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马万良

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马万良

(甘肃临夏州广河县城关小学 731300)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在近几年得到了较高的关注,很多方面的内容都加入了德育教育的内容。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在小学当中开展体育教学,最大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技能,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上得到一定的提升,按照健康快乐的成长方向来努力。因此,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具有很强的必要性。现下的部分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德育缺失严重,造成了很多的严重问题,校园暴力已经引起了社会上的高度关注,各个小学面对的压力也比较突出。

【关键词】:德育、小学体育、渗透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德育渗透工作并不容易。随着学生的转变和社会思潮的兴起,现下的多数小学生都拥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尽管有些思想非常的幼稚,可仍然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在此种情况下,小学体育教学就不能再通过传统的方法来实施,也不能在强制性的灌输教学上努力。相对而言,德育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和方法,而是应该通过灵活的方式来执行。我国的小学生数量正在大幅度的增加,体育教学工作需要面对的压力较大,德育的渗透必须按照预期目标来开展,才能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提供充足的保障。

一、小学体育教学分析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积极的意识、正确的观念和坚韧的意志的最佳阶段或关键时期,是其行为习惯、性格特征、意志品质、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的形成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其特点是寓教育于体育活动中,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小学体育主要是通过灌输式的方法来执行,并且在很多方面都表现的非常传统,无论是在固定项目的训练上,还是课外拓展方面,教师都没有融入太多的精力去研究和分析,以至于很多小学生在体育成绩上并不理想,同时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师生之间的交流表现为严重的缺失状态,德育工作的开展是非常困难的。

小学体育教学的难度比较高,各个方面都要得到教师的深入关注。有些学生直接将体育课看作是自由活动的课程,针对各种项目的训练,总是通过敷衍了事的态度来完成,导致最终的教育、学习,均走向了恶性循环的道路。

针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国家强烈要求德育的渗透。一方面,应该对小学体育的思想、内容做出良好的革新处理,在各个方面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合理性。另一方面,必须在德育工作中得到切实的成果,包括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心理状态的积极、应对事情的沉着冷静等等,德育工作不能总是在理论上进行研究,而是要将实践工作积极的开展、落实,最终取得良好的成效,推动小学体育教学能够向前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一)以身作则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要从长远的角度来出发。现下的很多小学生,之所以对德育非常的反感,甚至是出现了一些极端的行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根本没有达到以身作则的状态,教师本身的表现不佳,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后续的任务则根本无法完成。

1. 教师针对小学生开展德育的过程中,应该做的比小学生更好。从年龄、资历、过往、学习等多个角度来分析,教师都可以在短期内达到德育目标,只有自己获得积极的成果以后,才能向小学生做出完美的展现,最终在德育教学上获得预期效果,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

2. 教师在以身作则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观点和德育效果做出深入的考量。相对而言,很多教师虽然能够以身作则,但往往是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和自己的做法相同,这就对今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绝大多数小学生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德育的渗透应该秉持着“求同存异”的方法来执行,帮助各个学生均得到良好的成绩。

(二)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经过长久的发展和分析,认为德育在小学体育的渗透,还需要将环境的创建进行较高的努力。小学生的转变速度是比较快的,他们在接受德育以后,就会希望拥有更高的成绩,对现状的不满足,催动了教师必须将德育的方方面面工作进行强化处理。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意味着在今后的教学上,能够对学生做出一定的限制,各方面的工作均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可行性较高。教师还应将体育教学的常规内容与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讲道德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明确的道德准则。例如,在上课排队中,教师要做到严格规定,给学生规定明确的是非行为界限,学生始终生活于规范化制度化的环境中,逐步形成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热爱集体的良好思想。一个好的环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小学生作为一个可塑性极强的个体,只有在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中才能更多的接受道德教育,真正发挥道德教育的价值。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校体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多在德育研究上深化开展,确保各项工作的执行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减少缺失和不足。

论文作者:马万良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9年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马万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