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媒体空间的高校图书馆微格服务实践与思考_微服务论文

基于多媒体空间的高校图书馆微格服务实践与思考_微服务论文

基于多媒体空间的高校图书馆微服务实践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多媒体论文,高校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发展,改变了高校用户学习和生活方式,也带来了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变革。新技术应用和媒介融合环境下,图书馆需要提供更加专业和具有吸引力的信息服务,细化读者服务群体和提升服务空间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空间是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的重要组成形式,也是图书馆提供新型服务的场所,微服务是适应当前用户碎片化、快餐式、分享式学习和信息接收方式变化而开展的新服务方式,如何利用多媒体空间开展微服务,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多媒体空间的内涵

      自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提出“第三空间”概念后,“空间”便成为图书馆服务中新的研究视角。多媒体空间是指以多媒体资源为基础,网络和声像设备为工具,技术和人员作保障,为读者打造的一个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分享、赏析与学习,并不受时空限制的服务空间。多媒体空间已成为人们交往、学习和个性展示的场所,是人与信息、人与人之间交互信息的共享空间[1]。图书馆多媒体空间“声”、“色”并茂,逐渐受到师生的喜爱和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视。

      1.1 多媒体资源

      多媒体以其生动、形象和有声有色的特性,在多媒体空间服务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多媒体资源不仅包括读者喜爱的各种文化欣赏、考试、学习类资源数据库,也包括一些来自网络上的图片、音频、视频和精品课程。当前,快速增长的网络新媒体数据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网络音视频中一些非结构化的图片、音视频、统计分析等数据都将成为图书馆要挖掘和管理的潜在多媒体资源,是图书馆开展多媒体微服务的基础支撑[2]。

      1.2 多媒体阅读设备

      多媒体资源需要借助相应的设备才能阅读。以往,音视频数据库在计算机上使用,蓝光DVD只能使用蓝光播放机播放,缩微胶片需借助胶片阅读机阅读等。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计算机、电视和手机不仅能实现互联互通,还能实现多种媒体跨时空阅读和信息交互。融合多项技术应用的多媒体终端阅读设备是微服务开展的重要基础工具和服务设施,在实现媒介新功能体验中起着重要作用。

      1.3 多媒体视听环境

      多媒体资源阅读与利用对环境提出了很高要求,视听环境布局和可视化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多媒体资源的使用效果。多媒体阅读和视听离不开房间设置、机位布局以及各种视频会议系统、音频系统、灯光系统和多媒体视听集成环境的支持。为此,很多图书馆都设立了多媒体视听区域、播放室和多功能厅等功能区域,让不同的媒介资源在不同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为有不同需求的读者或团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和互动环境[3]。多媒体视听环境中,资源、技术与服务的完美整合有利于微服务的创新与开展。

      2 图书馆微服务及其特点

      自2001年Acer提出微服务理念以来,深受企事业单位和文化机构的推崇和效仿,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表现出不同时代的服务内涵和服务特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为应对读者不断变化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高校图书馆掀起了微服务研究与实践。宋志博认为,“微服务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各种微媒体让读者能够跨越时空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高效服务”[4]。刘丽萍认为,“图书馆微服务,就是摒弃以往大而泛的宏服务方式,走进用户,为用户提供小细节的个性化服务”[5]。马海收则基于SOA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中两个典型应用的研究,指出微服务在长期保存领域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从系统架构角度探讨了微服务的特点[6]。

      基于本项目的研究,我们认为高校图书馆的微服务是现代信息技术助力下开展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旨在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媒介融合环境,打造一个有相同或相近话题人群沟通、互动和展示的多样性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一个功能更加细化、形式更加灵活、手段更加先进的服务空间。

