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服务的建设_商业银行论文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服务的建设_商业银行论文

改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体系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贷论文,中小企业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必要性分析

1、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是商业银行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及加入WTO带来的深远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国家经济布局发生变化,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中小企业成为落实中央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保持社会稳定政策的重要举措。其次,资本市场对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冲击越来越明显。近十年来我国从证券市场融资与银行贷款之比达到10%,资本市场的发展还在加快,直接融资所占市场份额将会越来越大。其三。商业银行资金营销压力加大。80年代及90年代上半期银行贷/存比率一直大于1,最高时达到1.4,现在,大多数银行的贷/存比率只有0.7—0.8。而9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的资产增加了5倍以上,利润却还不如90年代初。其四,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的形势使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更趋紧迫。随着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改革的深化,一些处境困难的中小型国有企业通过各种方式逐步实现了民营化,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也迅速完成了民营化改造。从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前的“存量”中退出的同时,必需寻找新的信贷市场进入,有进才有退。其五,中小企业发展前景广阔,将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信贷市场。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将更进一步宽松,使中小企业进一步繁荣成为可能。目前我国平均125个公民拥有一个中小企业,而发达国家则平均每10个人就拥有一个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巨大。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促使商业银行信贷经营有必要作出适当的反映。而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现状和前景将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市场和增长点。

2、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是商业银行分散风险的需要。

银行信贷服务向大企业、大项目、上市公司等优质客户集中,体现了银行商业化改革和国家宏观控制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商业银行贷款过分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集中增加了信贷风险。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倾斜在短期内对商业银行规避信贷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都有其内在发展周期,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今天的优势也许成为明天的劣势,目前的优质资产也许将来成为不良资产。实践中我们不难找到一个企业的兴起带活一个支行、一个企业的没落整垮一个支行的案例,这其实正是信贷资产过分集中的恶果。中小企业规模小,商业银行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正应合了“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的风险防范原则。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有利于分散信贷风险,减缓大额资金进出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防止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因企业大额贷、还款造成的业务波动。

3、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是商业银行提高经营效益的需要。

近年来,虽然银行商业化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银行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占比高、财务包袱沉重,尚未摆脱困境。要彻底摆脱困境,只有依靠发展,增加效益。专家认为,中小企业贷款从单个项目看很小,但从整体看是一个很大的贷款市场,利润是积少成多。目前,4家国有商业银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占垄断地位,资产和贷款份额均占到75%以上,存款份额占到70%左右,但国有商业银行利润份额只占40%左右。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份额明显下降,2001年贷款市场份额降到49%。这可能与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服务大企业、大项目而较少注重服务中小企业有关。因此,对商业银行来说,在大企业、大项目等优质客户已经基本瓜分完毕的情况下,开拓竞争尚不很激烈而众多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无疑于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

4、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是商业银行保持国内竞争优势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商业银行在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方面,比较广泛的客户基础和市场份额是优势之一。但随着经济转型中部分企业的没落和更多新型企业的兴起,如果商业银行不能根据市场新形势果断作出调整,那么这部分新型企业市场就可能成为外资银行的“盘中餐”,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将在无形中被“蚕食”,从而失去竞争优势。据了解,外资银行也已瞄准中国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如泰华国际银行主要就在做中小企业的服务。

二、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现状扫描

从全国范围来看,近年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较大。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998以来,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四年分别增加11491亿元、10846亿元、13346亿元和12912亿元。国内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贷款总余额和新增贷款中中小企业贷款占比双上升方面。截止2001年底,中国工商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余额占比达到49.8%,当年对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占比达到47%。2002年上半年,光大银行向中小企业新发放贷款占比达到42%,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比达到52%。

但从社会各界反映看,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服务难仍然非常突出。据央行调查显示,全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市区)内中小企业贷款满足率为68.5%。有学界人士指出,目前民营企业只用到了30%的金融资产,与民营企业创造的产值不成比例。

