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采用Bt抗虫棉的经济和健康影响

我国采用Bt抗虫棉的经济和健康影响

范存会[1]2002年在《我国采用Bt抗虫棉的经济和健康影响》文中认为转基因生物自涎生起,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的争论。争论主要集中在究竟它对经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下面或反面的影响持不同意见。在我国,转基因抗虫棉(Bt(Bacillus thuringiensis)棉)已经推广6年了,到2001年Bt棉在全国的推广面积已经达到近150万公顷,由此产生的经济、生态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文研究目的是分析抗虫棉的推广的经济影响及其对棉农身体健康的影响。 为此,我们从1999年开始,3年先后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和江苏调查了1052个种植棉花的农产,获得了1783个样本地块的数据。利用这些数据我们估计了种植棉花(包括转基因抗虫棉和非抗虫棉)农产农药施用方程和棉花损失控制生产函数(Damage Control Production Function),估计了抗虫棉对棉花农药使用和棉花产量的影响,同时比较了种植Bt棉与非Bt棉农产在使用农药过程中中毒概率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抗虫棉在全国各地的推广面积以及以上的分析结果,测算了1997年以来抗虫棉的推广对全国棉花农药使用量、棉花产量以及棉农施农药中毒事件的影响,并对其经济影响的不同受益者作了分析分解。在分析生产的影响时,我们还侧重研究了Bt棉种子质量差异对农药使用及棉花单产的影响。 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大幅度减少了棉农的农药施用量,平均每公顷农药投入减少35公斤左右,相当于每公顷节约了棉农的生产成本875元。同时我们发现不同基因来源的抗虫棉抗虫效果基本一样。但是不同种子质量的抗虫棉抗虫效果相差较大,种植优质抗虫棉种子比种植劣质抗虫棉种子的棉农每公顷少投入农药5公斤,但劣质的抗虫棉种子也比非Bt棉每公顷少投入农药33公斤。 抗虫棉种子在产量上的影响有差别。虽然Bt抗虫棉总体可以提高棉花单产9.6%,但是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得中国农科院(CAAS)和孟山都(Monsanto)Bt基因并与当地品种复交后的不能确定基因来源的抗虫棉种子产量表现比CAAS和Monsanto的正规种子至少要低5.6%(虽然比常规的棉花品种还是高1.4%)。不同质量的Bt抗虫棉种子对产量的影响也不同,优质抗虫棉种子可以比劣质抗虫棉种子多提高棉花单产14%,虽然后者的单产也比非Bt棉花的单产高9%。 中冈农业和+学院博卜学泣论文 中英义摘芙 山于农户大幅度减少了衣药投入,1999-2001年调查的种植Bt抗虫棉的农户发生农药中毒的概率分别要比种植非 Bt棉的农户低 17见 2肌和 4“ 叁年总平均要低 11以 同时按照样本所在棉区计算的 Bt棉种植农户相应节约的农药和误工费用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 48.4元/次,长江流域棉区 107.8元/次,样本总平均为68元/次。 利用以上研究结果以及1997-2001年全国Bt抗虫棉的播种面积,我们推算出Bt棉推广的总影响,由于该作物的推广,全国5年累计增加棉花产量79.8万吨,相当于增加棉花产值26.3亿元(籽棉价格按全国每年的平均价格计算)。五年间全国棉农由于采用了Bt抗虫棉分别减少了农药投入量0.of万吨、0.03万吨、1.47万吨,3.14万吨和 5.18万吨,合计节约 10.03万吨。如果农药价格按本研究样本的平均价格 25元/公斤计算,农户这五年可以分别节约农药投入成本0.02亿元,0.59亿元、3.68亿元、7.85亿元和 12.95亿元,五年节约农药成本共计25.09亿元。同时,由于棉花生产过程中农药投入的减少导致减少的农药中毒农户数每年至少分别为0.1万户、2.l万户、13.8万户、29.l万户和 49万户,合计至少有 94万户,相应地为农民节约的医疗和无误工费用累计至少有 529万元。 根据生产模型的分析结果估算,全国2001年的棉花产量由于该技术的推广可以增加45万吨;棉花生产增加产生的经济剩余达27亿元,如果国内棉花的需求价格弹性是1,供给价格弹性是0.5,生产者(农民)的生产者剩余将增加18亿元,占总经济剩余的67%,其余的33%是消费者剩余。 种于市场不完善,许多种子经营机构只图短期利益经营劣质种子,如果劣质抗虫棉种于占 Bt抗虫棉的比例按本研究 200年样本的 39O6计算,将导致全国抗虫棉农药投入比种植优质种子多0.29万吨,相当于少节约衣药成本0.7亿元;劣质 Bt抗虫棉的产量比种植正现优质抗虫棉的产量少增加 25.3万吨,如果籽棉价格按照 200年的平均价洛 3.05元/公斤计算,相当于少增加产值 7.7亿元,合计2001年劣质抗虫锦种子导致“应得’”的经济损失至少有8.4亿元。 用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以下玫策建议:1.农业主物技术的经济效益巨大.政府应继续加速我国农业生物技-片的研发和产业化速度,利用这一有效手段,通过增收节支提高我国衣作物的比较优势.增强我国衣产品在国际市 11: 中国衣业科学院博卜学位论义 中英义摘笠场的竞争力:2.加强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的实施,实现对包括抗虫棉在内的转基因农作物品种推广和

