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超深基坑,流砂,承压水,地墙接缝,应急处置
1.工程概况
12号线漕宝路站位于漕宝路北侧地块和道路结合部地下,沿漕宝路呈东西走向,车站东端设换乘通道跨沪闵路,与沪闵路东侧的既有1号线漕宝路站采用通道换乘。车站周边环境复杂,东北侧创新基坑距沪闵高架桩基最近约28.9m,运行中的轨交1号线距离车站创新基坑约51.7m,南侧漕宝路污水泵站距离东端头井约29.5m且基坑南侧存在大量地下市政管线,特别漕宝路下1200mm合流污水管距车站结构仅有4.5m。本车站,为地下四层三跨现浇混凝土结构,全长150m(内净),总宽22.8m,车站标准段开挖深度约28.6m,端头井开挖深度约为30.1m(西段)和30.4m(东端)。车站主体部分围护结构采用1200mm厚连续墙。东端头井北侧两幅地墙51m,其余端头井墙深56m,标准段南侧墙深54m,标准段北侧墙深49m。本车站下二、三层板采用逆作板法施工,沿基坑深度设置八道支撑(端头井处9道),第一道支撑采用800×800mm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五道、第七道支撑结合下二、三层板采用逆作,其余采用φ609mm钢管支撑,其中第八道支撑为双榀。
2.水文地质
(1)拟建场地内浅部暗浜局部发育,对施工有不良影响。
(2)第③层为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高等压缩性,对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不利,③层内夹有薄层粉性土,开挖时局部可能会产生管涌、流砂。
(3)第④1层为灰色淤泥质粘土,夹极薄层粉砂,土质软弱,呈流塑状态,抗剪强度低,具流变特性和触变特性,是影响车站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土层。
(4)第⑤1-2为灰色粉质粘土,厚度相对较大,夹多量薄层粉性土,土质不均匀,呈软塑—可塑状态。
(5)第⑤2层为灰色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层,呈稍密—中密状态。
(6)第⑤3-3层为灰色砂质粉土,夹薄层粘性土及粉砂,呈中密—密实状态。
(7)第⑤3夹层为灰色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局部夹粘质粉土及多量粘性土,土质不均匀,呈中密状态。
(8)第⑦2层灰色粉砂,土质密实。
(9)第⑨层灰色粉砂,土质密实,是建(构)筑物良好的桩基持力层。
(10)本场区下部第⑤2层属微承压水,第⑤3-3层、第⑤3层、第⑦2层分别属承压水,根据上海市已有资料,微承压水和承压水的水头,均低于潜水水位,呈年周期性变化。经抽水试验前水位观测,第⑤2层微承压水水头埋深为地下7.00m,第⑤3-3层承压水头埋深约为4.48m,第⑦2层土的承压水位为地下8.02m。
3.基坑开挖突遇流砂,应急预案及时启动
当东端头井开挖至28m深度,施工至第九道钢支撑时,现场施工员发现挖机在南侧地墙侧开挖时,地墙接缝处出现流砂现象,并立即向总包项目经理进行汇报。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立即都到达现场观察,经观察,挖土面-24m,流砂呈灰色,应为⑤2层砂质粉土,漏点位置为地墙接缝。初步判断为地墙接缝漏水,在坑外⑤2层微承压水压力下产生流砂,已经流出砂土量约在2个立方米。此时东端头井地墙累计变形量在80mm~100mm。
项目参建各方当场决定启动本工程基坑施工应急预案。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先对流砂面上进行覆土,并吊运水泥包进行围、堆。虽然流砂流量不大,但这该土层砂性比较重,透水性较高,项目参建各方立即按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救援小组,抢险救援小组及时掌握、了解流砂进展状态,及时传递、反馈信息;迅速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助查明流砂的原因、性质、预测事态的发展趋势,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对可能危及的重点,要害部位和设施采取果断的防范、补救措施,防止损失和影响的扩展。加强值班和报告制度,认真落实逐级值班制度,如再有突发性事件发生,小组成员应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参与处置。事情有进一步恶化态势应立即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抢险开挖期间,抢险小组组长、副组长24小时在工地值班,保证24小时有组员监督。
4.分析原因,制定抢险方案
当天下午,施工总包单位总工程师、专业降水单位、设计单位、地墙专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公司领导全部到达现场。根据各单位意见汇总,及设计建议,同时综合各方信息,进行原因分析后,确认漏点为地墙接缝处。确定了抢险方案,并形成了一份处理报告。
确定的处置措施如下:
(1)、在地墙漏水处先用膨胀带塞缝,用膨胀水泥封堵,然后采用钢板(1~2cm厚)进行焊接封堵。
(2)、立即对第九道钢支撑进行施工,并及时按要求加设预应轴力。
(3)、在坑内漏水漏浆处覆干袋装水泥2米。东端头井地墙所有接缝处打设3根高压旋喷桩注浆,三重管工艺,水泥掺入量不小于45%,养护期7天。加固深度覆盖全部⑤2土层,从-35m~-17m,桩直径1000mm,桩与桩搭接300mm。