同时,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又呈现结构性特点,即并不是所有中小企业都难。总的来说,资信状况好、资产收益率高、经营规范的中小企业,国有垄断性中小企业,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基本不存在信贷服务难;而存在信贷服务难的是资产负债率偏高、内部管理不完善、资信状况不佳的中小企业,国有未改制中小企业,小型民营企业,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

当前,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中的障碍集中体现在:

1、中小企业自身条件差,信用意识淡薄,贷款风险高。由于中小企业固有的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经营业绩不稳定、管理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企业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缺乏担保条件、信用意识淡薄等诸多问题。总之,从银行信贷服务方面考察,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中小企业先天不足,发展方向不明,稳定发展受制于多种因素。从国内某些地区的调查来看,中小企业贷款违约比例达20—30%。所有这一切表明,对中小企业贷款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高风险阻碍了商业银行贷款进入中小企业。

2、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高。据世界银行在东南亚地区的调查资料,大额贷款的运作费用约为贷款总额的0.3%~0.5%,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费用却高达2.6%~2.7%。在国内,据调查测算,中小企业的贷款频率平均为大企业的5倍,而平均每次贷款额度仅为大企业的5%,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大约是对大企业贷款成本的5倍。

3、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中小企业在信用等级不够或无信用评级的情况下,如果又没有商业银行认可的担保,则企业的贷款需求将得不到满足。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可抵押物较少,抵押折扣率较高,平均高达近50%;有的中小企业甚至是租赁经营,申请贷款时基本不具备抵押、质押条件,而目前我国担保体系尚不完善。同时,办理贷款抵押须经工商、房产、土管、法律公证等多个部门,评估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繁琐、收费高,不论企业还是银行的人力、物力消耗大。

4、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服务不适应当前中小企业特点。首先,随着改革的推进,中小企业成份趋于复杂,不仅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而且也出现了私营经济(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改制后的国有(集体)企业、非国有控股企业等民营企业。可以说,国有商业银行过去一整套信贷政策、制度、管理办法,主要是为国有、集体企业服务的。面对当前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相关信贷政策、制度、管理办法有必要作出适当调整。其次,当前信贷管理权限过度集中。基层商业银行必须逐级上报上级行进行信用评级、授信、审批,条件过严,环节多,周期长,效率低。而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额度小,频度高,时间急等特点。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因此难以满足。第三,近乎苛刻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导致“惧贷”现象产生。其四,信贷激励欠缺。目前对信贷人员的考核主要是以收贷收息、防范风险为重点,而不是以信贷人员开拓信贷市场创造的利润为考核重点。对信贷人员来说,防范风险比开拓市场更重要,多贷不如少贷,少贷不如不贷。

三、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体系的构建

信贷支持属于间接融资范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必须尊重其内在的规律,即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必须兼顾“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从当前中小企业信贷服务障碍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不足的实质是中小企业不能满足当前商业银行提供信贷服务的条件,以及商业银行信贷服务对当前中小企业特点的不适应。而中小企业要满足商业银行提供信贷服务的条件,有它自身主观能够克服的因素,如规范管理、增强信用意识、提高抗风险能力等,但也有其自身难以解决的因素,如担保问题,中小企业尤其是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始终无法解决担保等问题。这只有借助政府的扶持和社会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但这些因素却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作出贷与不贷、贷多贷少的决策。因此,要解决中小企业信贷服务问题,一方面,商业银行要针对中小企业特点,积极开展信贷创新,积极提供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信贷服务;另一方面,还要依赖一些外部环境的配合和改善,同时,中小企业也要苦练内功,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健全法制,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首先要加快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建设步伐。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国内实际,尽快修改颁布新的《公司法》、《破产法》、《担保法》,可以考虑制定《信用管理法》,并落实相关实施细则,努力做到有法可依,以法律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其次,整顿司法体系,彻底改变“起诉不受理,受理不审判,审判不执行”的怪现象,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三是结合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国有产权的实现、管理模式,加快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从根本上铲除中小企业失信的土壤。四是建立健全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国外实践证明,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必会产生发达的中介服务。在我国目前商业性中介服务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发挥补充引导作用,积极出资设立资信调查、信用评估、信用担保,如在人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基础上,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筹备由人行、金融、财政、税务、质量技术监督、海关、公检法等部门参加的企业、个人征信系统,采取无偿或微利经营方式,为银行贷款和市场交易提供信用服务。同时,规范中介服务行业市场准入、行业服务准则,严惩提供虚假信息及欺诈行为。

