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天津 300171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相关并发症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从而提高社区慢性病的治疗有效性。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9月-2016年12月在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2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慢性管理治疗方案,观察组则接受社区规范化管理治疗方案,随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41%,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并发症方面,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6.9%,观察组的发生率为8.1%,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并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高血压资料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区;规范化管理;高血压;血压控制;并发症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持续增加,在治疗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对血压水平的控制。与此同时,将高血压列为重点公共卫生项目,开展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是社区医疗机构发展的新方向,有利于更好的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1]。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9月-2016年12月在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2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治疗对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提出相关建议,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9月-2016年12月在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2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8例。其中,男性患者541例,女性患者735例,平均年龄为(58.6±4.5)岁。此外,以排除患有脑卒中急性期、肢体活动障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慢性管理治疗方案,包括健康宣讲、病情档案建立、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则接受社区规范化管理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临床评估,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随访了解到患者的日常生活状况。此外,可对患者的血压、运动和饮食情况进行测量和了解。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的疗效评价可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个方面。其中,显效指患者收缩压下降幅度超过30mmHg或舒张压下降幅度超过20mmHg;有效指值收缩压下降幅度在15mmHg-30mmHg之间,或舒张压下降幅度在10mmHg-20mmHg之间;无效指患者血压未达标或波动过大,无法进行准确的判断。其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1.4统计方法
本研究中对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x)和百分比(%)进行表示,并选取P<0.05为置信区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41%,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并发症方面,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6.9%,观察组的发生率为8.1%,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3 讨论
老年群体在高血压患者中所占比例较大,且多患有其他基础类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等,仅仅依靠住院治疗难以对高血压水平进行长期的控制,且治疗费用高。因此,采用社区规范化管理是提高高血压治疗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特别是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而言,具有较高的认可度。而高血压患者的发病多于饮食、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因此在控制过程中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实施社区分级规范化管理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更好的完成降压目标。
随着我国医疗模式的转变,护理观念的优化,多途径、多角度的治疗方式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2]。在社区规范化管理高血压病情的过程中,对于低危患者主要通过非药物进行血压的控制,并引导患者优化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调节等,例如减少食盐的使用量、坚持有氧运动。与此同时,定期提醒患者复查血压情况,做好随访工作,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此外,对于中危程度的患者而言,在非药物治疗干预的过程中,要有重点性、针对性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对于血压控制结果不佳的患者可适当使用药物治疗,防止相关并发症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对于高危患者而言,选择药物干预是主要方式。此时,需要患者配合各项检查结果,包括对血糖、血脂数据、眼底检查进行相应的治疗,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
高血压患者作为缓慢型病症,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且易复发的特点,而血压升高会加速患者动脉硬化[3],因此,降压是控制高血压并发症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患者用药缺乏自我监督效果,多有断断续续服用降压药的情况。因此,积极地开展用药知识大讲堂,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优势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用药指导,有助于提升用药合理性。与此同时,关注患者情绪波动问题,特别是对焦虑、烦躁情绪的缓解,了解患者内心的恐惧和实际需求,对治疗方式进行调整,取得患者信任,有利于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综上所述,应用社区规范化管理在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并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与此同时,从患者自身角度出发,改变生活方式,特别是饮食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改善身体机能,其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检测均有明显下降,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陈思,周忠,景胜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实行健康管理的效果研究(优先出版)[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5(19):266-268.
[2]黄锦玲,张雁.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3(5):48-51.
[3]饶李亮,邹振宇,周俏棋.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探索[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4(3):102-105.
论文作者:王金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血压论文; 规范化管理论文; 高血压论文; 社区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