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鉴定的心理机制探讨_书画论文

中国书画鉴定的心理机制探讨_书画论文

中国书画鉴定的心理机制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鉴定论文,中国书画论文,机制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眼光的平庸恰恰是因为内心的平庸。黑格尔曾经这样说过:“真正的艺术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1]鉴定是一种主体化的反应心理,是心灵与心灵的悄然交流,是鉴定者与创作者的悄然对话。中国书画鉴定者如果能对中国书画作品的感受规律和鉴定的心理机制有所了解,那就一定能提升他的艺术趣味和鉴别能力,在目鉴与考证过程中,就会少犯错误。

托马斯·门罗说:“外行不管多么聪明,不管读了多少书,都可能会不知不觉地陷入胡思乱想,会错误地表达他的看法。所以,相对说来,缺乏科学心理学的指导是一件不幸的事情。”[2]中国书画鉴定必须由经验走向科学,对中国书画鉴定心理机制的探索,将有助于我们深化中国书画鉴定学理论研究,对建立中国书画鉴定学理论体系有着重要意义,是中国书画鉴定由经验迈向科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 书画鉴定的心理特征

一般来说,中国书画鉴定者与中国书画创作者享用的是一种共同的风格语言。对于中国书画鉴定者来说,在鉴别书画的真伪过程中,其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过程性

中国书画鉴定的心理首先表现为过程性。所谓过程性,是指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前后相继的活动或者信息加工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科学心理学的研究,瞬间发生的感知觉活动也是一种逐渐变化的微妙的过程。因而,面对作为意义系统的视觉图像而产生的反应的过程性就不容怀疑了。中国书画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感觉从外界获取与中国书画创作相关的信息或素材,然后运用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将现实与想象相结合,进行创造性思维,创作出新的作品。而中国书画鉴定者在书画鉴定过程中,也是首先通过感觉,主要是视觉,通过看来获取与鉴定相关的信息,然后同样要通过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根据自己已经具有的相关知识经验对作品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并做出真伪的决策。创作是中国书画家的精神审美物化于一定的媒介材料上,由此产生有意义的笔墨和图像。中国书画鉴定者正是凭借这种笔墨和图像领悟创造者的风格语言,辨别作品的真伪。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书画的鉴定心理就是创作精神的逆行、回溯或还原。

(二)保守性

中国书画鉴定心理的保守性,是指中国书画鉴定主体的鉴定偏好习惯于按照某种业已形成的心理趋向进行。中国书画鉴定心理的保守性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由于中国书画鉴定者的鉴定心理具有前后相贯的连续性。人们在长期的书画鉴定活动中,逐渐形成特定的鉴定心理图式,并沉淀为鉴定心理的深层潜意识,一旦某件书画作品符合了鉴定主体已有的鉴定心理图式,就会立即产生相应的肯定情感或否定情感,这些情感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画作品的真伪判断。

皮亚杰提出的“发生认识论”认为:认识活动是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客体刺激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3]。如果从“发生认识论”来分析,这是由于人们在鉴定中国书画作品时,总会按照自己原有的心理图式去“同化”作品,呈现出了中国书画鉴定心理的保守性。

(三)主体性

中国书画鉴定主体在书画特定视觉艺术前所引发的心理过程,一方面固然和中国书画作品的内蕴深度有关,也就是说,中国书画作品规约着反应的大致方向。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国书画鉴定者的心理反应是被动消极的,从而否定中国书画鉴定者的心理反应的积极性意义。事实上,中国书画鉴定的心理意义不仅不可能落实在复原的结果上,而且还意味着醉心于同笔墨和视觉图像趋于一致的过程中。另一方面又同中国书画鉴定者的艺术修养、鉴别经验及意识状态不无关系。中国书画作品的笔墨和图像也非客观的存在物,它们糅合着创作者的主观情愫。作为造型艺术的中国画,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其作品必然与画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以及创造力相统一。作品创作的过程必然受到画家的文化素养、人格精神及情感志趣等诸多因素所支配,画家的人品与情感贯穿于艺术创作始终。画家人品的高低决定着笔墨格调的高低,画家情感的抒发主宰着艺术创作的成败。中国书画历来把画品和人品看得同等重要,认为人品不高,则画品亦不高,所谓“画如其人,画以人传,人品不高,笔墨亦下”,“人品不高,用墨无法”[4]。同样,中国书画鉴定者也不能例外,中国书画鉴定者的人格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鉴定,中国书画鉴定者的道德修养和鉴定水平的高低是密切相关的。因此,鉴定是一种主体化的反应心理,是心灵与心灵的悄然交流,是中国书画鉴定者与中国书画创作者的悄然对话。同时,在每一种反应中总是可以追究到预示或酝酿新质心理能量的种种变化痕迹。中国传统书画鉴定中的“望气派”就是基于这一心理现象。书画鉴定者的境界不高,人品低下,就不可能与书画创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就不可能达到鉴定的高境界。