(二)规范引导,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如何支持、促进新形势下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我国也处在一个学习、探索的过程中。目前,中小企业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形势还不相称,还需作出进一步的努力。一是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采取免费办培训班,开通中小企业政策、管理信息网站等多层次、多渠道地为中小企业培训行政、财务管理人才,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素质,增强中小企业经营者道德修养;二是通过指导性或强制性行业规范,引导中小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达到一定规模(从业人员、资本金、销售额)的企业应建立比较完整的财务系统等。

(三)加快信贷创新,改进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服务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所作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展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创新,不仅能使之更适应中小企业需要,而且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中小企业贷款成本。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主要在信贷管理体制、贷款期限、信用评估、信贷流程、贷款品种等方面不适应中小企业特点。对于信贷管理体制中信贷管理权限过分集中、约束与激励不对称等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改革调整解决,对于贷款期限、信用评估办法、信贷流程、贷款品种等不适合中小企业部分,则更多地要借助一些信贷创新来突破。一是改革贷款审批权过分集中的状况,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二是实事求是地划分贷款损失责任,调整信贷责任追究制度中不合理成份。三是改进信贷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增强贷款营销积极性。四是努力开展信贷创新,建立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信贷经营模式。①创新信用评价办法。在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中,可加大其负责人的个人信誉、道德、经营能力的比重。注重分析是否符合国家产业、环境、资源使用政策,行业所处生命周期及前景等内容,在无法定量时以定性为主。②创新抵(质)押方式。除传统不动产抵押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采用定单质押、应收帐款质押、出口退税权利质押等多种有实际保证的抵(质)押方式,或者由中小企业的主要股东或小企业主用自己的资产为企业贷款担保。③创新审批流程,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主要通过合理授权,实施“扁平化”管理等措施,对中小企业采取与大企业不同的贷款审批方式。减少环节。④创新风险控制办法。可以考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转变为对其负责人的个人贷款。⑤创新贷款产品。如中小企业法人帐户透支、前文所述各种权利质押贷款等。⑥创新银行信贷管理技术和手段。国外大银行已在普遍采用建立小企业数据库以及相关分析模型如信用打分来识别客户风险、锁定优质服务对象的技术,使传统贷款周期长、成本高的审批方式变得低成本而富有效率。⑦创新银行信贷服务中银行与客户的沟通方式。商业银行为适应市场经济、商业化经营的需要,要摒弃只有客户贷款才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的作法,而要主动前期介入,对辖内企业各项资料进行收集,并输入数据库,在客户提出贷款需求时,立刻就能在数据库中查到相关客户资料,作出贷与不贷的初步判断。同时,要通过与人行、政府联合举办信贷产品推介会、项目洽谈会、适宜的媒体广告、编印信贷产品宣传手册(折页)、客户经理走访宣传等多种方式,拉近与中小企业的距离,增进中小企业对信贷知识(产品)的了解。这同时也是中小企业信贷服务营销创新的重要内容。

