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接触日本幼儿园的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零距离论文,幼儿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在日本研修十个月的研修单位是神户市垂水区的一所私立保育园。该园创立于1979年,目前职员有25名,其中包括园长1名、保育士(带班教师)17名、营养士2名、事务员1名、临时职员4名。在园儿童189名(每所园的入园幼儿人数由政府规定),年龄为6个月至6岁。一共有8个班级,平均每班人数为23人。通常保育时间为上午8:00至下午5:30。特别保育科目事业(教育特色)是乡土文化传承活动。保育方针主要是通过节奏表现、绘画、造形、演剧等活动的展开,来培养孩子的智慧、主体性和良好的个性。
就在这里,通过长达十个月的“零距离”接触,我深感到日本保育园的管理是一种有序而高效的科学管理。
一、教育管理
1.教师的上下班时间安排体现了时间效益观
教师上下班时间分五个时段:早出7:00~16:30;早中8:30~17:30;中出8:30~17:30;迟中9:00~18:00;迟出9:30~最后。
这种上下班时间的安排最突出的特点是符合保育园的工作实际,体现了“时间效益”。因为孩子来园和离园的时间有先后,教师上下班时间也不必一刀切,每一时段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不同的教师人数。该园每个时段分别有四位教师到岗,并担负起相应的工作任务。
2.日常工作的分配落实到人
园长将保育园的具体工作罗列为几项内容,如记录、教工会议、绘画、印刷、照相、播放、用品与图书、购物、保健等。每学年初,园长在广泛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将罗列的这些具体工作分配、落实到人,每一项内容由两位或两位以上的教师共同负责。
这种安排非常具体到位,使每一位教师都非常清楚自己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应承担什么任务。如负责摄影的老师,每次大活动时,她们会根据要求主动与专业摄影师联系,及时做好联系、接待工作,活动结束后她们还要负责冲印、统计、收费、发放照片等事项。负责摄影的工作是这样,其他工作的展开也是同样地井然有序。将幼儿园的具体工作落实到人,不仅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而且也避免了管理的盲目和无序。
二、环境管理
1.铺有细沙的运动场
日本的保育园和幼儿园的运动场地一般都铺有细黄沙(包括小学和中学)。场上有固定的能促进幼儿大肌肉发展的滑梯、攀登架、转椅、单双杆等运动器具。还有可移动的自行车、单滑板和一物多玩的皮球、圈、绳等。
沙场非常适合保育园和幼儿园。一是除雨天外,孩子一年四季都能在沙场上玩,场地的利用率极高,这为孩子的户外活动提供了场地保证。二是沙场非常安全,便于孩子开展追逐、球类等大运动量的活动,有利于孩子健体强身。三是细黄沙本身就是孩子很好的游戏素材,它能满足孩子玩各类游戏的欲望。可经常看到有的孩子用细沙堆成高高的山脉,与同伴一起快乐地玩钻山洞的游戏;还有很多孩子将细沙装在塑料器皿中,把它当作美味佳肴,玩起过家家的游戏。这种自然的游戏素材的运用,有利于促进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2.亲近自然的饲养池
保育园创设了两个饲养池。在较大的一个池中饲养着大小不一的乌龟,约有20多只,算是乌龟的一个大家族吧。在较小的一个池中饲养着许多可爱的小鱼儿。孩子们每天会好奇地来到饲养池边,观赏它们。有的孩子会情不自禁地跟乌龟朋友说上几句悄悄话,有的孩子还会从家中带来食物分送给乌龟朋友们吃。清澈的饲养池、可爱的小动物,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饲养池的创设有利于培育孩子亲近、热爱自然的情感。
3.图书及用品
每个班都配有充足的儿童图书,老师将其整齐地摆放于低矮的书架上。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时可以去自由选择观看。日本的儿童图书一般是图文并茂,画面非常形象,且文字是由简单的五十个平假名组成,非常适合低龄儿童阅读。我经常看到四五岁的孩子阅读时是那样地专注,他们常常是图文结合着看。有的边看边念叨着,有的是几个朋友好奇地凑在一本图书前,时不时地比划着、议论着。
另外,保育园还为三至五岁的每个孩子配备了绘画本和玩粘土的材料及工具。孩子们每天大约有两三个小时进行自由绘画和粘土造形。在自由创作中孩子们尽情地表达着自己的经验、感受和梦想。
