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公路项目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对于整个公路工程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特别是近几年,在我国公路建设质量问题频发的背景下,如何透过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和质量管理机制,实现公路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条件的可能性,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一、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质量等要求将工程项目交付业主使用,在实施过程当中项目部必须通过对内部生产要素和外部要素的综合管理来确保目标的实现。这些要素的综合管理包括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技术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人力管理、项目材料管理等。所有的管理成效都通过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结果即工程项目管理目标来体现。
项目技术管理贯穿公路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从内容来看,技术管理内容与项目其他方面管理内容相互衔接、相辅相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而服务,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项目技术管理是从技术保证角度实现对工期、成本的有效控制:从前期施工准备阶段的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编制合理可行施工组织设计、全面的图纸会审等环节,到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编制及实施合理的施工方案、为减少返工和返修损失对施工过程及过程产品而进行动态控制,提出合理的工程变更、进行“四新”项目应用等环节,都是以降低成本、加快进度为中心来进行技术组织管理。没有技术依托的施工组织过程不可想象。特别在施工条件困难、环境差、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工期紧的工程施工中,所选择的施工技术方案是否经过经济技术分析、是否进行优化等对其施工进度、工程成本控制更是起关键作用。良好的技术管理能促进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低劣的技术管理将使整个项目管理混乱,严重时引起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失控、最后导致工期、经济方面的损失。因此必须将项目技术管理与项目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等其他方面同等重视起来,相互配合协调,才可能实现优化的项目管理过程。
二、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
2、科学合理原则
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3、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和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主要的施工技术
由于公路建设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对公路工程的施工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最大限度地确保公路使用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而要提高公路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就要抓好公路建设当中的一些重要性部位,注意在重要部位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以下就对公路工程重要部位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影响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压实的效果和填料的性能是最核心和最关键的影响因素,针对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加强路基施工质量的手段就是改进压实工艺,同时提高填料的性能。对于压实工艺的改进,首先针对路基的具体情况和条件,从选择压实机具开始进行改进,根据压实厚度进行数据计算,从而确定压实方法,最大程度地和所要达到的压实密度标准相吻合,同时注意潮湿地区等特殊条件下的路基压实,根据具体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动。对于填料性能的提高,主要在于选择好的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填料之前应该依据CBR来表征路基的强度,根据路基的强度选择适合的填料,并考虑设计要求时的技术手段,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之上,尽可能选择质量好的填料,同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选择绿色环保的填料。
2、公路路面施工技术
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和刚度,并在稳定性方面优于其他材料铺设的公路,同时,其外形方面占据更大的优势,颜色不易造成视觉疲劳,线型更加优美顺畅。基于这些优点,我国现阶段公路工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不仅体现在交通流量大的大中型城市中,同时在山区也已经普及,应用效果良好。公路路面施工技术的组成主要包括施工原材料、施工工艺、施工机械设备,其中施工原材料的各项指标要符合质量标准;施工工艺首先要具备可行性,同时还要具有连续性和经济性;机械设备要齐全、先进,并和施工工艺相匹配。对于公路路面的施工,最基础的是工程材料,而目前我国在公路路面施工中,干性混凝土逐渐被应用,其优势在于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的硬化收缩现象,同时在节约水泥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为公路工程路面施工节约了成本支出。
3、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我国公路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基础知识理论来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前苏联教材,以往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方面,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相对简单,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公路质量和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在诸多方面对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进行了改进,主要表现在预应力混凝土的技术和结构方面,不仅研究出了具备高性能的混凝土应用技术,同时构建了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体系。现阶段我国的公路预应力混凝土可以提高公路的耐疲劳强度,并能充分利用高强度钢材,同时在改善卸载后的恢复能力、调整结构内力、改善使用阶段性能、提高受剪承载力等多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与此同时我国重视公路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的外延发展和研究,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预应力施工配套技术。
4、新旧公路结合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各地区的公路数量不断增加,旧公路的通行条件和承载能力逐渐不能满足现今车流量的需要,所以要进行公里改建。公路的改建一般是指对原有公路进行单侧或者双侧的加宽,对路面低的公路进行再次填料加高。旧公路在长时间的应用中,其边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已经不能满足公路填方的要求,所以在对旧公路改建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路基进行改造。现阶段我国在路基改造方法中应用最多的是土工栅栏处治和挖土质台阶,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有效使旧公路的路基和新建公路的各项标准相一致,保证改建后的公路满足目前的车流量对于公路通行条件和承载能力的要求。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的大型公路工程在逐渐的兴起建设。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就要对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施工技术进行熟练的掌握,做好施工工程的技术控制。这样在整体公路施工过程中才能保证整体质量的合格,提高公路工程质量,服务于广大人民出行。
参考文献:
[1]黄丽娅,李彦磊.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 科技致富向导,2011,(30)
[2]肖鹏程,袁志亮. 论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 科技致富向导,2013,20:378+393.
[3]王军.公路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与发展研究[J]. 科技资讯,2012,17:153+155.
[4]许佰庆.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发展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8:204.
论文作者:郝成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公路论文; 路基论文; 混凝土论文; 预应力论文; 项目论文; 填料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