中国书画鉴定者的鉴定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已经存储在头脑中的相关知识信息,进行判断决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到感知觉、记忆以及记忆信息的提取,还涉及到进行判断决策时的心理机制。

中国书画鉴定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鉴定者的已有经验、文化、情感、价值取向、主观偏好甚至其他利益因素的影响。

二 书画鉴定的心理图式

“图式”,来源于康德先验哲学。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说:“我们的悟性用以处理现象世界时所凭借的那种图式……乃是潜藏于人心深处的一种技术,我们很难猜测到大自然在这里所运用的秘诀。”[5]事实上,“图式”这种观念在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idea)论里就初现端倪。而在贡布里希的著述中,“图式”主要是指把“偶然的形状”用作“艺术家语汇的起点”[6]。他引述了心理学家F·C·艾尔的一段话:“训练有素的画家学会大量图式,依照这些图式他可以在纸上迅速地画出一个动物、一朵花或一所房屋的图式。这可以用作再现他的记忆物像的支点,然后他逐渐矫正这个图式,直到符合他要表达的东西为止。”[7]有大量的事实可以让我们相信,对于中国书画作品所做出的反应的背后,心理图式始终在起着微妙的作用。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录了北宋画家宋迪的一段话:

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往岁小村陈用之善画,迪见其画山水,谓用之曰:“汝画信工,但少天趣。”用之深伏其言,曰:“常患其不及古人者,正在于此。”迪曰:“此不难耳,汝先当求一败墙,张绢素讫,倚之败墙之上,朝夕观之。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为水;坎者为谷,缺者为涧;显者为近,晦者为远。神领意造,怳然见其有人禽草木飞动往来之象,了然在目。则随意命笔,默以神会,自然境皆天就,不类人为,是谓活笔。”用之自此画格日进。[8]

这段话或许是对中国书画创作始终起着微妙作用的“图式”的一个最好阐述。

心理学家把图式这一概念推到了科学的实证基础上。皮亚杰首先改造了以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S→R)的单向活动模式,他认为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作用模式,即“刺激→反应”(S→R)。但是,这一改造虽然矫正了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机械观点,却尚未真正反应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真正意味。为此,皮亚杰又把认识活动分析为S→AT→R的连续过程,也就是说,一定的刺激(S)只有经过AT(即图式)的整合才能对刺激有所反应(R)。

在认知心理学中,对于外界刺激进行辨别和归类被称作模式识别。信息加工心理学(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中有三种代表性的理论。

1.模板匹配模型

模板匹配模型(template matching model)是根据机器的识别模式提出来的。它的中心思想是认为人的记忆系统中储存着各式各样的刺激物的模板,当输入的刺激信息正好与某一储存的模板相匹配,该刺激信息就得到破译和识别。

2.原型匹配模型

原型匹配模型(prototype matching model)对模板匹配模型进行了改进,认为人可能在记忆系统储存的不是与外部刺激严格对应的模板,而是一类刺激的概括表征,即原型,所以原型是一种综合的、抽象的产物。外部刺激信息输入后,信息加工系统根据输入信息与原型的匹配程度来识别信息,一般会将刺激信息识别为与其有最佳匹配的原型,并赋予其一定的意义,使之获得理解。

3.特征分析模型

特征分析模型(feature analysis model)认为:主体接受输入的信息后,首先对其进行特征分析,然后将分析的结果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事物的特征表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匹配就获得识别。

这里的模板、原型长时记忆中的事物的特征类似于图式的概念。

在中国书画鉴定中,鉴定者常把书画家的真迹作为鉴定的基准作品或称样板作品或称标准件。中国书画鉴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其中包括对中国书画作品,特别是原作的大量接触,对古代文献的研读,对前人经验的汲取。当鉴定者对某位或某个流派的书画家的基准作品,长期观摩、学习,以至达到目识心记、了然于胸的时候,就会在头脑中形成对该书画家作品的图式。优秀的中国书画鉴定家会在头脑中镌刻下一部形象的书法史和绘画史,成为鉴定的依据。鉴定是以比较为内容的,书画的风格、笔墨等特征,离开对实际作品的感受、分析是无法认识与讨论的。书画作品的时代风格、个人风格及各种特征是客观存在的,而鉴定者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它,则往往需要经过多方比较、反复揣摩、归纳总结,包括对自己以往鉴定标准不断修正的漫长历程,逐步掌握时代、个人的风格特点。实际的鉴定过程,除实物间的比勘外,更多的则是书画鉴定者将被鉴定的书画作品与自己头脑中存储的风格标准、作品样板和相关知识进行比较、验证,从而得出结论,并通过鉴定实践进一步能动地丰富着自身,提高自己的鉴定水平。在这个过程中,鉴定的内心“图式”也进一步得到加强。