      2.1 服务粒度微小

      越小的服务粒度越能体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微服务体现了图书馆更加专业、周到细致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服务质量,将质量观念贯穿于每个服务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中,有利于维系图书馆与读者良好的依存关系。微服务的服务粒度主要包括服务对象的精确定位和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的准确选择。服务对象定位上,微服务更加注重细分用户群体和群体的差异需求,让有个性化需求的读者享有“私人定制”般的服务:服务方式和手段上,将根据用户的年龄、专业、沟通习惯等制定相应的服务细节,选择适当的服务手段和互动方式,使服务内容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微服务将更加主动地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进行微学习和新技术体验的需求。

      2.2 服务沟通形式灵活

      社区、论坛、微博、微视频等网络新媒体的崛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渠道,使信息交互变得更便捷更高效。依托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公众平台,运用移动和可视化技术手段,微服务跨时空沟通,零距离互动,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媒介双向互动体验和视觉感受。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认为,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区别就在于它的互动性,互动性已成为吸引用户的重要手段和体现服务能力的标志[7]。依托微服务平台,需要个性化定制的读者通过自主选择学习、交流与互动方式和活动空间,主动参与或接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并在服务中与馆员形成良好的沟通互动机制。这种沟通交流方式超越了以往图书馆服务在时间、空间安排上的一些硬性规定和限制,使微服务随需应变,并在一种平等、友好、信任、分享的多样化服务环境中行进,微服务成为图书馆与读者间相识、相知、相互吸引的情感纽带。

      2.3 服务手段先进

      先进的服务手段是微服务吸引读者的重要原因。微服务借助新技术力量将图书馆固有资源、服务与网络环境下的新媒介传播模式融合,并将新技术、新媒介无缝嵌入到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中形成新资源、新热点和新服务,使图书馆服务深深吸引着用户的注意力。微博、微信、飞信、人际互动、口口相传、屏幕展示、“粉丝”点赞、友情转发等时尚微服务方式让图书馆聚拢更多人气,尤其是线下与线上的O2O互动沟通方式使得各方交互更容易,读者获得资源更加快捷。微服务既增强了用户利用图书馆的体验感,同时又快速推送了图书馆相关资源与服务,产生广泛传播效果,提高了读者主动回归图书馆学习和体验的热情。

      3 高校图书馆微服务实践

      高校图书馆在微服务理念的影响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并开展了基于高校各种环境的微服务研究与实践。项目组对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和综合分析。

      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是国内图书馆微服务实施的主要形式。通过文献和网站调研发现,国内各图书馆都根据各自的馆情和技术能力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微服务,38所“985”高校中31个图书馆开通了移动图书馆,26个图书馆分别开设了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在知网数据库中以题名检索“微服务研究”可知,2011年的文献为5篇,2015年为94篇(截止2015年11月12日),探讨内容主要涉及基于移动终端的微服务研究[8]、基于新媒体的微服务实践[9-10]和基于图书馆具体业务的微服务探讨[11]等方面。国外图书馆虽从2000年开始就推出了移动信息服务[12],但并未以“微服务”冠名,“Micro-service”多指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领域系统功能架构模式[13]。从检索结果中可以看出,国内高校图书馆微服务实践内容主要集中在移动终端搭建、微博创建和微信功能的二次开发上,并且许多高校图书馆已将移动客户端集成到微信的功能模块中。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微服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空间,通过线上和线下灵活、多元的信息沟通方式,在充分发挥馆藏多媒体资源优势和校园空间文化功能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基于多媒体空间和移动终端的学科微服务、专题微活动、音视频精品微“悦”读、信息微推介等形式多样的微服务,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快乐学习和真情互动的氛围[14]。作为一种新的服务形式,人大图书馆“微服务”品牌自2013年7月开展以来,深受师生的关注和广泛参与。

