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湖北 荆州 434035)
【摘要】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6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2例。常规组接受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接受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75%,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78.13%,组间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纯用美沙拉嗪治疗的基础之上,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加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价值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美沙拉嗪;双歧三联活菌;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价值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148-01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非特异性慢性炎症疾病,现阶段尚未完全明确其病因,大肠黏膜及其黏膜下层为主要病变部位,局限于乙状结肠、直肠区域,更甚至还会累及到整个结肠,加之病程长、容易反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临床研究不断加深,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所采用的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方案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备受临床重视[1]。对此,本次研究中,特此对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了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效果十分满意。现做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6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书;参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予以确定。排除缺血性结肠炎、感染性结肠炎以及放射性结肠炎。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2例。研究组中19例男性研究对象,13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20~75岁,平均(46.7±3.1)岁;20例腹泻,12例腹痛。常规组中18例男性研究对象,14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18~76岁,平均(47.3±3.3)岁;19例腹泻,13例腹痛。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大。
1.2 方法
常规组接受美沙拉嗪治疗,方法为:每次口服0.5g美沙拉嗪肠溶片(Losan Pharma GmbH(德国),H20150124,0.5g),3次/d,1.5g/d。一个疗程为期2个月。
研究组接受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美沙拉嗪治疗方法同常规组一致。双歧三联活菌用药方法为:每次口服3粒双歧三联活菌(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S19993065,210mg*24粒),2次/d。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及其相关表现均消退,结肠镜提示黏膜一切正常,为显效;(2)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及其相关表现显著缓解,结肠镜提示黏膜炎症比较轻微或存在假息肉,为有效;(3)临床症状及其相关表现、结肠镜检查结果等无任何改变,或呈严重化趋势,为无效。总有效率=(总病例-无效)/总病例*100%。
1.4 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1.0软件,予以统计分析。率(%)为计数资料,用卡方比较组间差异;x-±s为计量资料,用t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临床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75%,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78.13%,组间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结肠或直肠黏膜及其下层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变区域,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疾病,近两年来,随着我国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果的改变,使得该病的发生率逐渐呈攀升态势,以青壮年患者居多,另外,溃疡性结肠炎还具有容易复发、病程长等特点,临床症状以排便不畅、血便、腹痛腹泻、呕吐等为主,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临床研究不断的加深,临床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探索出了中医药制剂、生物制剂以及免疫制剂等各种治疗方法。
美沙拉嗪药物在临床中较为多见,对结肠黏膜释放白三烯可产生有效抑制,同时还能有效清除损伤因子,比如活性氧等,另外,还可以对白细胞所产生的炎性递质进行有效抑制,将药物作用充分发挥[2]。双歧三联活菌的组成有三种不同的细菌组合,作用于肠道补充,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肠道菌群并维持菌群的平衡,同时还可以消除肠道内的致病菌,阻碍细菌的形成,使药物作用充分发挥[3]。
本次研究中,结果发现研究组总能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常规组78.13%(P<0.05),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口服美沙拉嗪的基础之上,与双歧三联活菌联合予以进一步治疗,可获得更加满意的疗效。究其原因:患肠出现炎症后会紊乱肠道内菌群,肠粘膜表层的革兰氏阳性益生菌因此而缺失,双歧三联活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益生菌,可有效平衡肠道菌群,使黏膜表层的病菌浓度进一步减轻,进而达到改善或消除炎症的目的,促使肠粘膜恢复并调节其肠内环境,延缓溃疡性结肠炎的进展[4]。
总而言之,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疗效满意,值得临床考虑。
【参考文献】
[1]高磊,薛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05):143-145+148.
[2]王丽萍.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价值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6):129-130.
[3]柴元亮.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01):120-121.
[4]王锐,徐惠梅,张宝华.美沙拉嗪和肠道益生菌的联合应用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7):2547-2548.
论文作者:黄耘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溃疡性论文; 结肠炎论文; 沙拉论文; 黏膜论文; 患者论文; 常规论文; 疗效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