中国传统的“望气派”书画鉴定,主要是针对真伪、精粗莫辨的书画作品,看气韵,看气息,通过对某一家作品的印象比较,来做出自己的直觉判断。这种方法完全依赖于书画鉴定家大量的视觉经验,这种经过长期书画鉴定实践所积累的视觉经验,最终在脑子里形成“图式”。

三 书画鉴定的心理定势

“定势”一词是德国心理学家缪勒(G.E.Müller 1850-1934)和舒曼(F.Schumann 1863-1940)于1889年提出的,后经苏联心理学家乌兹纳捷加以改造,并形成一种系统的理论。所谓定势,即指主体状态的模式对以后心理活动趋向的制约性。乌兹纳捷认为:定势不是主体的什么具体“心理体验”,而是主体状态的模式,即主体对某种体验的准备性、倾向性。就是说,由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同意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9]。定势,是主体状态的模式,是一种准备状态,是指导着潜意识活动的“幕后导演”。

所谓中国书画鉴定心理定势,就是指中国书画鉴定者在过去长期的艺术生活、学习和中国书画鉴定实践中,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的非常确定而又稳固的中国书画鉴定心理态势,其基本特点就在于它是由中国书画鉴定的习惯意识和习惯无意识和受这两种鉴定心理影响、调换的本能无意识及与之相应的习惯的艺术情感四者的有机统一体,是以往习惯了的知识、经验、思想、观点的总和,是一个由非常熟练的中国书画鉴定心理诸元素组构而成的特殊心理系统。

所谓中国书画鉴定的习惯意识,是指在鉴定心理的基础上,在经过多次反复的书画鉴定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稳固而又熟谙的具有完整体系的心理态势,其中包括各种既定的中国书画鉴定观点、鉴定习惯和各方面信息量,它们均已形成了一种习惯意识,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意识和艺术心理。

作为中国书画鉴定的已经非常成熟的意识心理定势来说,自然专指习惯意识、习惯无意识及受此两种心理影响和调换的本能无意识三个方面的内容及其有机的统一。中国书画鉴定心理定势的生理基础就是在以往形成的各个暂时联系的基础上,再经过长时间多次反复输入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各大基本元素方面的信息,从而使原来已经建立的暂时联系有可能多次反复地参加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活动,进而留下更深刻、更巩固、更富有既定之势的记忆,使原来形成的暂时联系更加牢固、更加稳定、更加运用自如。

中国书画鉴定从来不是鉴定者对书画作品的一种脉冲式或者悉无差异的心理反应,所以中国书画鉴定的定式表现为一定的选择性心理倾向就成了一种十分合乎逻辑的结果。

詹姆士认为:“意识永远总是它的对象的一部分,比其他部分更关切,并且意识在它的思想的全部时间里,总是欢迎一部分,拒绝其他部分,换言之,意识总是在选择。”[10]这在中国书画鉴定中同样体现得十分明显。比如,不懂得黄宾虹“五笔七墨法”的人,很自然地排斥黄宾虹的作品,把黄宾虹浑厚华滋的艺术风格看成是没有透视、缺乏生气、漆黑一片;喜爱写意画的人可能对工笔画表现出不那么在行,但对写意画的体味可能是相当精到的。所以,美学家乔治·桑塔耶纳不无辩证地说:“不能欣赏某种类型的美,也许就是欣赏另一种美的Sinenon(必要条件);艺术史上最伟大的时代往往也是最不宽容的时代。”[11]这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所谓的选择倾向,也只有到了中国书画鉴定者内在鉴定经验具有相当基础时才有一种特殊定向的敏感度。库恩曾经这样写道:“一个人看到什么既取决于他所看到的对象,也取决于先前先有的视觉——概念的经验引导他如何去看。”[12]

