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帕金森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陈明香 王晓雪

(济南军区总医院 250031)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帕金森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路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路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的比较上,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应用在帕金森患者的治疗中,有利于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帕金森;治疗效果;生活质量

本研究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帕金森患者纳入样本中,对护理干预对帕金森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帕金森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6-83岁,平均年龄(63.6±1.4)岁;病程3-17年,平均病程(6.2±1.3)年。实验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7-82岁,平均年龄(6.3±3.3)岁;病程3-18年,平均病程(6.1±1.2)年。对比两组上述各项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30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应用常规护理,在出院后只是单纯的应用一般随访;30例实验组患者提供持续护理干预,也就是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同时延续到出院后半年。第一步:展开入院评估,最大程度上掌握患者实际的病情、心理、社会等状况,同时按照每例患者所填写的问卷调查表,总结患者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护士、医生、康复治疗师一道制订每例患者的个体教育目标以及计划,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及时的展开评价,同时多加和患者、家属交流,以期及时的纠正偏差;第二步:心理干预:在住院期间构建优良的医患关系,多加和患者、家属交流,对患者的病情、生活经历的叙述耐心的倾听,有效的掌握患者的真正想法。同时应用诚恳的态度完善解答劝慰工作,消除患者由于疾病造成的痛苦,提供患者相应的支持和关怀,有目的性地处理患者的问题。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人格,多提供患者正面有意义的言语刺激,尤其告知其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病情带来的影响,引导患者有效的表达、宣泄自己的抑郁情绪,借助外界的支持系统缓解心理压力,最大程度上嘱咐患者认可自己所面临的状况,对疾病的性质和后果客观的分析与判断,将患者歪曲的认知及时的改变。第三步:药物治疗指导: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告知患者必须遵照医嘱服药,严格遵循药物剂量、用药时间。并且告知患者药物的配伍禁忌与毒副作用,同时推荐患者积累按时服药的技巧,包括了用闹钟或计时器提醒自己,每日在同一时间服药,嘱咐患者外出旅游带好药等。第四步:日常生活指导:其一就是饮食:一般患者的肌张力显著上升,肢体震颤,能量消耗上升,极易发生疲劳,这就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年龄、活动量,提供热量和水分;其二就是安全:患者的运动水平会出现相应程度的下降,生活环境需要由安全的角度着手,室内物品摆放固定、有序,地面防滑等;其三:穿衣:患者常见症状的动作迟缓,相比于正常人,患者的日常动作需多花时间,所以衣服需选择开衫,选择有拉链或自枯胶带的衣服、鞋子。第五步:康复训练:主要是以运动疗法为主,在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按照实际身体状况展开康复锻炼,主要涉及了躯干运动、重心移动、上下肢锻炼、步态训练等运动练习,15 min/次,4次/d。第七步:出院随访:开通康复热线,定期电话回访。构建PD患者俱乐部。提供平台使患者彼此沟通,多加鼓励患者参与讨论面临的问题,同时在此期间鼓励家属参加。

1.3评价指标

显效:患者的运动功能、肌张力明显提高,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从事一般的工作;有效:患者的运动功能、肌张力会相应程度的优化,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无法从事一般生活;无效:患者的运动功能、肌张力没有任何变化。总有效率为有效率、显效率之和[1]。

利用生活质量评分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展开评分,评分指标涉及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分值均更高时,说明护理效果越优良[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的比较上,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两组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实验组的治疗的无效1例,有效12例,显效17例;对照组的治疗无效6例,有效20例,显效4例。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帕金森病(PD)其实就是存在在中年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包括了肌强直、震颤、运动降低,并且还会发生心理与行为的异常,主要包括了抑郁、痴呆、睡眠障碍、幻觉等,均会大大的制约着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的比较上,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了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对帕金森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应用在帕金森患者的治疗中,有利于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肖媚,庞伟茂.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1):1607-1608.

[2]杨天婷,周雯雯,方宏莲,等.持续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6):3814-3816.

[3]韩秀丽,胡雪玲,张婉萍,等.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6):1141-1144.

论文作者:陈明香 王晓雪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帕金森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陈明香 王晓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