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电力建设项目也逐渐增多,工程合同管理对项目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文章主要结合电力建设工程实际情况探讨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力建设;电力工程;合同管理;工程管理
引言
施工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和技术经济文件,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共同遵守的,施工合同的签订是以施工目的为前提,合同中需要明确的指出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需要履行的权利和义务,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监理依据,也是工程建设施工中的重要法律依据。施工合同是为了保障工程项目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是维护和保障我国经济法制建设的具体表现。
1 电力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价值
首先,工程项目合同中确定了承包单位与发包单位的根本权益和践诺的义务,并且此合同受法律保护,能够有效确保承包单位与发包单位的应践诺的义务与应获取的权力。与此同时,在处理各种工程纠纷时,合同具有较强的法律效益。譬如: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时,发包单位不参照合同标准不付给承包单位工程货款,或承包单位不遵照合同规范,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工程,全可使用合同所具备的法律效应保护其权益,未践诺义务的一方会得到法律的惩罚与制裁。因此需要强化合同管理,促使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全都遵循合同标准进行施工建设。其次,应用合同中规划好的条款指引电力行业的发展目标,与此同时借助法律效应规范与管理电力市场,有助于政府施展其职能。在电力市场的大环境中,实行合同管理,对调节市场有积极作用,促使电力市场的管理更具合理化、规范化。另外,强化合同管理在工程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一切电力工程项目全需要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制定书面合同,各项施工的标准都必须遵照合同标准进行执行。假设缺少对合同管理的重视度,会导致电力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与此同时,施工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从而增加了施工风险防控的难度。因此,需要掌握合同管理的这一关键因素,只有这样,才可以准备掌握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工程的质量。
2 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缺陷
2.1对于合同的静态管理太过重视
电力企业的合同并不是一个一蹴而成的产物,电力企业的合同是伴随着电力企业自身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产物,电力企业合同的履行需要一个不断的发展完善的过程。在电力企业的合同履行过程中,对方的当事人的信誉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会得到充分的体现,但是对方的当事人以前的信誉等履行合同规定的能力等与目前签订合同的能力有着比较大的差别,这二者并不是呈现正比例的关系。所以,如果过于关注签约人以往的事例以及信誉,而忽视了合同在签订以及验收过程的管理,就会导致合同管理的严重失误,进而会导致合同管理工作环节的严重缺失。
2.2相关人员专业技能不足
一些电力企业中施工合同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较低,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需求。施工合同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靠,观点比较陈旧,没有创新意识,工作效率较低。传统的工程造价往往为静态、滞后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实物法预算编制。实际工作中,一些人员专门找到施工合同中的漏洞进行违法的现象,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合同是工程施工的基本保障,一旦合同的制定过程中相关人员缺少专业知识,对于合同的签订流程不够熟悉,就会造成工作效率的下降。
2.3合同管理缺乏严谨性
合同管理从始至终便是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较弱的步骤,在项目管理时,由于合同管理而产生的问题车载斗量,合同管理环节的薄弱,已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障碍,缺少对合同管理的重视度而产生一切后果,都需要施工部门自己承担。在工程项目施工时,合同缺陷会直接影响施工进程,并且工程在后期产生的变更索赔等状况也会束缚与之相关工作的进展,工程一但停工,对施工部门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鉴于缺少对合同管理的重视度、合同管理管理缺乏严谨性,致使在客观上加重了施工部门的施工风险,难以展现合同在转移风险上的价值。
3电力企业合同管理与风险规避的相关措施
3.1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结构与制度
目前我国的合同市场情况并不是很乐观,我国整体的诚信度较低,导致履行合同的成本费用变得很高,想要及时的遏制这类情况,电力企业必须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且要具体的落实到各部门以及个人,为电力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并且打造出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氛围。
3.2提高合同管理人员责任感,加强部门沟通水平
合同管理人员工作中的责任感对于施工合同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的合同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熟练的掌握施工合同的相关流程。目前一些企业制定了很对有关工程施工的规章制度,没有起到很好的管理作用。只有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规章制度,才能控制施工中不会出现各种问题,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员工的岗位责任意识。另外,施工合同管理工作中信息交流、沟通协作、资源共享是运行的关键环节。单位内部组织结构随着工作方式的不断改变。各个部门之间一定会存在工作性的差异,因此需要加强每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施工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利益主体方式开展业务,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使得双方都能够取得利益,才能实现施工合同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
3.3完善工程合同管理系统,提升电力风险的防范
电力工程在进行施工前,需要针对合同管理的各个步骤,创建对应的全面的合同管理系统,促使合同管理能够有章可循。譬如:合同交底系统、责任分化制度等。合同交底系统具体指的是合同负责人在签署合同后,需要将合同的具体条款传达给项目管理工作人员与负责人员,完成交底工作,阐述合同的具体内容,真正落实合同交底体系。责任分解系统具体指的是,把合同的责任分派至每一级项目负责人手中,确定具体工作内容与责任,把任务细致分解,分配于各个部分中,每个部门间要进行沟通、协调,一同将合同任务完成。
3.4避免合同拟定过程中的法律纠纷
无论是电力企业的合同签订,还是其他企业的合同拟定,其合同的内容要遵守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合理、真实、公开、透明、有效、合法,虚假谎报的情况是一定不能够发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电力企业合同的高度的操作性与执行性。同时,合同内的每一条内容都要进行深度的思考,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法律矛盾。
3.5建立信息化的合同管理系统
一个电力工程项目的进行具有长期性,这就表示了合同从开始到结束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电力施工企业会有很多关于租赁和采购的派生合同,如果不对这些文件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很容易发生合同丢失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合同管理机制或者开发一个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系统。通过合同管理系统,可以对企业所签订合同进行信息系统化的管理,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
结语
就目前我国的发展形式来看,合同的合理科学管理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因此,电力企业要严格自身的管理,重视合同的规范化管理,从合同的各个方面下手,并且制定出相关的法律防范机制,不断的提高自身趋利避害的能力,未雨绸缪,充分发挥合同的法律效应,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惠贞.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6(5):299-300.
[2]党文,闫刚涛.浅谈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6(14):247+249.
[3]杨晓东.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7):186.
论文作者:德吉卓嘎,达娃央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合同论文; 合同管理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力论文; 单位论文; 施工合同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