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保育园在创设环境时非常重视环境的安全系数。如小年龄班的低矮桌子都是圆形状的,一些设备如电子琴等都用软套套住直角,每扇门的下端留了一条较宽的缝,以防止关门时孩子小手被夹住。保育园室内使用的门窗玻璃好多是有机玻璃,既有采光作用,又能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三、教育管理
1.保育园的一日作息制度
如表1所示(见p54),保育园一日生活流程具有几个特点:
表1 保育园一日生活流程
时间0~2岁幼儿3岁以上幼儿
8:00
依次入园、视珍、自由游戏
依次入园、视珍、自由游戏
9:30
早晨集会(体操、马拉松)
早晨集会(体操、马拉松)
10:00 班级设定保育(0~2岁幼儿点心)
班级设定保育
午餐准备自由游戏
11:00
午餐后整理
午餐
午餐
午餐后整理
12:00
午睡自由游戏(3岁幼儿午睡)
起床、寝具整理、点心准备
点心准备
12:30 点心
点心
离园准备、自由游戏
离园准备、自由游戏
13:00
依次离园依次离园
(1)符合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知道,孩子年龄越小,所需要的保育时间就越长。该园0~3岁的孩子每天约有2~3小时的睡眠时间及一小时的餐点时间。保育时间充分,孩子们能得到良好的保育。
(2)满足孩子们的游戏欲望。孩子们每天有三次机会去沙场玩耍,共拥有三至四小时左右的户外活动时间(我们是两小时,有时达不到)。同时4~5岁的孩子每天室内自主游戏的时间多达三小时(我们是一至两小时左右)。六至七小时的游戏时间,孩子们从中享尽了游戏的快乐,可以说孩子们是在游戏中度过保育园一日生活的。
(3)给同龄和异龄儿提供交往、合作的机会。三小时的户外活动安排,给全园孩子创设了共同活动的机会。这有利于培养同龄和异龄儿的合作与交往能力。如夏天,哥哥与姐姐常常会提着网兜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寻找和捕捉树上的知了,共同体验捕捉昆虫的乐趣。四五岁的姐姐们平时最喜欢和弟弟妹坐在一块玩过家家的游戏了,因为当妈妈的感觉真点好。坐在童车里的幼儿每当看到哥哥、姐姐后,手脚就会蠢蠢欲动,哥哥、姐姐呢常常会走过去,摸摸他们的小脸,跟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然后推着幼儿在沙场上慢慢溜达,此时的幼儿会有一脸满足感。
看到孩子们玩得那样快乐,我感觉他们真像是来自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好幸福。为世人所称道的日本民族所拥有的合作与团队精神,可能就源于从小有着这样一种良好环境的创设与熏陶吧。
(4)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及表现能力。每天的设定保育内容主要是语言与表现,集体进行的时间大约有半小时,自主进行的时间约有45分钟左右。
集体活动首先是孩子们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快乐地唱歌(老师们都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三至五岁的孩子都能唱上好多支歌,且唱歌时都非常投入,无论是女孩还是男孩都精神饱满地放声歌唱。在保育园我每天可以听到孩子们富有朝气的歌声,那歌声总是令我联想起日本人所拥有的奋发努力的精神。其次是孩子们边看图画书边听老师讲故事。图画书即由出版社出版的图文并茂的故事书,老师手捧着它,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呢听故事的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全神贯注。
每天听一则故事,持之以恒,孩子们对语言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会自然得到提高。曾听说过,作为好妈妈的标准之一是每天能给自己的孩子讲述故事,我看这儿的老师就像孩子们的好妈妈。令我感动的是他们当中还有好多人会自己掏钱购买图画书,然后带到保育园来给孩子们讲述那有趣而富有意义的故事。我深感日本的幼儿老师心中有着孩子。
自主活动主要是孩子们自己选择进行绘画或粘土造形。在这过程中老师不加以指导,完全是孩子们自己随心所欲地发挥。我常常惊叹孩子们的作品,作品的技法虽很幼稚,可展现的却是孩子们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想像。45分钟的自主活动,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表现力,更好的是为孩子们创设了表达心灵的空间,还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健康心理。