王智, 蒋明康, 徐海根[2]2005年在《试论遗传资源经济价值评估——以Bt基因在Bt抗虫棉中的经济价值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基因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竞相掠夺的对象,遗传资源的价值越来越为人们重视,遗传资源正日益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试以市场分析法、类比分析法等方法对Bt基因在抗虫棉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探讨遗传资源经济价值评估方法,以期为我国的遗传资源产权制度和市场运作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范存会[3]2005年在《中国Bt抗虫棉的收益、成本和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1999年以来关于抗虫棉采用情况的持续调查数据,检验了Bt抗虫棉的生产效果。分析表明,采用Bt抗虫棉能够提高棉花的产量;更重要的是,种植Bt抗虫棉的农户由于减少了农药和劳动力投入而增加了收入,同时,对改善环境和保护农民健康也有正面影响。中国的经验可以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借鉴。

范存会[4]2005年在《中国Bt抗虫棉的收益、成本和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1999年以来关于抗虫棉采用情况的持续调查数据,检验了Bt抗虫棉的生产效果。分析表明,采用Bt抗虫棉能够提高棉花的产量;更重要的是,种植Bt抗虫棉的农户由于减少了农药和劳动力投入而增加了收入,同时,对改善环境和保护农民健康也有正面影响。中国的经验可以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借鉴。

储成兵, 李平[5]2013年在《农户对转基因生物技术的认知及采纳行为实证研究——以种植转基因Bt抗虫棉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安徽省327个农户为研究对象,运用Heckman选择模型对农户关于转基因生物技术的认知及采纳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户主文化程度、社会资本、与村民交流的频率、国家良种补贴项目县、参加转基因生物技术培训等因素显着促进农户对转基因生物技术的认知,而户主年龄对农户的认知呈负面影响。显着正向影响农户种植转基因Bt抗虫棉的因素主要有户主文化程度、社会资本、与村民交流的频率、国家良种补贴项目县、参加转基因生物技术培训、棉铃虫发生的严重程度,而Bt抗虫棉种子价格对农户种植抗虫棉呈负面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范存会, 黄季焜[6]2004年在《如何分析生物技术的经济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我国生物技术的代表——转基因抗虫棉为案例,从其对生产者、社会福利分配的影响和技术的外部性叁方面概述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其中对生产者影响研究方法的重点是对农药生产率的测定,同时讨论了规避风险和生物过程与农药使用的关系。社会福利分配的研究方法论述了采用完全市场模型的必然性。技术的外部性则讨论了转基因作物的收益评估与外部成本。最后针对上述方法的特点和不足,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法展望。

