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论文_吴道民

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论文_吴道民

上海市 200333

摘要:中国是传统大国,自古以来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很多的传统建筑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将中国传统建筑材料运用到现代建筑当中,可以更完美的体现中国的历史文化。在当前阶段,在中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现代建筑物都体现了历史古典气息(例如北京徽胡同徽杂院,杭州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传统建筑材料和现代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是当下现代化建筑行业新的风向标。本文针对中国传统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做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现代建筑设计;传承与创新

建筑物的主要构成就是建筑材料,它能够充分展示建筑的形态美。建筑建设当中使用的材料从其肌理、颜色和质感等方面对建筑设计的特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给传统的建筑材料的发展带来冲击,迫使传统的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寻找合理使用途径。本文通过传统文化在建筑上的渗透,来研究传统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创新发展。

一、传统建筑材料的种类与特点:

砖瓦和木材的使用,是传统建筑上的明显特点。砖瓦木材的结合,决定了建筑的结构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性质。另外除了砖瓦和木材,传统建筑材料还其他一些材料:比如石头、土等。根据传统建筑建设,对其材料特点分别做了简单的分析:1.土的特点为质朴的、粗糙的,根据不同地域有不同性质。2.木的特点是朴素,它有自然纹理,能让人联想到回归自然的感觉,传统色彩比较重。3砖的特点是色彩特别,肌理凹凸不平,在质感上非常独特。4石头的种类比较多,可光洁可粗糙,没经过打磨的石头更能体现粗犷感。5.瓦的特点是种类比较繁多,传统建筑上青瓦质朴、琉璃瓦精致,给人以辉煌和雅致的感觉。

其实很多建筑材料都是来源于自然,把传统的建筑材料运用到现代建筑当中,一方面有力的协调了自然和建筑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能在中国建筑的传统文化上得以继承。

二、中国传统材料的现代表现形式:

(一)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色彩上的表现形式

传统建筑材料上的颜色分为两种,一种是固有色,这个是指材料本身的原始色,比如青砖,比如黛瓦。另一种是人工色,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了人工在材料上进行上色。这种色彩与原有色肯定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比如青砖黛瓦,它们在后期的加工中,进行了烧制之后,会出现好几种颜色,特别是经过抛光处理之后颜色种类会更多。另外传统建筑材料在根据其地理不同和地域性方面,颜色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总体来说,固有色和人工色之间的色彩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

将传统的建筑材料,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当中,通过其在色彩上的表现,反映出自然之美,给建筑带来了艺术魅力。

(二)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形态上的表现形式

材料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通指为材料形态。在传统的建筑建造上通过建筑材料的不同形态进行组合,合理的配比,能有效的提高建筑的稳定性。从形态上来说,建筑材料也是有先天特点和后天加工特点两种。传统的自然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特别多,比如园林中的假山设计,非常具有艺术感。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相结合运用到各种现代建筑设计当中,比如学院建筑,能通过材料的肌理和质感反映出古朴的人文气息,在校园中表现出浓厚的文化底蕴,在现代建筑中表现出新的风貌。

三、中国传统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一)传统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创新

传统建筑材料和现代建筑材料相结合的使用,例如将传统材料中的砖瓦、木材、石头等和现代建筑材料水泥,钢结构,比例等结合使用,是当下现代建筑中创新运用的基本手法。现代新型材料通常表现出来硬实、沉闷的结构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结合了传统建筑材料之后,通过材料的对比,体现出温暖、时尚的特征。传统材料在经过后期的加工打磨之后,在其纹理和色彩方面有较大的突破,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当中构建出不一样的建筑形态,这也是现代建筑创新的一个表现。

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承载了千年的传播和沉淀,这个是现代建筑的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在现代建筑行业的建设当中,传统材料的利用要充分考虑现代建筑的风格,在传统文化气息和古典美的传播当中,考虑现代人的审美观点。传统材料和现代建筑设计的合理结合,才能让现代建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才能在质量美感和适用上得到认可。才能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继承。

(二)传统材料在现代建筑建设上的运用--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

把传统建筑材料与现代建筑设计通过美学进行完美结合,不但能体现出传统建筑材料的特色,还能满足现代建筑的风格。将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在设计前做好审美评估,然后应用到现代化建设建筑中去,针对不同地区的文化传承,将不同的现在建筑在色彩和形态美中展现出来。目前我国就有很多将传统建筑材料使用到现代建设中的建筑,这里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以下简称新馆)为例,对传统车材料的运用做了简单解析:

1.新馆的大屋顶的设计:大屋顶是指由传统的土木等材料建造,根据其建筑材料物理上的局限性,建筑开间不能过大,屋中以主体脊梁为最高,两边呈人字行,这个也是为了雨天排水需要设计。檐部出挑深远,主要为保障门窗少受风雨侵蚀。这个是传统建筑在建设上独特性。当下被运用到新馆的建设当中,其在设计上的灵感是主要来源于苏州的坡顶景观(屋角檐部向上翘起,四角想上翘伸,其形状如飞鸟展翅,所以也被称之为飞檐翘角)。贝聿铭(新馆设计者)说:“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真邃到底是什么?........大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显著特征之一,这是中国特有的色彩,是文化传统与中国极为相近的日本所没有的。”

2.新馆中的传统色彩表现:在文章的开始简单的说了青砖黛瓦,在新馆的建设当中,屋面和墙体的装饰就是采用了黑灰石材。另外与白色的墙体相互搭配,给人清新典雅的味道。

3.新馆大门的设计:新馆的大门采用的事玻璃重檐两面坡式的金属梁架结构,因为新馆属于博物馆,传统的建筑大门不易使用。新馆采用的重檐形式,是以传统大门上的造型元素为基础,利用瓦当滴水造型,和现代建筑材料钢材、玻璃想结合,创造出崭新的建筑风格。

四、传统建筑文化在现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建筑通过千年的传承和积累,已经沉淀出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传统建筑材料与现代建筑设计的有效结合,能在建筑的设计中创造出高格调且特征明显的建筑。各种材料和建筑元素的运用都需要经过思考和反复的琢磨,在运用的同时还要考虑更多的其他复杂元素,这在现代建筑设计者的情感中是比较难得的。提升我国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建筑的建设,建造富有民族文化气息的现代建造,合理利用传统材料和现代设计,是建筑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

总结

正如贝聿铭所说,要做现代的中式建筑“即要有传统的东西,但有一定要有创新,传统的东西就是运用传统元素,让人感到协调和舒服:创新的东西就是要用新的理念,新方法,让人感到好看和吸引。”

参考文献

[1]张辰卓.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传承与创新的共同诉求研究[D].浙江大学,2018.

[2]马嘉.北京及周边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营造语汇的现代表达[D].北京交通大学,2017.

[3]李欣园.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影响下农村小微型产业建筑设计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7.

[4]姜静.试论儒家文化对中韩建筑环境艺术的影响[D].山东建筑大学,2016.

[5]刘成林.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语言的传承与交融[D].山东大学,2015.

论文作者:吴道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6

标签:;  ;  ;  ;  ;  ;  ;  ;  

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论文_吴道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