(四)完善提高,构建社会担保体系

为解决中小企业信用不足、抵(质)押物缺乏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矛盾,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担保体系。横向按出资人和盈利与否建立政府担保公司、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公司、商业担保公司,纵向建立直接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政府担保公司由政府财政拨款设立。按非盈利和微利方式经营,政府参与的担保计划主要起着引导和带动民间机构的作用;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公司由具有一定基础的中小企业共同出资设立,主要为有股份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实力雄厚的可扩大到其他中小企业,按盈利或微利方式经营;商业担保公司允许各种资本主体设立,鼓励民营、外资介入,按盈利方式经营。直接担保机构主要由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公司、商业担保公司运作,在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公司、商业担保公司未普遍发展起来之前,主要由各级政府建立分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对本地区中小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再担保机构主要由政府担保公司运作,以分散风险,调动民间担保机构的积极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作为弥补中小企业信用不足的手段必然长期存在,因此,除非民间担保机构体系发展成熟,各级政府要保证政府担保公司拥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要确立有效机制督促政府担保公司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要减少政府对担保公司的行政干预,保证担保公司按商业原则自主决策;维持或提高政府提供的相对高担保比率,鼓励、支持商业银行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同时,鼓励国内外保险机构开办贷款保险业务,为中小企业、银行、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服务,当中小企业不能偿还贷款时,给予银行、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一定补偿,政府从税收等方面给贷款保险业务一定的支持。

(五)调整充实,完善金融配套政策

1、加快利率改革步伐,允许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执行更宽的浮动幅度。如果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高风险得不到补偿,既使社会呼吁再迫切,商业银行也不会有大动作。因为不按商业银行“三性”原则经营的结果只会是再次产生大量不良资产,这是商业银行经营者和政府包括企业都不愿看到的。同时,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采取相对高利率政策,对中小企业来说也是公平合理的。中小企业在急需银行信贷支持时,付出高一些的成本。有利于其控制盲目投资,选准了再干,而中小企业一旦经营上等级、上规模并成为银行优质客户,也就有了融资时向银行讨价还价的资本,商业银行也乐于把高贷款利率降下来。

2、改革现行呆坏帐核销制度,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呆坏帐准备金计提比率,鼓励国有商业银行放宽对中小企业呆坏帐核销方面的条件限制。国家为鼓励商业银行放手服务中小企业,可以专门就中小企业制定特殊的呆坏帐准备金计提比率,应比一般企业略高,并鼓励商业银行在呆坏帐准备金的使用上向中小企业倾斜。

3、发挥人行窗口指导作用,引导中小商业银行确立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竞争定位。中小商业银行实力小,资产集中投向大企业比大型银行风险更大,面对今后更加激烈的竞争也处于一种劣势。因此,央行应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多种形式,帮助中小商业银行及早确立准确的市场定位,发挥自身经营灵活的优势,在中小企业服务方面占据有利地位。

4、发挥人行再贷款、再贴现方面的调控作用,在信贷政策上对中小企业给予倾斜。对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确有资金需求的商业银行、信用社再贷款、再贴现不仅优先满足,而且给予利率优惠。

5、调整央行准备金利率。现行央行准备金利率偏高,商业银行吸收的一年期以下短期存款直接存到央行就可获得稳定而无风险的利差收入,客观促使商业银行不愿冒较大险向中小企业发放零散贷款。因此,可以适当调低央行准备金利率,促进商业银行加大拓展市场力度。

(六)简化整合,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效率

目前,商业银行、企业办理抵押登记、评估手续繁琐环节多,登记、评估的费用偏高,抵押登记的有效期偏短(一般为一年,难以与贷款、抵押合同期限相一致,如果贷款、抵押合同期限超过一年,银行、企业就必须每年进行一次登记、评估手续,工作量大,费用高)。为此建议,地方政府结合机构改革,可以整合部门设置,比如相对集中管理部门,尽可能让银行、企业只需在一个地方就可办妥抵押登记、评估手续;进一步简化相关手续;适当下调有关费用;根据贷款、抵押合同期限确定抵押登记有效期限。

标签:;  ;  ;  ;  ;  ;  ;  ;  ;  ;  ;  ;  ;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服务的建设_商业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