      3.1 多媒体资源专题微服务

      人大图书馆为了提高多媒体数据库资源的利用率,围绕甄选的热门话题或学科专题,将多媒体数据库中的相关资料挖掘、剪辑,汇集成专题微片,在精品视听室等电子阅览室播放或在展示柜里做主题宣传,还利用多媒体服务空间举办“法律学院英语专场”、“环境学院文化节”、“多媒体走进理工科”、“奥斯卡专题之战争篇”、“影人特辑—追忆张国荣”、“音视频编辑制作”等多场微服务活动。活动现场,通过赏析、观影与微信互动很好地实现了满足读者需求、为教师推介和进行图书馆推送的目的。基于多媒体空间的专题微服务,深度挖掘资源,灵活展现视觉,易于读者接受,吸引了学科专家和教师的广泛参与,展现了图书馆学科特性和专业素养。

      3.2 小空间提供大舞台

      图书馆多功能厅是微服务开展的重要基地之一,已成为读者展示自己才能和知识共享的重要场所。人大图书馆多功能厅不仅为个人、机关、社团提供智能化管理的会议场地服务,还主动配合学生社团整合相同活动内容,如“微服务·微课堂之文化冲击力:中国印象”是整合了人大国学社、汉服社、筑轩筝社有关中国各朝代服饰文化内容,共同举办的服饰文化专场活动;人大“麒颀工作室”借助图书馆微服务平台,举办了三位研究生制作的有关“琉璃手艺与文化”微记录影片展映活动,新闻学院老师与业界前辈前往观看和点评,对提升作者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青年演讲比赛、李曼华导演纪录片展映交流会以及莎士比亚经典剧院影像展等,都营造了一个基于多媒体空间的资源分享和文化学习氛围。微服务以其细致、周到的活动策划与现场指导受到学生社团好评。

      3.3 微视频宣传大服务

      微视频是新媒介环境下一种影像文化新形态,开启了图书馆空间服务品牌推广和服务营销新模式[15]。人大图书馆依托“微服务·书生活”,开展了基于图书馆学习、生活主题的微视频大赛,题材涉及微电影、微纪录片、电子相册等。微视频大赛不仅利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工具进行了广泛宣传,还充分利用了网络投票功能,在品知人大网“人图多媒体”专有版块中开展网络投票,1300多人参与投票。征集到的作品从读者的角度讲述了对图书馆的印象和在图书馆的感受,《一日人图》和《图书馆奇妙记》等获奖作品多次在图书馆宣传活动中展播,获得赞誉。此外,微服务也创新“全民阅读”方式,举办的“读史、读经典”微电影大赛将传统的经典阅读与时下流行的微电影形式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内容和形式更加生动形象的全民“悦”读体验,使静态的图书馆资源和阅读空间充满活力。

      3.4 微推介营造大影响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创新了图书馆的信息推介方式,也推动了多媒体空间微服务的开展。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让人大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拥有了众多的关注者,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不仅有馆藏检索、借阅/续借、图书馆公告等常规服务,还有研修室预约、网上选座、借阅历史、微服务online等特色服务,小小手机屏幕内集成了图书馆线上线下的大部分运行业务。此外,图书馆大厅展示屏和楼梯间滚动屏简洁、清晰的活动预告海报,电脑桌面温馨、活泼的漫画提示,都对读者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和吸引力。微推介是微服务不可缺少的环节并成为人大图书馆的特色服务内容,很多读者反映,他们来图书馆参与活动,很大程度上是阅读了图书馆微信或关注了图书馆信息展示屏消息。微推介树立了图书馆的良好服务形象,也扩大了图书馆微服务的影响力。

      4 多媒体微服务思考

      媒介融合环境下,新的用户需求为拓展多媒体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高校图书馆更需要建立一个基于多媒体空间的易于灵活应变的微服务平台,以适应读者需求新变化,延伸并深化图书馆服务。