学习和记忆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大脑在两个想法或刺激间建立的某种联结。大脑神经系统在每次输入信息、建立暂时联系和参加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活动等时,有关神经细胞都会产生一定的生物电并释放出一定的化学物质,没有这种生物电和化学物质是难以输送信息、建立暂时联系和留下记忆的。也就是说,神经细胞产生的生物电和释放出的化学物质是建立暂时联系的物质的原因和媒介。中国书画鉴定的心理定势的形成,也是学习和记忆形成的过程,也是输入的信息——中国书画和真伪判断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它的生理基础为大脑皮层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保持即暂时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脑中,再现或再认则为暂时联系的再活跃。一般认为:短时记忆是脑内神经元回路中,电活动的自我兴奋作用所造成的反响振荡。长时记忆痕迹是突触或细胞的变化,突触前的变化包括神经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等环节;突触后变化包括受体密度、受体活性、离子通道蛋白和细胞内信使的变化;形态结构变化包括突触的增多或增大。较长时间记忆与脑内的物质代谢有关,尤其是与脑内蛋白质的合成有关。持久性记忆可能与建立新的突触联系有关。而这些都和中枢神经递质有关,也就是所谓的化学物质。

四 书画鉴定心理结构系统中的潜感觉

在被称为人类的“黑暗的感觉”的系统中,潜感觉是暗中之尤,是最难被人们觉察明辨和阐释清楚并带有较大玄秘色彩的领域。马克思曾指出:“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13]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的“全部感觉”,当然也包含了人的潜感觉在内。中国书画鉴定者作为鉴定主体,在其感觉的系统结构中,除了普遍意义上的五官感觉或机体感觉外,还存在着一种不易被人所觉察的感觉亦即潜感觉或无意识感觉,它潜藏在中国书画鉴定者主体的无意识领域的最深处。潜感觉是人的全部感觉系统中最隐秘的心理结构形式,也是中国书画鉴定者主体所特有的反映或感觉形式。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领域和心理现象,它又是中国书画鉴定者思维过程中潜在的高级形态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中国书画鉴定实践中,不仅可以运用有意感觉而且还可以通过无意感觉去获得信息,不仅可以发挥显感觉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调动潜感觉所拥有的潜在能量。如果我们忽视甚至否认潜感觉在中国书画鉴定思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则无异于放弃了中国书画鉴定者智能结构系统中极为关键的一种心理机制。

潜感觉是中国书画鉴定思维中一种“盲目但不可或缺的机能”。它是一种包含了“模糊数学”、“测不准原理”、“信息转换”等现当代一切技术正在探讨其秘密的思维。因此“朦胧性”、“模糊性”、“非自觉性”是潜感觉最典型的一种形态。为此,我们将它称为“不自觉的感觉”、“无意感觉”、“模糊的感觉”、“朦胧的感觉”。莱布尼茨则认为人的认识以及审美趣味或鉴赏力,正是由这种模糊的感觉或混乱的感觉构成的。他说:“艺术家们对于什么好、什么不好,尽管很清楚地意识到,却往往不能替他们的这种审美趣味找出理由;如果有人问他们,他们就会回答说,他们不喜欢的那件作品缺乏一点‘我说不出来的什么’。”[14]中国书画鉴定中的理解与判断所用的信息和判断的标准,很多是非语言因素,甚至是非意识因素,有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的则连意会也办不到,正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饮酒》)。这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正是鉴定主体的一种潜感觉,是一种还不能被现有的人类语言明确表述概括清楚的鉴赏要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亦可将潜感觉称之为中国书画鉴定者感觉系统中尚待破译的“黑匣子”。

心理分析学证明:人的自我意识并非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是自己的主人,恰恰相反,他往往受到各种不可名状的力的支配。比如,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做梦。这说明在情绪和梦境背后,有一股无法超越的操纵力量,它在左右着人,指挥着人,使人随着它转。潜感觉就类似于此,中国书画鉴定者往往被潜感觉牵着鼻子走而无法知觉其内在转换轨迹。它往往是推动鉴定家投入工作的强制性潜在能量,这种强制性潜在能量从何而来,常常是中国书画鉴定者的意识自我所难以省察的。

对于一个中国书画鉴定者来说,他的感觉世界并不总是在任何时候都是充分展开着的。由于记忆功能或者经验范围的局限以及感觉系统的误差,对于现象世界的感觉,总有一部分被潜藏在主体意识的底层,当这一底层里所沉潜的感觉能量,由于不断地增值而达到充满时,它便会自然而然地外溢出来,从而成为中国书画鉴定者感觉世界里的一种本能的不自觉的外化呈现。科林伍德把这种不自觉的呈现描述为“当某人被认为是表现情感时……他先是意识到自己有一种情感,但却意识不到那种情感究竟是什么,只是感觉到内心有种扰动,但却不知道它的性质……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他往往会说‘我感觉到了……但我不知道我感觉到的是什么。’”[15]对于这种难以言传和明确把握的心理状态或精神现象,从中国书画鉴定实践的角度来说,则是模糊地感觉到的书画作品真或伪。这种扑朔迷离、恍惚莫辨的模糊感觉,实际上有着强大的情感穿透力,是中国书画鉴定者在其深层鉴定情感结构中表现出的那种高级的感觉能力,是一种自然行进着的感觉流程。它成为中国书画鉴定者鉴定思维中,不知不觉遵循着的内在路线,起着暗示导向的遥控作用。这实际上是中国书画鉴定者感觉世界中一种特别值得珍视的高级境界。

