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11-033-01
对于乡镇小学教学而言,作文依旧令学生苦不堪言,很多学生对习作望而却步。为了写好作文,师生上下求索,依旧收效甚微。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感悟,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作者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巧妙构思,提升说话能力。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动影像等图文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本上寂静无声的画面,让学生"看情境讲述"。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情境比课本上的图画更形象,更容易引起学生的主动观察的欲望,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更容易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为了训练学生抓住人物动作描写的能力,我通过创设有效的动作场景, 引导学生三番五次的观看,细细品味人物的动作。由于这事情景的生动再现,小学生都细致的观察,都争先恐后的说。我则依据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有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 结合有效的观察方式,充分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以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与此同时我还格外培养学生进行想象,在想象的孩础上采用先"局部""后整体"的方式让学生练习口头讲述。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的压力荡然无存,又可为学生提供主动进行进言文字表达的练习机会。这样,紧密联系特点,并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通过观察和想象,由说到写,那么作文将不再是高不可攀。
二 强化修改能力的培养。
修改作文,是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众所周知: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纵观古今,许多闻名遐迩的文人墨客都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而目前小学生修改文章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问题的问题:第一,由于识别能力不尽人意,因而导致修改能力也差强人意。第二,修改意识淡薄。通过一些案例我们发现,当前的小学生作文,几乎都是一次定型,没有经过三番五次的完善,,这不仅是不明智的,更是一种无奈。第三,对自己的作文,有种偏见。对已写好的作文有一种固定思维方式,小学生由于不善于革故鼎新,因此,对作文只是做一些皮毛的修改,而一些实质性的东西几乎是原封不动的。针对这些情况,作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以批促改
批是改的基础,,改是批的目的。两者相辅相成和缺一不可的关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此关系,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面批面改。面批是作文教学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简练,反馈的作用强,能帮助学生辨析习作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据。针对一些特殊问题宜采用面批的方法。通过与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谈心来引导学生自己修改
(2)互批互改。,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相讨论,共同修改。学生高昂的热议,同学之间独特思维的碰撞,借助集体的智慧促进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
2.以读促改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是我们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不二法门。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作者不断推敲而来的。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领悟作者的独具匠心,让学生把所感所悟运用到修改作文中来,提高修改作文能力。
三 多写笔记。
习作素材的获得,要靠学生多彩的生活,要靠广泛的体验,因而要指导学生时时处处留意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荡然无存,旖旎的美景可能只剩下一句由衷的感叹,平凡而有意义的事情将会化为泡影。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养成多记的习惯,随手写下自己发现的感兴趣的事物,哪怕是寥寥数句。,记下一些新颖、生动的材料,待要写作时,便触手可得。还有一些人和事物当时平常,时过境迁以后,却能从中领会其精彩之处,为某篇习作提供不可多得的材料。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地写生活日记,将生活、感悟和练习有效融合,是一条既能丰富知识,又可积累习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言而总之:作文教学水准的提升非一朝一夕所致,小学语文老师必须在教学中提升小学生的说话能力、强化小学生的修改能力和多写多练,循序渐进的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
论文作者:秦朝禄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3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10
标签: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习作论文; 小学生论文; 事物论文; 都是论文; 文章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3年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