      4.1 以多媒体微服务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促进人们的思想交流,尊重读者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是图书馆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16]。以往图书馆服务一直在践行着这一核心价值,以多媒体为支撑的微服务以其个性化、精细化、互动式服务,更加深刻地体现了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深化多媒体微服务是提升图书馆核心价值的重要途径,微服务的开展更有益于深度挖掘读者的隐性需求和潜在需要,使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更具针对性和影响力。微服务不仅创新了以往以讲座、培训的宣传推介方式,还为读者带来了图书馆资源利用和空间使用的全新体验。微服务的沟通互动形式增进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变读者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使读者在沟通互动中获取的知识、信息更具针对性和精准性。微服务开放、多元、温馨的服务模式打破了以往科目式的传授服务形式,以满足群体个性化定制需求为中心,使图书馆的资源宣传与服务揭示具有更好的推送效果,提高了数字化资源和服务空间的利用率,将使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在信息技术时代不断深化和体现。

      4.2 以新技术应用推动多媒体微服务的发展

      微服务是现代信息技术和图书馆服务相融合的产物,并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变化不断改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微服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微服务的发展也必须将技术融入服务之中。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在微服务中的使用不仅给用户带来了清晰、绚丽的视觉体验,也使人际交往变得更直接和快捷,而将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宣传植入微博、微信、QQ等社交通讯工具中,其传播效果和影响力是传统宣传方式无法比拟的。未来,增强现实技术用于图书馆多媒体空间扫描和定位导引[17],将开启全媒体服务方式,使微服务更生动、形象,能够更加深入推动图书馆服务与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新技术助力微服务,不仅可以改善图书馆的服务形象,也体现图书馆服务的先进性,树立起“微服务”的良好品牌形象,使图书馆服务更具生命力。

      4.3 以微服务形式增强多媒体空间服务的活力

      多媒体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微服务以多媒体为主要支撑,拓展微服务才能不断增强多媒体空间服务的活力。微服务要利用大数据概念,找出与用户行为相关数据,细分用户群体,挖掘潜在用户,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深层次分析和理解,全面开启用户资源体验、技术体验和空间体验的服务模式,让读者不断认识、了解和使用图书馆,让多媒体服务空间不断创新出新的服务模式和新的服务品牌。微服务是一项有温度、有情节、有内涵的图书馆服务,通过用户的不断体验,将引导和吸引更多读者使用图书馆新服务。

      4.4 以微服务助力图书馆品牌战略发展

      品牌战略是企业生存发展之道,作为服务机构的高校图书馆亦是如此。目前,图书馆微服务还处在起步和实践阶段,理论研究也有待深入,还没有能够形成可以推广的服务产品,因此,打造微服务品牌是高校图书馆微服务发展的重要目标。应当把微服务工作纳入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和品牌服务战略中,在充实和丰富“学科微服务”、“悦生活”、“书生活”、“微视频”等当前微服务系列产品外,还需在产品的精细化管理和推广应用上下工夫,不断将新思想、新技术、新媒介、新手段嵌入到服务产品中,逐步构建用户维系综合体系,打造出图书馆的微服务新品牌,使基于多媒体空间服务的“微服务”向图书馆空间服务拓展,形成图书馆内、高校图书馆间多形式、多渠道的协作机制,为图书馆实现核心价值提供助力。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管理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新媒介环境下图书馆空间服务研究”已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在微服务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创新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把研究和实践重点放在基于多媒体空间的微服务品牌开发上,不断创新和拓展图书馆空间服务功能。

      5 结语

      全新的“互联网+”时代,微服务在拓展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正发挥着积极作用。利用多媒体空间为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专业化的微服务,是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也是高校图书馆战略决策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未来,高校图书馆需要更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资源与环境,在微博、微信、APP等新兴媒介传播下推出一系列相关活动,使微营销、微传播、微话题、微沟通、微互动、微课堂等深入图书馆服务之中,发挥更大作用。“用心微服务·爱在图书馆”虽是一句服务口号,更是做好图书馆服务的一个态度,以多媒体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微服务,必将成为图书馆未来创新服务的增长点和新亮点。

标签:;  ;  ;  ;  

基于多媒体空间的高校图书馆微格服务实践与思考_微服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