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权,王小波,石火英[1](2021)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文中提出为培养应用型动物性食品卫生与检疫人才,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3个方面,对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课程进行改革探索。结果表明:教学方法改革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强化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内容改革锻炼了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考核方式的改革增强了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李劼,刘良波,王震,孙延鸣[2](2021)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探索》文中提出为培养应用型动物性食品卫生与安全检验、检疫人才,从内容、方法及考核方式三方面对"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课教学进行改革探索。结果表明:教学内容改革将相关实验有机组合在一起,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实验设计、动手操作的能力;考核方式改革达到了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验课教学的效果。
李劼,刘良波,王震,孙延鸣[3](2021)在《专业课思政教学的探讨——以动物性食品卫生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场。课程思政是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措施。加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构建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是高校专业课程教学面临的重要挑战。在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挖掘责任感、使命感、和敬业精神等思政元素,并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其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中,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徐兴莉,杨虎[4](2021)在《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参与式教学模式教育应用——以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2020年春季全国高校延期开学。为实现"停课不停学",以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为例,利用"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开展了参与式线上教学。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活跃的课堂气氛、完善的课程考核、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刘英玉,郑晓风,彭斌,姚刚[5](2020)在《《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的在线教学设计与反思》文中研究说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等学校改变教学方式,由传统的课堂授课转变为在线教学。在此期间,利用钉钉平台开设了动物医学专业的《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教学,丰富教学活动和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实践教学经验总结了在线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及《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的在线教学设计内容,并对其进行了反思。
鲜思美,嵇辛勤,文明,汪德生,黄涛,唐黎,邵俭[6](2019)在《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是面向动物医学专业、动物卫生检验方向开设的必修课程之一。文章从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实验、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张秀萍,陈宏伟,李有文,贺建忠[7](2019)在《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英汉双语教学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探索《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英汉双语教学模式,笔者采取了5方面的改革措施,即制定双语教学方案,挑选授课教师,探索双语教学方法,实施双语教学方案和总结评价教学效果,对双语教学模式进行探索研究。共编写了占18个学时的双语教案及讲稿,并制作了相应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后,经教师自评和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较好,授课方式新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缺点在于教师缺乏授课经验,自编讲义质量不高,致使课堂教学效果不稳定。因此,今后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讲义教材的编写和备课环节的质量,形成一套稳定成熟的教学方案,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双语课堂教学效果。
郝桂英[8](2018)在《情景教学法在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针对传统教学在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基于情景教学法的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教学设计,并阐述了情景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冯爽,杜雅楠,包福祥,许连平,杨莲茹[9](2018)在《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本科教学改革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教学并重,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近年来,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在保障养殖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阐述了通过改善教学方法、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基地建设、完善考核制度等方式,提高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本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生产实践技能。
郑晓风,刘英玉,彭斌,姚刚,张晓红[10](2018)在《浅析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文中认为在研究《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这门课程建设体系中,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特点、合理布局课程教学和实践结构、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多样灵活、考核方法优化重组等课程体系改革,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 |
1.1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教学 |
1.2 培养理论分析实践案例的能力 |
2 实验课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 |
2.1 合理设置实验课教学内容 |
2.2 增强实验教学实用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
3 实验课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探索 |
4 结语 |
(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课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 |
