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数学论文

延时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评价论文,数学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数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数学互动。在互动中生成的内容往往很多,从而会加大课堂组织的难度。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钻研教材外,还必须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延时评价不失为一种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评价形式。延时评价是指在孩子做出一件事情或说出一种想法之后,不急于对他的言行进行评价、做出结论,而是让他们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

一、延时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多数是建立在猜测、联想、顿悟和直觉思维之上,这就使得学生在进行创造思维时,难免有不完善、不规范、犯错误的现象。如果教师这时马上给予否定的评价,很有可能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要把握时机,适当延时评价,使学生创新思维的火种得到蔓延。

2.引导学生主动操作

思维是他人不能代替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的,老师不应代替;凡是学生自己能独立发现的,老师决不要暗示。过早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将导致学生放弃主动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养成惰性思维,形成被动接纳知识的学习方法。延时评价的适当运用,给学生思考、领悟知识增添了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创造了条件。

3.有利于创设宽松、和谐的民主气氛

教学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互相提问,互相讨论,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的延时评价能促使学生学会相互评价,还能让更多的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并产生新的想法,在此过程中也学会自我评价,为课堂教学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气氛。

4.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生命活体。延时评价有助于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对于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答案,从而引发学生的情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因素。

二、适合子运用延时评价的教学时机

1.学生理解有异议时

教学中,不少老师都习惯于在学生解题或发言后对学生错误及时进行评价,这样不但能提高效率,而且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但有时学生错误信息并非一律需要及时评价,有时过早评价,反而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试想有谁会费时间与精力去思考一个已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呢?这就要求教师不能轻易地过早地给出结论,而要灵活恰当地运用延时评价。让更多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1 如图1,有一长方体的房子,地面是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房间高3米,一只蜘蛛在A处,一只苍蝇在F处。试问:(1)蜘蛛去抓苍蝇需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2)若苍蝇在G处,则蜘蛛需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图1

对于第一题很简单,大部分同学都会。对于第二题。生A:AE+EC;生B:AB+BG;生C:AD+DG……

此时笔者没有说对与错,只问了一句你能说出是最短的理由吗?这样学生又立即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思考中。

通过延时评价,巧妙利用生成性资源,不但纠正了学生的思维偏差,而且为全班同学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思考与讨论的机会,使学生从同伴的评价中受到启发,加深了印象,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2.问题有多解时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碰到一些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回答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开放式问题,教师宜采用“延时评价”,提供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面对学生丰富多彩的答案,教师一方面允许有不同的想法,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作理性选择,使其观点具有可行性和逻辑性。“延时评价”的成功运用,激活了更多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形成了更深的理解,课堂教学得以顺利推进,精彩的课堂也随之呈现。

例2 一位教师在讲例题:如图2折叠长方形纸片,先折出折痕对角线BD,再绕点D折叠,使点A落在BD的E处,折痕DG,若AB=4,BC=3。求AG的长?

图2

一位同学回答说:设AG=x,则GE=x,GB=4-x。因BD=5,DE=3,所以BE=2。在直角△BG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解得x=1.5。

这位教师一听,答案完全正确,心情非常激动,情不自禁地说:“啊,非常正确。这位同学真是太聪明了!居然和老师想得一模一样。其他同学呢?”本以为经自己这么一鼓励,肯定会有更多的同学举手发言,哪知道刚才举起的那无数双小手都“唰”地不见了!顿时,这位教师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的见解常常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常说的“顿悟”和“灵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过早地给予评价以对其他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而应该灵活地运用延时评价,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3 问题为下一节课作铺垫时

由于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或普遍缺乏解决问题所需的特定知识,对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即时作出正确的反馈。为了化解困境,不妨灵活调整教学步骤,采用“延时评价”。

例3 在学习整式的乘法(3)的教学设计中,最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题(不要求学生解答):结果中保留幂的形式,计算的值,猜想的结果,并验证结果。

问题一提出,由于前面两题很简单,学生们一下子就解决了,接下去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的表情有些凝重,尽管他们尽力做出尝试,也取得了一点进展,但离问题的解决还有较大的距离。这时下课铃响了,让学生们带回去做,做时可预习下一节的内容,准备下节课讨论。这样把思维之“球”巧妙地扔给了学生,将学生进行个性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自然地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4。问题难以及时解决时

在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在课前设置问题时,做了非常充分的考虑以避免征询信息过程的失败,但课堂上出乎意料的情形仍时有发生,尤其是学生的提问超出自己的意料。而此时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又不足以自信地作出判断,于是很多教师选择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甚至干脆置若罔闻。然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赋予了教师角色全新的内涵。教师在课堂上不再单纯是专家或引导者,和学生一样,教师也是参与者与合作者。假如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当面对问题无法作出即时评价时,大可以坦然处之,采用“延时评价”的策略。

三、运用延时评价注意的问题

延时评价虽然能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求异性思维,不断提高其思维品质,同时也能创设精彩的数学课堂。但是一节课下来,决不能单一地运用延时评价。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如延时评价,激励性、引导性、启发性的即时评价等。若都采用延时评价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课堂上教师必须具备瞬间作出果断判断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另外,任何一种评价方法并不都是适合任何人的,对于思维反应较慢的学生适合延时评价,而对于骄傲自满和懒惰的学生一般不适合用延时评价。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延时评价策略,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教师要在自己的课堂中,将延时评价和其他评价很好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标签:;  ;  ;  

延迟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