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娟娟
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 261300
摘要:目的:探究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上述患者均接受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移位前牙成功复位。治疗后患者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合、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均显著由于治疗前水平,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牙周;正畸;牙周病;前牙移位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eriodontal orthodontic joint clinical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periodontal disease with anterior displacement.Methods:collected in February 2014 - February 2014,our hospital of 50 patients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with anterior displacement,the patients were accepted periodontal orthodontic treatment.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anterior teeth restoration success.Treatment of patients after anterior tooth to cover,front teeth teeth,periodontal pocket depth,bleeding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due to the level before treatment,p < 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difference.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therapy of periodontal disease with anterior displacement of periodontal orthodontics clinical effect is remarkable,is worth popularizing widely.
[key words]periodontal;Orthodontic;Periodontal disease.Front teeth shift
临床上,牙周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口腔疾病,也是导致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重要原因[1]。该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进展性、慢性牙齿病变。因患者牙周支持组织损伤,进而临床表现为前牙扇形散开、移位、间隙,因此,需要正畸治疗恢复原貌。为探究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本文收集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其中,23例男,27例女,患者年龄在25-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8±8.5岁),患者病程在1.5-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0±1.2年)。上述患者前牙移位,松动,邻牙间隙增加,咀嚼能力下降。
1.2方法
上述患者均接受牙周正畸联合治疗。首先,应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宣教。然后,进行龈上洁治、根面平整、龈下刮治等基础性牙周治疗。等到患者牙周病处静止期,且各项炎症反应消失,经X线片检查显示,牙槽骨吸收低于根长的二分之一且松动度低于II度,可进行牙周正畸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前牙、牙周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患者移位前牙成功复位。治疗后患者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合、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均显著由于治疗前水平,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前牙、牙周情况分析
3讨论
目前,正畸不再受患者年龄限制。若对牙周病患者进行单一正畸治疗,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咬合、牙排列情况,但支持组织仍存在炎症变态反应,复发率较高。正畸联合牙周治疗方式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正畸是序列牙周治疗的开端,与此同时,有效控制牙周炎症并贯彻整个正畸全过程。相关研究资料证实,正畸联合牙周治疗方式可显著改善患牙状况,炎性反应消失,牙周组织健康[2]。对于牙周炎患者来说,其牙槽骨会有一定程度的吸收现象,牙周膜面积比较小,因此,患者对正畸力的承受能力较低。在具体矫治过程中,必须按照细丝、轻力原则。若矫治力超过标准,很容易导致患者牙根、牙槽骨进一步吸收。通常情况下,牙周炎患者周围牙周组织丧失,进而牙齿松动、散开、移位。通过牙周基础治疗以及正畸矫正后,能有效降低牙齿松动度,排挤错位牙齿,积极纠正牙齿深覆盖问题,牙周组织健康恢复,咬合关系稳定。通过本文研究证实,治疗后,患者移位前牙成功复位。治疗后患者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合、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均显著由于治疗前水平,提示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的临床有效性。完成正畸治疗后,患者牙周状况显著好转,但其牙槽骨高度没有明显变化,需延长保持器戴用时间,预防牙周病复发[3]。若选择永久保持器,笔者建议选择多股麻花丝,其保持效果良好,临床上,可作为舌侧固定的首选方法。
综上所述,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促使移位前牙复位,全面改善牙周状况,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朱丽红,李 飒,何 飞,等.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成人牙周病患者切牙区的美学重建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5):436-440.
[2]金云寅.两种方法治疗牙周炎相关牙列畸形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2):274-277.
[3]胥 瑛,陈金林,廖珊珊.口腔正畸治疗 80 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4,24(3):320-321.
论文作者:邹娟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患者论文; 牙周病论文; 正畸论文; 周正论文; 牙周炎论文; 牙齿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