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国民对于电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配电线网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配电 网可靠性的研究,提出了关于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的建议与措施,有利于进一步规划我国配电网络的发展计划,以此完成我国配电网线路的建 设与发展,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进步与完善。本文就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配电网运行可靠性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配电网;运行;可靠性
引言
我国当前的配电网自动化水平较低,一旦系统发生突发事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处理,排除系统故障问题,使得系统运行的停电时间较 长。不管是在配电网的电力系统铺设总里程数上,还是在供电系统所使用的技术水平上,都得到相应的提高,但是这在促进用电用户用电质 量提升的同时,也给配电网运行管理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为了确保配电系统的运行质量,需要配电网络管理工作人员运用现代化的大 数据管理模式,加强对配电网运行的管理,以提高配电网络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
1数据基础
配电网运行可靠性分析是基于配电网各运行调度监控系统提供的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考虑配电系统网络结构及各元件的可靠性参数、实时运 行环境、电网实时运行状态及调度、检修计划等因素对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研究系统在当前状态下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可靠性,实时地给 出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指标参数值。
2大数据管理技术和配电网运行可靠性分析
2.1大数据技术和配电网运行分析
依赖于现代计算机的超强运算能力,相关技术人员开创性的提出了大数据理念,详细分析了价值密度不等、设计领域众多、多元化的数据信 息,并通过多样化的有效分析方法与演算手段分析、找出这些数据信息中所存在的联系,为管理人员决策提供信息参考。而随着我国当前配 电网络系统建设不断发展,建设规模也在日渐增加,使得配电网络系统运行管理中的设备运行数据、用电用户数据、设备管理数据以及安全 管理数据等信息以直线上升的方式增长,加大了管理工作人员筛选、采集这些数据信息的难度,不仅降低了配电网络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与 质量,还导致数据分析、采集的真实性得不到保障,制约了供电事业进一步发展。而基于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配电网运行,可24小时连续监 测、分析、采集这些运行信息,并进行加工、优化整合,方便工作人员实施操作,提高了配电网运行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2.2电力配网运行的可靠性分析
电力配电网运行作为供电企业和用电用户连接的关键部分,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不仅是衡量供电企业稳定供电能力的主要指标,体现了供电 企业的供电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果在电力配电网运行的过程中,配网的可靠性较低,很有可能在供电 的过程中诱发用电安全事故,直接威胁到用电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影响到供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导致整个配电网系统运行不稳定,甚 至是引起电气火灾事故。因此在日渐竞争激烈的市场背景下,运用何种有效的方式来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是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3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配电网运行可靠性提升的措施
3.1完善配网设计,优化系统结构
要想保证配电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性,让电力配电网结构的规划合理、科学,必须完善配电网设备方案,优化系统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表现为:为了 避免因电力配网设计不当而造成电力负荷转移,导致电力负荷转供,需依据当地用电的历史数据来判断电力负荷,结合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 、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将来发展趋势,完善电力配网运行的方案,提高配电供电的能力,从而确保电力配电网运行可靠;加快配电网自动化改 造的建设,使用科技含量较高的设备替换使用期限到期的设备,并改造旧的开关站,在终端配电站安装状态监测与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系统 运行的自动监测,通过通信技术将故障信息发送到监控中心,并对故障进行判断、隔离,及时调整系统运行的状态,降低系统停电的时间。 并运用状态检修、在线监测与红外测温的方法来寻找系统故障点,快速隔离非故障区域,保证系统供电稳定正常。
3.2应用新技术、装备,提高设备的诊断与检测水平
在新技术、设备应用方面,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合理选用配电网设备。为了降低因设备自身质量问题而引起的停电事故的发生率,应合理 选用配电网设备,在系统中安装固体绝缘真空负荷开关、放电夹、全绝缘充气式金属封闭开关以及真空断路器,并选择性能良好的配电设备 辅助运行,对设备进行实时诊断与监测,这样不仅满足了系统运行的要求,又发挥了设备的功能;要想提高电力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不仅 需要优化配电网运行结构,应用新技术、设备来提高设备的诊断与检测水平,还需做好电力配电网带电维修与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制定合 理的检修方案与检修时间,模拟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并有效解决停电故障问题。另外,还需添加通信联络方式,定期安排电力配电人员 定期参观学习,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必要时,还可有效引入机电一体化设备对电力系统进行在线监测,一旦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可采取措 施来处理,保证系统供电恢复正常。
3.3建立电网运行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做好评估分析工作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配电网运行可靠性分析,还需建立电网运行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系统运行调度的分析,以反映系统负荷损失、负 荷裕度、关键元件的情况。例如为了满足电力配网运行的需要,供电企业应依据配电网运行可靠性在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需要,建立电力配电 网运行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结合行业与国家标准要求,依据运行的实际情况,对电力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继电保护以及安全稳定 控制等指标体系设计进行分析,掌握网络中网元部件的运行和故障情况以及网络所承载业务的性能情况。并以时间为框架,深层次研究系统 在长时间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平均可靠性,了解系统平均故障率、每次故障平均停电持续时间与负荷点年平均停电时间,并做好评估分析工作 ,掌握系统平均停电频率、停电持续时间和平均供电可用度指标,为日后时间段内的综合控制方案、指导运行调度和辅助决策提供参考。
3.4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设施,减少电量损耗
配电网无功优化作为影响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关键指标,能够通过合理配置配电网无功补偿设施来降低电量损耗,确保系统运行的裕度, 提高配电网运行可靠性。但在实际配置配电网无功补偿设施方面,需要在满足配电网运行安全性与经济性,以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位 置,以配电变压器调节为辅,确保电容器正常使用。例如在10kV架空线路的运行过程中,考虑到该线路远程输送与负荷功率因素较低,可将 高压电容器安装在架空线路上,并依据线路输送的功率与线路的长度,结合线路配电变压器容量的10%确定电容器的容量。此外,考虑到在负 荷较小的情况下,系统出现倒送无功的问题,还需在电网改造中安装台变JP柜,对系统实施无功补偿,减小对变压器与输电线路的损耗,提 升配电网的传输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运行是一项系统且运行复杂的工程,其中配电网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用电用户的用电质量 与供电稳定性。因此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配电网运行可靠性,必须完善配网设计,优化系统结构,应用新技术、装备,提高设备的诊断与检测 水平,建立电网运行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做好评估分析工作,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设施,减少电量损耗,不断提高电力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
参考文献:
[1]胡丽娟,刁赢龙,刘科研,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配电网运行可靠性分析[J].电网技术,2017,41(1):265-271.
[2]凌征强.试论电力配网运行可靠性影响因素及策略[J].低碳世界,2015.
[3]李国君.关于电力配网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的分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9):215-215.
论文作者:史敏杰,李婷,曹超越,聂娇,刘昱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配电网论文; 可靠性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电力论文; 设备论文; 电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