孙国清[7]2010年在《不同抗虫棉品种杀虫蛋白表达研究及影响抗虫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外源基因在植物体内的表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插入位点、拷贝数、外界环境等。本实验室将人工修饰的Cry1Ab/Ac、CpTI等外源基因导入我国主要经济作物棉花中,成功培育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单价、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并有近200个品种通过了国家或省级审定。但是,研究发现,不同抗虫棉品种的杀虫蛋白表达量存在较大差异,且在近几年的媒体报道中,有少部分农户反映存在“转基因抗虫棉不抗虫”的现象,尤其在山东的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转基因抗虫棉田地中棉铃虫肆虐的景象。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育种和生产,阐明不同抗虫棉品种中杀虫蛋白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生产上“抗虫棉不抗虫”的本质,本文首先以我国主推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种(31份)和美国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种(1份)为研究材料,深入分析了Bt杀虫蛋白在我国叁大棉区目前推广品种的时空表达;其次,利用S25、P80两套遗传背景迥异的转基因世代材料、L2000-2系谱和鲁棉研系谱两套不同流域棉区的系谱材料,分析了遗传背景和环境等因素对杀虫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第叁,通过人为混杂不同比例的非抗虫棉,研究了品种抗虫纯度对抗虫棉田间整体抗虫表现的影响;最后,对2008、2009年新选育的102份品种(系)进行了转基因安全评价,初步检测、监测了转基因抗虫棉环境释放的安全性。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我国转基因抗虫棉BT杀虫蛋白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叁大棉区转基因抗虫棉BT杀虫蛋白时空表达趋势基本一致,即在时间上呈前期表达量高、后期表达量低的趋势;在空间上叶的表达量最高,蕾次之,之后是花,铃的表达量最低。叁大棉区间BT杀虫蛋白表达量的平均水平在不同器官的各个时期差异不显着。美棉品种99B的蕾铃杀虫蛋白表达量低于国产转基因品种南抗3号及两个对照品种(GK12、sGK321),但高于大部分其他国产品种。2)利用S25、P80两套遗传背景不同的转基因世代材料进行杀虫蛋白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转基因材料选育世代数的增加,叶、蕾、花、铃等不同组织在棉花发育的不同时期,BT杀虫蛋白的表达量会呈现出一些变化,但多数相关性不显着,说明选育世代对BT杀虫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程度可能较低。同时,两套不同遗传背景材料的变化存在一定差异,推断选育世代变化对BT杀虫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可能存在遗传背景的互作效应。3)利用L2000-2系谱和鲁棉研系谱两套不同流域棉区的系谱材料进行杀虫蛋白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内陆棉区的转基因品种L2000-2系谱的BT杀虫蛋白表达量极显着高于黄河流域的鲁棉研系谱品种,而同一系谱内的材料, BT杀虫蛋白表达量则较相似。由此说明遗传背景是引起BT杀虫蛋白表达量在不同材料中出现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对两套系谱材料在不同年份和地点的杀虫蛋白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系谱材料受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可能存在遗传背景与环境间的互作效应。4)品种抗虫纯合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子纯度的降低,棉铃虫的危害等级逐渐升高,棉铃虫的死亡率逐渐降低,致使品种的产量显着降低。解析产量降低的因素,发现主要是由于品种混杂使得抗虫性下降,果枝数减少,空果枝数增多,单株铃数减少,导致最终产量大幅降低。由此可见,种子抗虫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抗虫棉的田间整体抗虫性,种子抗虫纯度降低,将会直接导致“抗虫棉不抗虫”的现象发生。5)对我国新选育的一些抗虫棉品种(系)进行转基因安全评价检测、监测,结果显示:这些抗虫棉品种中杀虫蛋白的表达量与当地主栽的抗虫棉品种(中棉45和GK19)差异不显着,即对棉铃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棉铃虫的校正死亡率平均在80%以上,危害级别保持在2级以下,属于抗性水平。综上所述,本文对我国主推的抗虫棉品种中杀虫蛋白的表达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抗虫棉品种均具有较高的杀虫蛋白表达量,对棉铃虫具有较强的抑制性,能满足生产上防控棉铃虫的需求。但品种间在不同组织器官以及不同发育时期杀虫蛋白表达量存在差异。同时,本文跟踪的新选育的抗虫棉材料的安全性评价,也表明不同抗虫棉品系的杀虫蛋白表达量不同。以上两方面的数据均说明杀虫蛋白表达量与抗虫棉品种材料直接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选用了两套不同的转基因世代材料、两套不同棉区的抗虫棉系谱材料进行试验,首次明确了遗传背景是影响抗虫棉杀虫蛋白表达量的主要因素,这一结果为选育高抗虫棉花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本文还率先通过品种抗虫纯度试验,明确了引起生产上“抗虫棉不抗虫”的主要原因是品种的抗虫纯度低。

