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王玉川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王玉川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4

摘要:混凝土作为我国土木工程施工中最常用的材料,会贯穿施工的整个流程,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就必然遵循一定的标准。只有严格把关,规范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其中的主要控制因素包括原材料的质量、配合比、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求逐渐提升让建筑企业对于其技术工艺的研究力度不断增大,而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起到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土木工程建筑需要用到大量的财力、物力,而且其建筑完成之后的整体质量对于入住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科学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提升能够在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节省建筑企业的经济开销,给其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1混凝土结构基本内容

1.1混凝土结构基本概述

对混凝土结构要进行相应的了解,就必须对土木工程建筑这一行业有一定的基础认知。简单来说,土木工程建筑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宽广,例如勘测、设计、施工、质检、维修等都在其活动范围之内,而这些因素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例如在勘测过程中可能会伴随着设计、施工、维修等,因此,土木工程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而混凝土结构正是用于工程建筑中的一种常见性的具有胶结性的结构。混凝土在土木工程建筑这个行业中简称为“硅”,混凝土的配置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例如水灰比、砂石用料、骨料的选用、水泥的型号选用以及用量选择等,这些都是影响后期混凝土质量的众多因素。

1.2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

如上文所述,混凝土的适用范围较为宽广,几乎在所有的建筑工程中都会对其有一定量的使用,而混凝土的配置成本低廉,并且不受场地的限制,原料丰富,因此混凝土结构一直是我国建筑行业中最常使用到结构之一。混凝土结构的大范围使用还跟其自身具备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具体可以分为下列几点:第一,混凝土的配置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建筑企业在对一个工程项目的评估过程中,对于其是否具备可行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经济性。而混凝土由于其原料价格低廉,并且配置不受场所限制,降低了运输费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节省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第二,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良好。耐久性良好意味着其具备更好的抗核载能力,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对于钢筋和混凝土的屈服强度实验发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基本建筑需求,这就保证其在长时间内不会因为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内部结构破坏。第三,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强的耐火性能。相较于钢结构、木结构、膜结构等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的一个特征就是耐火性能好,在发生意外事故的时候,能够保证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2混凝土材料质量的控制、配料与搅拌

2.1控制混凝土材料的质量

首先,控制水质量。对搅拌混凝土所使用的水应该有一定的要求,坚决杜绝将工业废水、沼泽水以及未经处理的其他污水等不符合相关标准的水用于混泥土的搅拌当中,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在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施工中绝对禁用海水;其次,控制水泥质量。水泥以用途和性能进行划分,有专用水泥、特种水泥、通用水泥三大类,而土建工程建设在通常情况下使用通用水泥,配置使用时必须对水泥具有的强度、品种进行明确,对其使用的具体方法以及特定性能把握准确;第三,控制骨料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型混凝土工程需要的砂石骨料量是很大的,骨料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及水泥用量,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因此,一定让砂石骨料的质量与相关要求相符。

2.2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参数,对混凝土的强度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对于混凝土配合比,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的原材料设计配合比,具体的数据需要通过混凝土性能试验测定后得出,使得按照该混合比配出的混凝土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和强度,严禁施工人员根据自身经验进行配比。

2.3混凝土的拌制

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中,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进行拌制时,需要控制加入材料的重量,方便控制和核算。如:控制加入水的质量,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施工的强度。同时也需要严格控制搅拌的时间,使得混凝土混合均匀。

3混凝土施工中的施工工艺

3.1浇筑环节

混凝土浇筑之前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必须计算和检查模板的高度、尺寸、强度、标高、刚度,并在这些指标达到施工标准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施工;二,细致检查并记录预埋件的具体位置、数量、保护层厚度;三,要彻底清理钢筋、模板上面的油污和杂物;四,填充模板孔隙与孔洞;五,在混凝土浇筑在基土、地基上时,必须彻底清除淤泥和其它杂物,与此同时,相关的防、排水系统一定要设置好;六,遇到风化的岩石土,一定要用水清洗,但要保证不能在其表面留下积水。而混凝土浇筑的实施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应该采取由低到高分层浇筑的方式,而对于各层的浇筑厚度要根据捣实方法、结构配筋等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确定。

3.2施工缝的处理

在混凝土浇筑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施工不连续的现象,有时也会造成间歇时间多于混泥土凝结的时间,其主要原因有环境因素、人力限制、技术缺陷等。对此应留置施工缝,并且应该以施工技术设计的具体要求和详细方案为依据来确定施工缝的留置位置,这是由于与其他位置相比较,留缝处的混凝土结合力要低一些,是整个结构中相对较薄弱的部分。因此,施工缝的位置选择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承受剪力较小;二是方便施工。

3.3捣实环节

与入模混凝土成型和密实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捣实,而混凝土的结构构件在这一重要过程中将会形成准确的外形,同时也能让混泥土的强度和其它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捣实环节能够及时振捣入模的混凝土,确保模板的全部空间都能充满混凝土,并排出其中的气泡,从而使混凝土搅拌物的均匀和密实得到保障。其中主要的振捣方式有两种:机械振捣和人工振捣,一般缺少设备或者小范围施工采用人工振捣的方式,而机械振捣工作效率高,同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因此,尽可能采用此种方式。

3.4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施工结束后,不能随意堆放对其不管不顾了,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养护也要讲究时间,不能随意的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要在浇筑工程完成结束后在混凝土终凝前8-12h之内加以覆盖、浇水,对混凝土养护的时间也有一定的限制,通常是在14~21小时之间;并且使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均不超过20度,因此,浇筑混凝土最佳时间段在夜间,可采用保温法与内部降温法解决。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养护期限为7天,如养护不周则易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未到设计规定期限不允许拆除模板,必须等到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的强度要求后方能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结语

对土木工程建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想要确保整个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就一定要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只有全面掌握混凝土相关施工技术,并在实际施工中合理应用,才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问题的出现,进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车行.江西建材.2017(02)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张玉梅.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05)

[3]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田泰.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9)

[4]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程艳红.居业.2016(02)

论文作者:王玉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王玉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