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署加强学前教育改革:学前教育课程指引检讨_学前教育论文

香港教育署加强学前教育改革:学前教育课程指引检讨_学前教育论文

香港教育署加大幼教改革力度——《学前教育课程指引》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香港论文,幼教论文,学前论文,力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香港在即将回归祖国之际,香港教育署加大了幼儿教育改革的力度,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统一了学前教育的课程,颁布了《学前教育课程指引》。这一举措标志着香港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种幼儿教育机构的控制与要求严格了,在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之际,应该认真研究其新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引》,这对今后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本文特向广大同行介绍该《指引》的核心内容,供大家研究学习。

一、香港学前教育课程的目标

(一)总目标

香港的学前机构为儿童提供的照顾与教育服务,是使他们在体能、智能、语言、社群及情绪等方面有均衡的发展,并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为日后的教育作好准备。

(二)具体目标

智力发展目标是:1.培养儿童对知识和周围环境的积极学习态度;2.培养儿童的专注、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建立儿童数字和语文表达能力的基础。

传意技能发展目标是:1.扩展和改善儿童与生俱有的和在家庭生活中学习得来的人际沟通能力,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两方面;2.鼓励并协助儿童认识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群性和德性发展目标是:1.帮助儿童平衡个人志趣和群体利益,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接受群体生活的基本价值观和规范;2.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和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3.培养儿童乐于接触和爱护周围环境及事物的态度。

个人和身体发展目标是:1.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自理的基本能力;2.培养儿童表达情感的能力,包括正负面的感情;3.使儿童明白要在学前机构中生活愉快,必须懂得自制,并帮助他们发展自制的能力;4.培养儿童的自尊、自信和成就感;5.促进儿童大肌肉和小肌肉活动的发展;6.促进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美感发展目标是:1.启发儿童的创意及想象力;2.培养儿童的生活情操及欣赏美好事物的能力;3.鼓励儿童享受创作的乐趣。

(三)各年龄阶段的学习目标

两岁儿童的学习目标是:1.从实际生活中利用实物引发儿童对环境事物的兴趣及好奇心,并引导他们在模仿中学习;2.培养儿童参加游戏活动的意愿,并鼓励他们对各类游戏产生兴趣;3.利用儿童与生活环境及成人的接触,促进儿童对语言的理解,丰富词汇,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4.使儿童学习遵守规则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5.给儿童以关怀和爱护,使他们在新环境中学习信任他人,并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6.着重发展儿童的运动机能,提供自由活动的条件,促进大小肌肉活动的发展。

三岁儿童的学习目标:1.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2.提供学习机会,促进儿童理解及表达能力;3.帮助儿童学习留心倾听别人的讲话;4.辅导儿童明白行为的后果,从而学习遵守规则,接受他人,并感受到与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5.鼓励儿童进行独立活动,养成基本的自理能力;6.使儿童享受体能活动的乐趣,并掌握基本的运动技巧;7.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并提供机会,鼓励他们把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于各类游戏之中。

四岁儿童的学习目标:1.引导儿童对社会及自然界的事物产生兴趣及学习有关知识,从而引发儿童对事物的关心及探索精神;2.发展儿童初步的数学概念;3.为儿童提供交往的机会,丰富听与讲的内容,使他们能运用语言,促进思考、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扩展儿童的阅读兴趣,并开始学习书面语言;5.扩展儿童与同辈间的合作,并给予他们机会去履行职责,进而获得成功感;6.培养良好的行为及生活习惯;7.使儿童适当表达情感,并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感受;8.增强儿童对自己的认识,使他们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9.熟悉基本运动技能,学习掌握较复杂的运动技巧进行活动。

五岁儿童的学习目标:1.培养社区意识,促进儿童对与生活有关的事物的认识和关心;2.引发儿童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对数学概念及简单运算、自然科学等有基本认识;3.加强儿童阅读能力和兴趣,并促进书写和运用语言的能力;4.培养儿童以主动和合作的态度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促进群性的发展;5.引导儿童体验群体生活的乐趣,并对团体中的角色和责任建立正确的观念;6.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品德及行为,学习接纳、欣赏自己和他人;7.增强儿童审美及欣赏能力,并发展他们创作潜能。

二、香港编制学前课程的原则

关于课程的概念,香港幼教人士取其广义即泛指儿童在园内进行的一切活动,包括健康检查、排洗、进餐、休息、音乐、故事、美劳、分组学习、集体游戏及户内外各类活动,他们在编排课程时所基于的原则如下:

1.兼顾儿童体能、智能、语言、情绪及群性的整体发展;

2.按照儿童的发展需要及能力;

3.依照儿童的经验及兴趣;

4.侧重激发儿童对事物的好奇心及求知欲,鼓励人际互动,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5.兼顾不同学习范畴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的培养;

6.利用主题作为灵活性的综合课程设计;

7.以游戏方式发挥各种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及功能;

8.给予儿童自我表达、自由创作及享受活动乐趣的机会;

9.重视家庭文化环境,配合儿童在家庭中的成长经验;

10.配合社会需要和发展。

三、香港推行学前课程的措施

一套课程的成功推行需要多方面条件的配合,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推行时的态度与技巧,其次还要有适当的环境和设备,科学的活动安排程度及方式。此外,还需要客观系统的课程推行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家长的配合。

1.教育工作者是决定课程推行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香港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了解儿童的成长特征;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丰富儿童的学习经验;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为儿童树立学习榜样;促进园内的整体工作。

2.学习环境的安排是影响课程推行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香港对幼儿教师创设环境有详尽的规定,具体有:应有缜密周详的计划;合理分配室内的空间,如对桌椅组合及通道安排、动、静与兴趣角的分隔等均有具体建议;壁报设计和课程内容要协调,目的是使课室成为方便儿童走动、取放玩具和用品,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环境。此外,对安全因索、墙壁和地面的配合、活动区的布置、家具的摆放、课室的陈列、体力游戏场地的安排等都作了具体说明。