李海燕[8]2013年在《我国转Bt基因抗虫棉基因型及抗虫性监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昆虫,是危害棉花生产最为严重的害虫,给我国棉花带来的常年损失达10%-15%,严重制约了棉花产业的发展。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与推广开辟了一条防治棉铃虫的有效途径,加之对人畜无害,环境无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等优点得以广泛地在我国各大棉花主产区及世界范围内推广种植。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研发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至2012年,全国共种植抗虫棉近400万公顷,占全国植棉总面积的75%,抗虫棉品种亦实现了国产化。本文对我国市售的转Bt抗虫棉品种进行了调查研究,从抗虫棉的基因型方面揭示了我国转Bt基因抗虫棉种子市场的现状及特点;对长江流域申请生物安全证书的转Bt基因抗虫棉的外源Bt蛋白表达量及抗虫性进行了监测,阐明了抗虫棉外源毒素蛋白表达量及抗虫性的时空变化规律。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转基因抗虫棉的科学管理及合理高效推广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1.基因型检测本文于2009及2010年间对长江、黄河流域棉区市售的681个棉花品种进行了基因型监测。结果表明我国长江流域棉区种植的棉花品种97%以上为转基因抗虫棉,其中又以含Mon-531基因的品种居多,比例高达77%以上。我国黄河流域棉区种植的棉花品种90%以上为转基因抗虫棉,含Mon-531基因的品种比例高达87.5%以上,超过13%的棉花品种中同时含有两种Bt基因。我国大部分市售的国产抗虫棉品种都为杂交棉,比例高达60%以上。2.转Bt基因棉Cry1Ab/Cry1Ac蛋白表达量监测本文于2009至2011年对申请长江流域棉区生物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棉花品种进行了外源Cry1Ab/Cr1lAc毒素蛋白表达量的检测。各转基因棉花品种中外源毒素蛋白的表达量均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变化规律。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随着棉花由营养生长转入繁殖生长,棉叶中外源Bt蛋白表达量由苗期至铃期在时间上呈下降趋势。在不同的繁殖器官中,棉铃中的Bt蛋白表达量高于棉蕾。检测的总体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在生长期内均可表达Cry1Ac/Cry1Ab外源毒素蛋白。大部分品种中各时期各组织内表达的毒素蛋白含量与转基因抗虫棉对照品种GK19的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3.转Bt基因棉抗虫性监测2009至2011年间对长江流域棉区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虫性进行了监测。在棉花生长的苗期、蕾花期及铃期,即二代、叁代、四代棉铃虫发生期,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分别超过为90%,80%及65%,随着外源Bt毒素表达量的下降,其抗虫性也有所降低。但各个时期的抗虫性仍显着高于同时期的非抗虫棉常规品种,表现出良好的抗虫效果。监测的大部分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其抗虫性属于中抗及高抗水平。