2.每年的主要行事
日本的学年度安排是每年的4月份至第二年的3月份。保育园的学年度工作就是根据保育目标和保育方针按月开展主要行事(类似主题或单元活动),保育园的日常保教工作也是围绕每月的主要行事来展开。我参与了保育园一年中间的主要行事活动(见表2),简单归纳出一个较大的行事活动大致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1)根据年龄级组,认真讨论;(2)召开教工会议,总体部署;(3)大家分工合作,精心准备;(4)开展整合工作,全园排练;(5)主题活动按时隆重举行(一般全园家长参与观摩);(6)组织师生共享活动快乐;(7)及时总结反思活动效果。
表2 一年中主要行事的安排
4月入园式10月运动会
春天的园外保育(春游)
秋天的亲子远足(秋游)
5月小运动会
11月
同园会、绘画造形展、
学习制作故事书
秋天的园外保育(秋游)
6月
参观明石天文科学馆12月 圣诞节会
个别恳谈会制作故事书
打年糕大会(民族特色)
7月
保育参观 1月
交通安全指导教室
花火大会运动游戏
8月
水游戏
2月
班级摄影
生活发表会
远足
9月
敬老日
3月
新入园幼儿见面、说明会
离园式
另外,保育园每月还要定期开展对幼儿的身体测定、避难训练、幼儿组健康调查、生日会等活动。其中生日会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走进任何班级,你都会发现有一块“生日墙”;保育园每月的《园消息专刊》上设有“本月有生日的朋友”信息栏;保育园每月还会安排给孩子们集体过一次生日的活动,即生日会,这天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日子。早晨的游戏结束,全园师生为过生日的孩子唱生日歌,跳欢乐舞;然后园长把一张张由老师精心制作的贺卡送到过生日的孩子手上,并集体拍一张生日照;下午点心时全园的师生吃蛋糕,分享生日快乐。值得特别提出来的是老师为孩子们做的生日贺卡特别有意思,且具有纪念意义——贺卡的造型与孩子们生日时的季节、节日或属相有关,如夏季出生的孩子,老师就为他们设计了西瓜造型的贺卡。翻开贺卡,里面有老师写的祝福语,另外还有孩子自己印上的小手印,非常可爱。孩子们在保育园每年会得到一张生日贺卡,贺卡里都有自己的小手印。等毕业了或长大了再打开贺卡,看看一点点由小变大的自己的手印,犹如看见了自己的成长轨迹。
3.每月的《园消息专刊》和每日的《家园联系册》
保育园每月按时出版《园消息专刊》(相当于我们的《家园小报》),发放给家长。专刊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包括:园长的问候语、行事预定、通知与注意点、保健新闻、本月的歌、本月有生日的朋友、班级信息、用餐信息、本月的菜谱等专题。家长通过此专刊可以具体了解到保育园每月的教育信息,同时能够清楚作为家长在本月内该配合保育园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因此,《园消息专刊》是家长了解保育园的一个重要窗口,也好似一座家园联系之桥。
另外,保育园还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本《家园联系册》,这本小册子是家园联系的重要通道。每天清晨,孩子把它放在小背包里带来交给老师,老师看过各位家长写的信息后,根据实际将所要与家长联系或反馈的内容写在小册子上,离园时请孩子把它带回家交给父母。教师写的内容主要有:收费关照、孩子用药情况的反馈、孩子在园表现的叙述、活动通知以及向家长表达感谢之意等;家长写的内容主要是:孩子健康关照、休息日亲子活动介绍、孩子对保育园活动的感受叙述、交费关照以及向教师表达感谢之意。
虽然小小一本《家园联系册》记录的可能只是些零星琐碎事,虽然每天家园双方要看并写联系册似乎是件麻烦事儿,但它却反映了家园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共同关注。在日本,家长的参与在保育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家长座谈会、家长通讯、家长亲职工作坊、亲子旅行、亲子运动会、亲子图书角等,家长已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标签:幼儿园教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