1.1 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 |
1.2 安排现场观摩教学,消化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 |
2 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 |
2.1 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 |
2.2 走出实验室,亲临现场 |
2.3 培养分析能力 |
3 实验课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探索 |
(3)专业课思政教学的探讨——以动物性食品卫生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
二、专业课思政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
三、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思政教学初探 |
(一)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简介 |
(二)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
(三)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践 |
1.融入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 |
2.融入敬业精神和爱国教育 |
3.融入职业素养教育 |
4.融入法律意识教育 |
5.融入助人为乐教育 |
6.融入诚信教育 |
四、结语 |
(4)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参与式教学模式教育应用——以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特点 |
2 基于学习通的参与式教学模式 |
3 基于学习通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动物性食品卫生学中的应用 |
3.1 教学内容 |
3.2 课堂活动 |
3.2.1 课前预习及签到 |
3.2.2 课堂教学 |
3.2.3 课后作业 |
3.3 课程考核 |
3.4 教学方式 |
4 应用效果及体会 |
(5)《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的在线教学设计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 在线教学的实施 |
2《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的在线教学设计 |
2.1 在线教学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 |
2.2《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 |
2.3 学生在线学习《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问题和学习效果 |
3 对在线教学的反思 |
(6)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按教学内容需要,建设多元化教师队伍 |
二、立足教材,调整、优化教学内容 |
三、教学方法因时而变,多种教学方法相互渗透 |
1. 从课程现实价值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2. 强化参与式教学环节,培养创新意识。 |
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信息化网络教学。 |
四、突破传统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
1. 试题形式的改革。 |
2. 考核方式的改革。 |
五、小结 |
(7)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英汉双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双语教学方案设计 |
1.1 撰写双语教学内容 |
1.2 建设课程教学队伍 |
1.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
2《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双语教学实践及效果 |
2.1 双语教学落实及教师自我评价 |
2.2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
3 讨论与分析 |
4 结论 |
(8)情景教学法在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情景教学法的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教学设计 |
1 名组长, 协助教师辅导其他小组成员扮演不同角色。 |
1.1 入场监督查验 |
1.2 宰前检查 |
1.3 宰后检验 |
1.4 集贸市场肉类监督检验 |
1.5 劣质肉的检验 |
1.6 肉品卫生检验 |
1.7 乳的卫生检验 |
1.8 蛋的卫生检验 |
1.9 检疫监督 |
1.1 0 围绕食品安全开展讨论 |
2 教学效果分析 |
3 情景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3.1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融合 |
3.2 明确教学主题 |
3.3 积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
4 结语 |
(9)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本科教学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做好理论课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2 增强实验教学实用性,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
2.1 课程设置 |
2.2 教学案例 |
2.3 实验报告的撰写 |
3 加强教学基地建设, 提高学生生产实践技能 |
4 完善考核方式, 促进学以致用效果 |
(10)浅析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体系传统教学模式特点 |
1.1 学生方面 |
1.2 教师方面 |
2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体系建设的迫切性 |
2.1 合理布局课程教学和实践结构 |
2.2 改革教学模式 |
2.3 教学方法多样灵活 |
2.3.1 问题导入法。 |
2.3.2 翻转课堂法。 |
2.3.3 开放式实验教学法。 |
2.3.4 实习基地观摩法。 |
2.4 考核方法优化重组 |
3 小结 |
四、《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J]. 李权,王小波,石火英. 安徽农业科学, 2021(21)
- [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探索[J]. 李劼,刘良波,王震,孙延鸣.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21(03)
- [3]专业课思政教学的探讨——以动物性食品卫生学为例[J]. 李劼,刘良波,王震,孙延鸣. 教育观察, 2021(05)
- [4]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参与式教学模式教育应用——以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为例[J]. 徐兴莉,杨虎. 安徽农学通报, 2021(02)
- [5]《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的在线教学设计与反思[J]. 刘英玉,郑晓风,彭斌,姚刚. 湖北畜牧兽医, 2020(09)
- [6]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鲜思美,嵇辛勤,文明,汪德生,黄涛,唐黎,邵俭. 教育教学论坛, 2019(34)
- [7]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英汉双语教学研究[J]. 张秀萍,陈宏伟,李有文,贺建忠. 当代畜牧, 2019(08)
- [8]情景教学法在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J]. 郝桂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8(20)
- [9]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本科教学改革探讨[J]. 冯爽,杜雅楠,包福祥,许连平,杨莲茹.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8(03)
- [10]浅析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J]. 郑晓风,刘英玉,彭斌,姚刚,张晓红. 山东纺织经济,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