薛堃, 张文国[9]2008年在《转基因植物的非靶标效应——以转Bt基因棉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综述了转Bt基因棉的非靶标效应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转基因植物非靶标效应研究的研究特点和不足,并对这类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张京飞[10]2014年在《转Bt基因抗虫棉抗虫性研究与新品系筛选》文中指出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推广种植,具有显着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选育高抗、优质、高产的转Bt基因抗虫棉新品系是育种工作的重心。本研究以14个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和对照品种中棉所8号,对各品系的抗虫性、抗病性、产量、品质、种子纯度等方面的表现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宜参加棉花区试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系,并初步探究转Bt基因抗虫棉抗虫性表现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多代选育,田间表型一致的转Bt基因抗虫棉新品系,田间卡那霉素检测其阳性率多数未达到100%,由卡那霉素检测为阳性的植株,用Bt基因PCR检测和Bt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检测,多数阳性率达到100%,还存在未达到100%的品系;14个转Bt基因抗虫棉的Bt蛋白表达都属于高表达,但不同品系间差异显着,最高表达量是最低表达量的约一倍,Bt蛋白表达量在800ng/g鲜重以上的有5个品系;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时期其叶中Bt蛋白表达量存在差异,同一时期不同组织中Bt蛋白表达量存在差异,叶中含量高于铃中高于花中;NDP7叁个时期叶中Bt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其它品系,NDP14、NDP2等品系叁种组织中的Bt蛋白量均较高。2.抗虫棉新品系的抗虫性室内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系的抗虫性存在差异,一般Bt蛋白表达量高其抗虫性强,NDP7的Bt蛋白量表达最高,对棉铃虫幼虫的致死率达到了100%。筛选出了NDP7、NDP8等6个抗虫性表现良好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3.使用24对核心引物,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测定14个转Bt基因抗虫棉的种子纯度,结果显示14个转Bt基因抗虫棉育种系为杂交棉,种子纯度均在85%以上。4.抗黄萎病性鉴定结果显示,无高抗品系,有两个抗病品系,多数品系属于耐病类型,NDP8品系属于感病。5.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NDP8、NDP11、NDP6、NDP4四个个品系在产量性状中表现良好。6.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的棉花纤维品质进行检测,由结果可知,由表可知,只有NDP6的棉纤维达到了品质优良,各指标均达到了普通优质型标准要求,其它品系综合品质较好,达到了叁型标准。7.综合考虑14个转Bt基因抗虫棉在各方面的表现,筛选出NDP2、NDP8、NDP11叁个表现优良的新品系。

参考文献:

[1]. 我国采用Bt抗虫棉的经济和健康影响[D]. 范存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

[2]. 试论遗传资源经济价值评估——以Bt基因在Bt抗虫棉中的经济价值为例[C]. 王智, 蒋明康, 徐海根. 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 2005

[3]. 中国Bt抗虫棉的收益、成本和影响[J]. 范存会. 经济学(季刊). 2005

[4]. 中国Bt抗虫棉的收益、成本和影响[C]. 范存会. 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3期(总第16期). 2005

[5]. 农户对转基因生物技术的认知及采纳行为实证研究——以种植转基因Bt抗虫棉为例[J]. 储成兵, 李平. 财经论丛. 2013

[6]. 如何分析生物技术的经济影响[J]. 范存会, 黄季焜. 南大商学评论. 2004

[7]. 不同抗虫棉品种杀虫蛋白表达研究及影响抗虫性分析[D]. 孙国清. 新疆农业大学. 2010

[8]. 我国转Bt基因抗虫棉基因型及抗虫性监测[D]. 李海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13

[9]. 转基因植物的非靶标效应——以转Bt基因棉为例[J]. 薛堃, 张文国.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10]. 转Bt基因抗虫棉抗虫性研究与新品系筛选[D]. 张京飞. 河北农业大学. 2014

标签:;  ;  ;  ;  ;  ;  

我国采用Bt抗虫棉的经济和健康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