由于潜感觉是处于创作主体非理性的深层心理结构层面上,所以它的存在和发生往往带有较强的非自觉性和本能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是长期被搁置或被淡忘的记忆、印象、情绪、情感、体验等在特定现实情境下的被激活。这种非理性的精神状态,是中国书画鉴定者鉴定思维活动过程中最初的原始阶段。由此,我们可以将潜感觉的特征主要归纳为这样两点:第一,具有模糊化的弥散性;第二,非凝固的流动性。

潜感觉所具有的最典型的属性之一便是它的直觉性。直觉作为中国书画鉴定者鉴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与潜感觉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质的区别。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其强度、持久性都是可以测定的。主要区别是潜感觉缺乏指向性、目的性、明晰性,不像直觉那样具有直接、明确的性质。所以潜感觉难以语词化,难以命名,大量信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直觉则是比较容易命名的。笛卡儿曾指出:“我们所了解的直觉,不是感官所提供的恍惚不定的证据,也不是幻想所产生的错误判断,而是由澄清而专一的心灵所产生的概念。这种概念的产生是如此简单而清楚,以致对于认识的对象,我们完全无需加以怀疑。”[16]笛卡儿在这里所讲的“概念的产生是如此简易而清楚”,实质上就是指直觉所具有的一个最突出、最独特的优长之处,亦即直觉在认识和把握客观对象时的直接性,这是中国书画鉴定中潜感觉和其它思维方式所不具有的一种思维特性。无疑,它在中国书画鉴定实践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一位修养有素、经验丰富的中国书画鉴定家,他的直觉常常又是和理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来自理性的直觉。或者说,中国书画鉴定家的直觉中就包含有理性成分。苏珊·朗格就曾将直觉肯定为一种“基本的理性活动”[17],并认为直觉同样可以导致逻辑的和语义的理解高度。正如席勒对歌德的称赞那样,别人需要靠理性获得的,他仅凭直觉就能获得。中国书画鉴定家的理性往往就隐藏在他独特的深层感觉亦即潜感觉中。潜感觉的特异性和理性思维的深邃性,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非常奇特的逻辑模式,在更高的层次即直觉的层次上二者有更默契的包容性。而在中国书画鉴定中得以实现的直觉,总是反映着中国书画鉴定家的意识与无意识、感觉与潜感觉等心理现象的协同关系。

中国书画鉴定思维中的潜感觉,是中国书画鉴定过程中隐藏着的巨大潜能。它是中国书画鉴定者良好艺术素质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中国书画鉴定思维中环绕一切过程的“横向能力”,在中国书画鉴定实践中拥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可以说,对于中国书画鉴定而言,潜感觉的研究比灵感与潜意识等的研究更为重要和贴近。

这里对中国书画鉴定系统结构中的潜感觉的研究完全是探索性的。应该说,对于中国书画鉴定系统结构中的潜感觉的探讨,目前还不能达到完全的或基本上是实证的研究。然而,无论是实证的还是非实证的方法,都要以科学的态度为指导。科学研究并不仅限于以各个领域、各门学科的完全实证的研究为前提,而是也需要运用包括假设在内的各种科学方法,从各个领域、各门学科的研究成果中抽象出共同的规律来。因此,我们不可认为,目前尚未得到完全实证的研究课题就是不科学的。科学不是认识的终结,它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既包括结论也包括问题,对于科学研究来说,结论本身也是一种问题,它是一个新的出发点。既然理性与非理性共同存于人类精神这同一条河床之中,理性能够为科学所阐明,相信中国书画鉴定思维中的非理性(潜意识、潜感觉)也同样迟早能够为科学所把握。

马克斯·J·弗里德兰德尔说:“艺术是心灵之事,所以任何一项科学性的艺术研究必然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它也可能涉及其他领域,但是属于心理学范畴则是永远不会更改的。”[18]当然,对中国书画鉴定的心理机制的探究,其任务将是十分艰巨的,其路途是关山重重的,在抵达每一个心灵驿站之后,又将是艰苦异常的跋涉,但这种跋涉是意义非凡的,因为心灵是比任何事物都更为深邃而博大的领域。

标签:;  ;  

中国书画鉴定的心理机制探讨_书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