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511400
摘要:从地质勘察报告来判断塔吊基础选型,从塔吊的安拆条件、与周边建筑物的关系等角度,简单的介绍塔吊布置时考虑的条件。
关键词:塔吊布置塔吊基础安拆条件
一、塔吊基础的选型
首先对比塔吊的平面布置和地质勘查钻孔布置平面图,根据塔吊定位选择塔吊邻近的钻孔作为塔吊基础设计的参考。然后根据所选择的钻孔柱状图,确定选用的塔吊基础形式,一般优先考虑选择天然基础,如果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塔吊埋深、塔吊基础宽度及地下水埋深等参数,计算出天然地基承载力设计值能满足塔吊使用说明书中要求的承载力,且塔吊基础下无软弱下卧层或孔洞、溶洞等,可选择天然基础。否则,需选择桩基础。
塔吊采用天然基础,天然基础施工之前必须做压板试验。由于塔吊承台首先施工,因此塔吊承台的厚度必须大于相邻承台的厚度,避免出现塔吊承台被掏空的现场。如塔吊承台与其他承台重叠,则需一起施工,并经设计方同意。
1.1、塔吊基础的选型表
1.3、承台配筋与标高
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同底板混凝土设计强度,底筋采用双层双向配置,每个方向选配三级钢Φ20@150,均匀布置,面筋同底板钢筋配置。与底板相连位置,预埋底板钢筋和止水钢板。
1.4、塔吊穿楼板、断梁时的加固处理方案
在塔吊布置时,由于空间限制,塔吊需穿越地下室楼层板,部分梁被截断,需待拆除后再施工。由于原设计为框架梁,而截断之后,受力状态改变,变成悬臂受力状态,因此需对梁进行加固,拟采用增设构造柱和满堂架支撑,具体做法如下图所示。
二、塔吊布置原则
2.1、塔吊与周边建筑物的关系
塔吊布置时应考虑周边已建建筑物与塔吊的相对关系,确保塔吊的第一次安装高度内塔吊360度旋转,臂端与建筑物至少有50cm的距离。
2.2、群塔的安全距离
1、群塔布置时,要考虑塔臂端与邻近塔身的距离不少于2.0m。
2、群塔布置时,塔臂的垂直距离错开2个标准节,即5.6m。
3、塔身中心与建筑物结构边线距离2.0~4.0m,一般要考虑建筑物是否有突出物,比如屋檐、机房等,拆除时驾驶室在内侧或在外侧,与突出物的距离不少于0.2m。
4、塔吊与高压线的安全距离:所有施工机械、材料与电力线路保持(含最大倾斜时)的最小安全距离110千伏线路为5.5米、220千伏线路为6米、500千伏线路为8.5米。
2.3、塔吊的安拆条件
1、塔吊安装时,就必须考虑塔吊拆除时的大臂朝向,大臂下降的高度及附墙臂的拆除平台的搭设,避免安装在山墙一侧。
2、与人货电梯的关系:塔吊布置时,应考虑人货电梯的位置,避免塔吊大臂或尾端与人货电梯塔身冲突,塔吊无法降到解体高度。
2.4、塔吊的附墙条件
1、塔吊附墙臂一般固定在梁、柱、剪力墙的位置,如无其他合适位置,可固定在楼板上,但需验算和另加固处理。
2、各种型号塔吊的“悬臂高度”(或叫自由高度)稍有差别,两道附墙的距离一般不得超过24m。
2.5、塔吊的覆盖范围及起重能力
塔吊的覆盖范围主要包括钢筋加工场、模板堆场、钢管堆场,塔吊臂端的起吊能力主要看塔吊的型号,一般0.8吨至1.5吨。一般要求塔吊覆盖钢筋加工场,且能起吊一卷圆盘钢筋(圆盘钢筋一捆重约2~2.5吨)。
结束语:从施工的角度,考虑塔吊布置时的条件及塔吊基础选型的依据,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论文作者:周才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塔吊论文; 基础论文; 距离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物论文; 底板论文; 条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