(4)、冒砂处在旋喷桩施工前在漏水部位机械引孔,进行压密注浆,弥补地下流砂空洞,注浆粉煤灰:水泥=1: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基坑监测加密,3次/天。数据及时分析,对坑外地下水,地面沉降与地墙测斜,立柱隆起数据分析是重点。
(6)、如在之后开挖中发现有新渗漏点,则将该渗漏点周边一定范围采用聚氨脂注浆予以封闭。
(7)、坑内打设两口轻型井点降水井,待坑外水位降至开挖面以下1m后,轻型井点进行降水,对坑内土进行疏干。
5.实施抢险措施
确定方案后,加固机械及加固材料下午送达现场,开始压密注浆及旋喷加固施工。经过1天对几个现有渗漏点的注浆施工,坑内已无大的漏水点,堵漏工作初步告捷。旋喷加固工作全部完成后,进入养护阶段。
在坑内打设两套轻型井点设备,坑外水位满足要求后,开启轻型井点设备,对坑内土进行疏干。
此段时间内,基坑内沉降观测点有每天20mm沉降产生,基坑外因地墙阻隔,没有大的变化,基坑地墙变形速率正常,约每12小时0.4~0.5mm。
6.制定剩余土开挖方案
第九道钢支撑完成后,最后一皮土方厚度约为2m,由于基坑土质较为复杂,已发生过流砂突发事件,决定在渗漏处的地墙接缝处由上之下,用膨胀螺栓固定1cm厚钢板,内填膨胀水泥,同时在外侧打一根聚氨脂双液注浆管以便注浆将渗水点封闭;且坑内工程桩间距较密,基坑挖至坑底后桩头钢筋保护处理很重要,因此最后一层土挖土施工方法是重点。
经参建各方讨论决定挖土采用三台小型挖机,考虑到工程桩比较密,注意保护桩头钢筋。坑底上1米桩间土采用人工配合清除。待开挖至设计标高后,300mm垫层浇捣随挖土随挖随浇。垫层浇捣后进行截桩至设计标高,剥出钢筋。桩头截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小应变检测。
同时明确最后一皮土方开挖应急预案:如为地墙接缝处渗水,渗水较小采用导管引流,快干微膨胀水泥封堵;若渗水或流砂较大,则在地墙上钻孔,膨胀螺栓固定一块1cm厚钢板,内垫棉花胎,同时在外侧加打一根聚氨脂双液注浆管以便注浆将渗水点封闭;若开挖后坑底冒砂,则迅速将此处超挖一定深度,浇捣一层防水混凝土后迅速施工垫层;若冒砂严重则应立即停止施工并用混凝土覆盖采取其他措施;若周边地下水突降,则检查坑内情况,坑内封堵漏水点并在坑外进行回灌水;若周边管线突然下沉,则基坑外和地下管线间挖管线外侧打入灌浆管进行注浆加固,注浆至坑底标高,水灰比1:1,同时向管线单位报告,共同商讨对策。
7.实施方案并加强观察
待坑内条件满足开挖要求。东端头井采用24小时挖土。开挖阶段,应急小组成员24小时进行挖土监督。
最后皮土方开挖完成后,项目部立即安排人员进行大底板钢筋绑扎工作,要求三天内完成东端头井混凝土浇筑工作。
最终大底板按计划浇筑完成,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东端头井趋于稳定。
8.流砂原因分析
(1)、渗漏源头:漏水漏砂位置为2层微承压水层的土层,微承压水在水压作用下沿地下连续墙缝渗入。将2粉土带入坑内,产生流砂现象。
(2)、地墙施工施工质量原因:开挖出的地下连续墙没有发现有缺损、空洞。墙面平整度垂直度均符合规范,地墙混凝土密实,幅内无渗漏,漏水点均在地墙接缝。地墙接缝渗漏水是该工艺无法避免的,但在该土层地墙缝漏砂量不会很大完全可以正常封堵住。地墙施工质量不是该事件的主要因素。
(3)、支撑与开挖原因:是否由于地墙变形量大而引起的渗漏。如按基坑变形要求,地墙在产生流沙时地墙变形并未超过东端头井设计参考值。由此认为地墙变形并不是渗漏的主因。
(4)、地质因素
地质原因是本工程的一个主要原因。经反复降水及开挖后观察分析,东井南侧地质特别复杂,地下粉土砂性特别大,透水能力,液化程度很严重,而且该区域2层有很多特性引起流沙发生,比如该2层层厚明显有起伏,厚薄不均有上侵下探情况,局部厚达6米以上。由于坑外设置了承压水试验井,该井显示的水头高度-10米,与2层无明显水力联系。坑内挖土降水,坑内外水头差较大,加之连续降雨,坑外地下水位较高,使坑外水压力加大,加剧水压增加。以上各种因素共同造成了该2层土产生液化严重的情况。这些地质状况都很难在开挖前预料到。
(5)、工艺因素
工艺原因是一个重要因素。柔性接口的圆锁口管工艺是一个成熟工艺,但其也有难以克服的工艺缺陷,由于地墙接缝水平刚度低,无法抵抗竖向缝的开裂,如在此采用刚性接口虽仍然漏水但可以避免发生流砂。由于地墙深度达49~56米,成槽至2层后向下还要挖25米以上,根据本项目地质情况,即使采取再好的护壁措施,仍难以避免槽壁塌方,而绕流将不可避免。后一幅墙在前行幅地墙上刷壁,在绕流部位将无法获得正常位置的效果,造成该部位夹泥较厚。这个部位在承压水作用下,在有压力的水流冲刷下,泥皮被逐渐冲刷掉。形成较宽的缝,使粉土在此通道进入坑内,形成流砂。
9.总结
东端头井大底板砼浇捣完成后,基本确保了东端头井基坑安全。此次基坑流砂总量并不大,但为确保周边安全而采取了较为稳妥的保护措施。地墙变形量约0.2mm/8小时,控制的相当好,对基坑及周边环境基本没有大的影响。特别是周边管线及沪闵高架在整个抢险开挖过程中均没有大的沉降,反在坑外加固情况下有微量抬升。此次流砂事件是更充分说明了建立、健全施工应急预案及应急保证体系的重要性,同时为今后类似基坑工程处理相关突发事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论文作者:丁聿铭,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流砂论文; 基坑论文; 车站论文; 注浆论文; 土质论文; 地下论文; 原因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