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育家们一致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语言环境的创造,只有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演”,才能使教与学双方始终处于激活状态中,才能使死气沉沉的“一言堂”课堂转化为生动活泼的舞台,最终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七年级是中学生的启蒙阶段,七年级英语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让学生迈好英语学习的第一步,对他们今后学好英语至关重要。为此,笔者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效果不错。
1 直观教学,直接感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总是通过感官获取各种信息来感知周围世界的存在的。为此,视觉在学习和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人的认识总是经过从简入深、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农村中学,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往往要凭借具体事物或者表象进行思维,而直观教学正是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实际,能为他们的思维提供形象的直观的印象,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2 运用媒体,激发情趣2.1 运用媒体,激发兴趣,创设英语情景。①利用录音机播放一段节奏明快的歌曲、伴音或歌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二十六个英文字母时,通过录音机播放音乐,学生被节奏明快的歌曲深深吸引,使他们都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②收听、跟读地道的英语,把握标准的语音、语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③给学生创造条件,为其录音、播放,让他们听到自己的发音,感知自己发音的优、缺点,进而发扬优点,矫正不足,继续提高。好奇是小孩的天性,通过录音比赛,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进而把课堂搞活。
2.2 运用媒体,呈现出画面,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光学投影仪胶片的使用,不仅起到小黑板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制作一些彩片、插图等丰富我们的教学,为学生创造生动、形象的情景,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下面以初中七年级英语上册 P19 为例:出示投影片,画面上仅显示 a red apple,a table,随着教学深入,我分别把 a red apple 放在桌子上面、里面、下面,让学生在动感中理解句子:A red apple is on/in/under thetable.通过这样生动的教学,学生必能准确、牢固地记住介词on/in/under 的用法,且学习积极热情也会很高。
2.3 运用媒体,变静为动,使学生身在其中,知其所学。教学录像能做到图、文、声、色并茂,字幕与动画的巧妙运用,使音、形、义有机结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语言的形式和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英语课堂上借助录像机等设备可提供生动直观的形象和视觉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产生良好的兴趣和情绪,进而也使课堂“活”起来。
3 编辑歌谣,增强记忆在美妙的音乐中,唱唱跳跳,轻轻松松学英语,其中乐趣不 言而喻,还可以通过唱歌来培养学生兴趣、增强记忆、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七年级这一套教材中,编者编辑了一些有趣的歌谣,这些歌谣清脆动听,深受小孩子的喜欢。根据小孩喜欢听和唱歌谣的特点,我把课文中的一些内容也编成了顺口溜或歌谣。如:教“What color is??the…?It’s…”的句型中,我就配用了简单轻快的音乐,学生很快就学会并记住了句型。
4 游戏活动,贯穿教学根据儿童“好动、好玩、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中学英语教学要创造新颖多样、富于启发性、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和游戏,来唤起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达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游戏是七年级学生最乐意接受和参与的活动。根据教学要求,我尽量把传授知识和游戏融为一体,设计一些适合教材的游戏。比如:学习了有关颜色的单词后,我准备了一些彩色铅笔和其他各种颜色的物品,放在一个大盒子里,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来。我说:“Show me a green pencil.”这个学生按听到的从盒子里拿出相应颜色的东西,全班同学说:“Yes”或“No”;又如教完数字 1 至10 后,我设计了一个“Who is missing?Can you guess?”的游戏。
在游戏的同时,我还引进了奖励的激励机制,对获胜的同学分别奖给一些小红星或小红花等,以此来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把学习推向高潮。
5 竞争比赛,激活课堂形式多样的比赛是激发情境、激活课堂行之有效的方法。
竞争永远是一剂课堂兴奋剂。竞争好胜心理驱使学生乐于参与比赛活动,这又是进行某项或几项知识与技能综合训练的手段,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在紧张、热烈的竞争气氛中,无论是参赛的学生,还是观看的学生,个个都十分投入。无论是小组比赛还是个人比赛,学生都满腔热情地参加,课堂气氛可谓空前的高涨。我在七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最热闹的一环就是竞争比赛。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们都能赛出基础,赛出质量,赛出能力,且越赛越有兴致。
运用竞赛,挖掘学生的学习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思维的灵敏性。学生在紧张欢乐的气氛中既芬获得知识,又不易产生心理疲劳,有效地避免了学生课堂上的“走神”现象。
欢乐的教学手段必将在英语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挖掘他们的聪明才智,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英语。想方设法把课堂上活,才能让学生学生更多的知识,学得更快、更轻松。
论文作者:柏小希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年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5-4
标签:学生论文; 英语论文; 七年级论文; 他们的论文; 歌谣论文; 课堂论文; 知识论文;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年第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