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第三卫生间优化设计研究论文_史晓娜,刘云,陈叙彰

旅游景区第三卫生间优化设计研究论文_史晓娜,刘云,陈叙彰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经济信息学院 云南安宁 650300

摘要:旅游业作为现代产业的一部分,与国民生活、健康、养老等成为中国国内新的发展方向,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国内的公园、景区利用率越来越高。通过对旅游景区的的调研,分析现有卫生间设计问题,结合空间设计的生态及人性化,重构出优化空间设计利用的第三卫生间设计,实现空间的最优化利用。

关键词:旅游景区,卫生间,优化设计

一、旅游景区设计必要性分析

旅游业作为现代产业的一部分,与国民生活、健康、养老等成为中国国内新的发展方向,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国内的公园、景区利用率越来越高。卫生间空间是在生活中、旅游景区中、公园中重要的一个空间,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空间,现代社会中父母带异性的孩子、子女带异性的老人、年轻妈妈带哺乳期的孩童外出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是在使用卫生间空间时总会出现了很多问题和尴尬的时刻。

(一)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旅游业是我国现代经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支柱产业之一。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气候条件。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从市场面来说,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常态化的旅游需求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基础支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电脑、走进自然,从长期来看,我国旅游消费需求将维持中速增长,公务、商务需求也将相应放缓,老百姓常态化的旅游需求及其增长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旅游市场需求的主力。

(二)旅游景区卫生间现状调查

旅游景区卫生间同每一个景观节点一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根据云南省省内旅游景区分布对其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人性化设施、卫生状况、建筑风格和外环境进行了实地调研。结果显示:

首先,卫生间数量设计较少,路线较远,从景观大门到栈道、村寨,景区途径过程中卫生间数量不足,服务半径较大,由于路线的远程使游客错过很多景点致使路线重复和人流增多,而且女厕男厕数量等同,出现男厕没人用,女厕排队愁的现象。其次,景区厕所的内部设施简单,设备存在老旧和损坏情况,人性化设置不够,卫生情况不佳,室内有异味。第三 外环境和标识设置较好,但建筑形态和风格雷同,而且没有任何中英文指示牌。另外现代社会中,父母带异性孩子、子女带异性父母、年轻妈妈带哺乳期孩童等现实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第三卫生间的概念及使用现状

在国内2014年10月首设“中性卫生间”,2017年1月“第三卫生间”正式投入使用,

017年6月,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发出了《关于加快推进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建设的通知》,《通知》称,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是在厕所中专门设置的、为行为障碍者或协助行动不能自理的亲人(尤其是异性)使用的卫生间。建设第三卫生间,有助于解决特殊游客群体的如厕需求,有助于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有助于体现“厕所革命”的人文关怀。

目前,我国旅游场所第三卫生间数量还普遍偏少,影响厕所革命的持续深入开展此外部分地区也有类似“第三卫生间”的空间投入,但使用率并不高,卫生间的设置并没有改善现有的社会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卫生间”的设立本能为市民出行带来切实的便利,但却出现卫生间标志意义不明、使用次数及频率低等问题。

三、卫生间的优化设计研究

本方案立足于现代社会中空间的使用问题,提出家庭卫生间的优化利用,对卫生间空间提出新的优化设计方案,第三卫生的优化设计研究是人性化的升级,是基于生态设计、人性化设计理念之上的再生设计研究。

(一)空间布置及流线设计规划

根据现有公共卫生间的相关规定,卫生间的尺寸、设备、功能要求,相关制图规范,人机工程学指标,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卫生间数量,男女基本比例为1:1.2或者1:1.5,辐射范围800米内,设计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布置合理、流线畅通的空间布置,空间大小控制在8平米左右,打造一种新的卫生间设计。

(二)外观环境及标识

加强卫生间周边绿化,善于利用低矮的人工草坪、散植的灌木丛和四季花卉,同时配合休息设施,缓解游客的疲劳,真正实现对游客的人性化关怀。同时“第三卫生间”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对老、幼、病、残、妇等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对于一些出现的尴尬问题,要善于通过制作鲜明的公厕标记和引导人们养成随手关门的习惯来克服。

(三)细化设计细节,人性化、无障碍和生态设计

注重卫生间的细节设计,如卫生间的门、便器、安全抓手、洗手池、挂衣钩、呼叫按钮、设计材质等,注意使用人群的特殊性。位置宜靠近公共厕所入口,应方便行动不便者进入

在内部内部设施的设计上注意设计的齐全和人性化,应包括成人坐便位、儿童坐便位、儿童小便位、成人洗手盆、儿童洗手盆、有婴儿台功能的多功能台、儿童安全座椅、安全抓杆、挂衣钩和呼叫器等设施。

(四)加强宣传力度与建设

第三卫生间的建设是为了满足新时代人们的需求,也要积极调研游客需求,创新精细化管理方式和基础服务设施。同时,要加强宣传的力度,建设“第三卫生间”为代表的公共基础设施,彰显社会文明,不要让其成为摆设。除此之外,每一位公民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社会公德,不随意占用、破坏给特殊群体建设的基础设施,并充分发挥主观意识积极帮助“弱势人群”,为和谐、文明、友爱的社会建设风险自己的一份力。

四、总结

本项目是基于生态设计、人性化设计理念之上的家庭卫生间的优化设计再生设计研究,旨在设计一套家庭卫生间设计方案和规范,从设计的外观与标识空间功能设置的完整性设备使用的便捷性、空间整体的连续性、设计细节等方面惊醒优化重组设计,把设计理论真正用于设计实践,根据进行存在社会现象,通过整体思想理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湖南:5A级景区完善第三卫生间[N]中国旅游报,2017-07-13

[2]刘浩.旅游景区中心交通组织模式的设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04-01

[3]赵昌燕.湖北咸宁九宫山—温泉国家公园景观资源调查与旅游开发构想[D].广西师范大学,2017

[4]云南工程职业学院课题项目结题论文 项目编号:yj2017-024

论文作者:史晓娜,刘云,陈叙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  ;  ;  ;  ;  ;  ;  ;  

旅游景区第三卫生间优化设计研究论文_史晓娜,刘云,陈叙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