3.时间的编排与运用关系到课程推行的效率问题,儿童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他们每分每秒都从环境中汲取着经验,幼儿园的课程安排每时每刻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因此,香港对学前机构的活动时间安排很重视并作了规定,即动与静的活动要搭配进行;给予独立探讨和社群发展的机会;激发儿童求知欲,给予探索和尝试的机会;按儿童的能力和兴趣安排不同的活动;在分组活动时间内,每天均提供小组学习及不同元素的自选活动,并安排儿童在同一日内完成数项活动,小组学习每天可进行一至二项,在每周内每人都有机会完成所有活动,此外,还编制了半日制和全日制的课程时间表供参考。

4.评估是保障课程得到落实的重要手段,香港幼教界十分注意运用评估手段实施科学管理,制定详细的评估原则:

(1)评估目标要符合儿童整体身心发展原则。

(2)评估要根据不同资料的来源,包括对儿童定期连续的观察和记录,家长提供的资料和儿童的学习作品等,来分析判断。

(3)评估内容及方法应以儿童可以理解的事物作依据,尽量在日常课堂活动内进行,使儿童感到舒适自然,无压力。

(4)评估是要找出儿童的优点,发掘潜力而加以发挥。

(5)避免在划一的标准内评估儿童的表现。

(6)评估应以儿童自己的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作比较,切勿将儿童互相比较。

(7)评估时应让儿童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自信心。

(8)评估时不应有偏见,要客观,接纳儿童的看法。

(9)评估的结果应清楚、有系统和正面地告诉家长,使他们了解孩子学习的进度,加强对儿童成长的认识。

四、香港的学前课程纲要

该课程纲要包括照顾、生活习惯、常规训练、游戏活动及学习范畴五个方面。关于照顾,从健康检查、进食、休息三个环节分别规定了目的、注意事项、推行指引。

关于生活习惯与常规训练,分别从目的、推行原则、活动内容、培养方法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关于游戏活动,对体力游戏、音乐活动、美劳活动、积木、玩水、玩沙、假想游戏、烹调八个项目分别从目的、推行原则、活动内容、材料设备等方面提出详细的要求。

关于学习范畴,他们对语文活动、数学活动、自然科学经验、科学经验四个领域分别从目的、教学原则、学习范围、活动指引及设备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

此外,《指引》中还规定了课程模式即以主题呈现教学内容,以活动教学法推行课程内容。

研究分析香港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引》,有如下特点或优势值得借鉴:

1.确立了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目标,整个课程内容和推行方法都是围绕儿童的发展目标选择和安排的,在设计活动时打破了先确定教材内容——定目标——定方法——定教具的程序,现在的程序是先确定儿童的发展目标——选教材——定方法——定教具,这一变化反映了其教育观的转变,该课程的价值取向明显地反映出以儿童发展为中心,而不是以社会、以教材或以教师为中心。

2.课程目标制定的具有显著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整体性表现为该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均衡性和各个侧面的有机联系性;层次性表现为课程规定了宏观的儿童发展目标,又规定了各侧面的具体目标,还规定了各年龄阶段的学习目标,整个目标体系由宏观目标层层分解,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其可操作性表现为目标的具体性、适当性及可实证性。

3.课程的指导性强。因为它不仅从宏观到微观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任务,而且对整个课程和课程的各领域的推行都提出了明确的原则。在推行原则中,对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学习环境的安排、时间的编排与运用、教学组织形式、课程评估以及家长参与等方面均作了详尽的规定,如果是只规定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而不提方法和措施,就会削弱其指导性。

4.分析该课程所基于的理论较为丰富和全面。首先运用了“全面发展理论”,此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包括其身心一切的变化,儿童的发展不限于身体,而是整个人的各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因此,香港围绕儿童的体能、智能、语言、社群和情绪等每一发展方面制定了全面平衡的发展课程。

其次,该课程也运用了“发展任务论”,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身心正常的人,在其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行为能符合社会要求,即某年龄的人能适当做好该年龄应该做的事,就是正常的发展,就表明身心健康,因此,香港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编制一套适合各年龄儿童学习的课程内容,同时也切合了社会的期望。

再次,该课程还折射出了“认知理论”。此理论的代表人皮亚杰在大量的研究后指出,儿童是一个主动的个体,自己会通过活动的经验,运用同化和顺应的能力对世界建立一套认识或基本概念,儿童必须通过活动才能形成自我的世界和思考的方式,儿童智能的增长是受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心智的平衡和生理成熟等因素影响的,据此香港的课程推行中十分强调学习环境的创设和活动教学法的应用。

最后,该课程还吸收了“社会历史心理发展论”,此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智能发展之源,一切较高层次的心智功能如逻辑推理,概念建立,语言能力,注意力等均由人际间的互动产生,即儿童通过与他人的相处,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学习,儿童的能力发展主要是受他所处的文化背景及社交经验的影响,因此,香港的课程在发展目标中首次突出地提出了儿童群性的发展,与其相应的在课程的编排和推行原则中,强调了为儿童提供丰富的人际交往活动。

以上几方面都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但是,该课程指引在总目标中指出学前教育是“为日后的教育作好准备”的,似乎学前教育不属于正式的教育,仅仅是正式教育的预备阶段,这就降低了学前教育的重要地位。我国新颁布的《规程》中,已将过去的“预备”删除,明确提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这就确立了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性质和地位,这必将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标签:;  ;  ;  ;  

香港教育署加强学前教育改革:学前教育课程指引检讨_学前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