02
褥疮多见于昏迷和瘫痪病人,主要由于自动与被动更换体位都有困难,导致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皮肤天然屏障破坏而引起的皮肤破损和坏死及溃疡,极易发生感染,难治性褥疮更是各科临床中非常棘手的问题。笔者将烧伤科常用的翻身床应用于难治性褥疮病人,加上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难治性褥疮患者11例计21处褥疮,取得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28岁~90岁,4例为外伤后截瘫患者,脑血管疾病4例,糖尿病患者3例,其中骶尾部12处,坐骨结节部5处,股骨大转子部2处,髋部2处,褥疮大小4×3cm~20×15cm大小不等,入院时创面可见大量的坏死组织,部分伴有严重的感染甚至恶臭,部分有较大的潜行坏死。
1.2 翻身床选用河南南阳国际科技工业电器研究所生产的GSX333型翻身治疗床,床片的中央留出患者的会阴部位,方便患者大小便。
2.治疗方法
2.1 翻身床治疗
患者入院后即予以睡翻身床,定时被动翻身,每2~4小时翻身一次,换药、手术均于翻身床上完成。
2.2 综合治疗
2.2.1 一般治疗:全身营养支持,纠正贫血以及低蛋白血症,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行创面分泌物培养+药敏试验,并应用敏感抗生素。
2.2.2外科治疗:局部创面反复换药,对于较小或者较浅的创面,予以逐步清除坏死组织,行负压封闭引流,待创面自行愈合或创面缩小后予以直接缝合。对于部分较大的创面,手术扩创,待感染控制后视情况行植皮或者皮瓣修复。
3.结果
3.1 11例病人计21处褥疮,13处经换药以及负压吸引后于10~25天内愈合或经缝合后愈合,5处经换药、肉芽生长后植皮修复,3例经清创后行局部皮瓣转移后修复,皮片、皮瓣无坏死,褥疮无复发,无新发褥疮。
3.2 典型病例
4.讨论
4.1 褥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由于基础疾病或者年龄原因,导致主动或被动翻身均有困难,机体组织特别是骨突表面组织长期或者过度受压,而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当压迫超过2小时以上,即可造成不可逆的组织损伤[1],其它原因还包括有潮湿、摩擦、感染、身体一般情况不良等因素。难治性褥疮在临床上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其原因在于(1)患褥疮的病人均有基础病,长期卧床所以往往营养不良,加之老年人新陈代谢低下,免疫功能下降,机体愈合能力极差;(2)深度褥疮往往集中于臀部、骶尾部,便溺失禁污染局部皮肤,易引起感染加深创面;(3)截瘫病人皮肤失去神经营养;褥疮往往合并感染,如果局部感染不能得到控制,严重时会引起脓毒症,导致患者死亡
4.2 翻身床不仅便于更换体位,减轻病人痛苦,而且便于处理大、小便,便于换药和手术、运送伤员等[2]。其应用的优点在于:(1)应用翻身床,每隔2~4小时被动翻身一次,能够彻底解决局部组织受压问题,避免褥疮处再次受压,引起创面加深,有利于褥疮的愈合,同时能够避免形成新的褥疮。(2)应用翻身床,能够使骶尾部、背部褥疮充分暴露,方便换药,清理局部坏死组织,通畅引流,同时俯卧位手术,能够提供合适的体位、清晰的术野,方便术后观察、换药,避免术后皮片及皮瓣受压、坏死,提高手术成功率。(3)翻身床床片留出会阴部位,无论仰卧还是俯卧位,均方便病人的大小便护理,避免污染骶尾部褥疮,能够降低引起感染的几率。
4.3 翻身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1)负责翻身的人员,应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医护人员,避免翻身过程中发生坠床;(2)首次翻身要求医生在场,并备好急救药品,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俯卧时间不超过0.5~1小时;(3)翻身后骨突表面组织处特别是骶尾部、脚跟、枕部、胫前等包括褥疮处等,均应垫以棉垫,减少受压;(4)术后病人,应等麻醉完全清醒后,才能予以定期翻身,防止呼吸抑制;(5)如有气管切开者,翻身前应检查气道是否通畅,并固定好气管套管的系带,并清理气道分泌物。
综上述,翻身床在褥疮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避免局部受压、促进褥疮愈合,方便医护人员操作,便于大小便护理,且价格低廉,值得在褥疮的治疗中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侯春林.褥疮的治疗和预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2.
[2]杨宗城.烧伤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05-606.
论文作者:周杰,徐刚,刘亦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5
标签:褥疮论文; 创面论文; 局部论文; 组织论文; 患者论文; 难治论文; 病人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