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海尔_海尔论文

毕竟是海尔_海尔论文

毕竟是海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尔论文,毕竟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去年,《国际市场》第10期在“商海案例”栏目中刊登了“海尔怕什么”的文章。作者以其使用海尔某型号小神童洗衣机时,手指被进水口划伤,以及其后多次投诉不果的经历,谈了几点困惑,并为海尔的品质与服务更加完善,坦率地提出三条建议。一位在北京就读的青岛籍大学生读了该文后,对发生在家乡名牌产品身上的这件事倍感关心。于是,他写了一封信,连同那篇文章的复印件,寄给了海尔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接下来发生的是一连串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故事:

高度重视迅速反应

刚从国外回到青岛的张瑞敏,看了大学生的来信和文章,非常重视。在集团高层会上,海尔的领导指出:“这件事伤的不仅仅是这位用户的心,寄信的大学生的手并没有受伤,但他那一颗关爱海尔的心,因我们的服务没有让那位用户满意而受到了伤害。如果我们伤了用户的心,我们就没有饭吃!”

根据集团领导的指示,海尔有关部门立即采取了行动:

2000年10月28日上午9点,海尔集团宣传部部长亲自致电《国际市场》编辑部,感谢杂志发表了这篇好文章;上午10点,海尔公司与文章作者取得联系;晚上7点,海尔华东总部的部长、分公司的老总、洗衣机营销部的经理亲自到作者家登门道歉,并立即派维修技师磨圆了进水口的边角;当天晚上,海尔领导在集团总部召开的中层以上管理干部会上,印发了那篇文章,要求大家从该案例中排查问题,改善服务。

2000年11月18日,海尔集团宣传部苏芳雯部长和宣传科汪科长,奉张瑞敏首席执行官和杨绵绵总裁之命,从青岛飞抵上海,专程前往《国际市场》杂志编辑部,当面听取意见和建议。谈到那篇文章时,苏部长转达了海尔高层领导的看法:文章的立意和表述相当不错,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关爱海尔的一片真心。至于文中所提的意见,非但不过分,而且非常准确、及时,对海尔很有帮助。这个案例还提示海尔,要把企业卓越的文化,从本部“大脑”灌输到各地服务网点的“神经末梢”,才不至于患上“神经末梢钝化症”。

小处入手大处着眼

客观地说,洗衣机进水口划伤手指,确属偶发事件。何况海尔年产上千万台家电,强令其产品一点毛病不发生,未免过于苛求。不过,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万分之一、甚至千万分之一的问题,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作法。以笔者家中的一台燃气热水器为例,虽然它与当地的球队一样大名鼎鼎,但热水器用了不到一年,便常在使用18分钟后准时熄火。几次上门维修的师傅都无此耐心等待,于是故障一拖至今仍不得其解。望着这台名牌热水器,真有点像球迷瞅国脚———想说爱你不容易!再看看海尔,硬是从一个偶发的洗衣机“毛刺”事件入手,在集团上下作了三篇“文章”,且越做越大。文章一:改进入水口模具。对出现“毛刺”的外协厂的模具进行整改,使锐利的方角变成圆弧状,同时强化模具的精细化程度。

文章二:强化售后服务体系。个别售后服务人员素质跟不上海尔发展的步伐,则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强化售后服务人员的星级服务理念和海尔真诚到永远的宗旨。

文章三:集团决策层“小题大做”。把“毛刺”事件放大,放在集团全部业务流程中“再造”,让每个海尔人认识到:表象是某个零部件“毛刺”未除,根源是观念上有了“毛刺”。集团上下从适应新经济时代发展的高度去提高认识,所有部门均围绕“毛刺”事件,排查自身问题,逐一进行整改。

不仅如此,集团还在内部刊物《海尔人》报上发表题为“我们怕什么”的评论,告诫海尔人:既要清除看得见的产品毛刺,更要清除思想中的“毛刺”,要用自己真诚的心,去温暖每一位用户。把“让用户满意”作为每个海尔人的目标。文章在结尾,再次呼吁海尔人要永远记住张瑞敏首席执行官那句掷地有声的名言:“我们唯一害怕的只有我们自己”!两个案例,两种结果,孰明孰暗,不言皆明。

不过,海尔似乎未留意“怕什么”文章作者的两次暗示:“三菱公司招回问题车”,“向万台洗衣机落锤”。后面的一个虽然语气严重,但决非气话,二句皆暗示海尔应开辟一项新服务———率先在家电业实行“招回”制度。当然家电没有轮子,

实际也用不着真的招回,而是一旦发现某型号电器有局部问题,即可按电脑中记录的客户资料,主动上门处理同型号电器的类似问题。这样,一来可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二来也能换得用户的好口碑。今后无论用户的家电升级换代,还是推荐亲朋选购新品,当会首推海尔。

瑕不掩瑜胜在差异

尽管发生了“毛刺”事件,但海尔在过去一年的业绩的确让人折服。

2000年,海尔的各类家电年产量逾千万台,产值达4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3%,出口创汇达2亿美元。如今,集团本部员工达2万多人,而在全国各地的员工和售后服务人员已发展到10万人。海尔在中国大陆每个城市都建立了售后服务中心,设立投诉专线电话,24小时处理客户意见。

海尔在企业和市场国际化方面又有新进展:已在国外建立了9个工厂。1999年5月在美国投资设厂,2000年,其180升以下的小型冰箱已占美国同类产品市场的25-30%,而储存干红、干白葡萄酒的无震噪分层恒温高级冰箱,则占了该类市场份额的90%。

海尔的“过人之处”究竟何在?其实,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海尔的产品与其他品牌产品在质量上并不一定有多大优势,关键是他们的产品总能与别人有“小差别”,这便导致市场上的“大差距”。如果非要说海尔占什么市场先机的话,无非是售后服务网点搞得早一点罢了。当然,竞争者和客户也都清楚,海尔在市场运作、品牌运作上是舍得花功夫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入世在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巨浪下,中国传统的民族工业观念将受到空前挑战。任何一家曾经辉煌的企业、曾经灿烂的品牌,倘若在“上帝”面前或背后稍有疏忽,遭到的报应恐怕将始料未及。不久前的一期美国《财富》杂志,介绍了日本索尼公司称雄全球家电业的故事。其中索尼总裁的一席话颇发人深省:“客户不是生来就忠于某一品牌的,而是这个品牌的产品在质量、性能及服务上始终能让消费者满意,这才是赢得客户的关键。”日本的索尼能以此取胜,那么中国的企业呢?从海尔处理“毛刺”事件的整个过程,我们有了答案。

标签:;  ;  ;  

毕竟是海尔_海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