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协调发展牢牢抓住中心_经济建设论文

坚持协调发展牢牢抓住中心_经济建设论文

坚持协调发展 牢牢把握中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协调发展论文,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但全面、协调、可持续,不等于没有重点,不等于忽视主要矛盾,不等于动摇党的工作重心。关于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工作重心,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的会议、历任党的领导都鲜明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25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党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和党的工作重心选择是正确的。然而,最近一个时期,有一种十分盛行的思潮认为,“经济建设已经不再是党的中心工作,党和国家应当将制度建设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笔者认为,以“制度建设中心论”代替“经济建设中心论”,在理论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上偏离了党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

一、“经济建设中心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理念,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路线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证明,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实质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新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时,主要从劳动生产率角度予以阐明。认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的到现在为止的一切历史对立,都可以从人的劳动的这种相对不发展的生产率中得到说明。当实际劳动的人口要为自己的必要劳动花费很多时间,以致没有多余的时间来从事社会的公共事务,例如劳动管理、国家事务、法律事务、艺术、科学等等的时候,必然有一个脱离实际劳动的特殊阶级来从事这些事务;而且这个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永远不会错过机会地把愈来愈沉重的劳动负担加到劳动群众的肩上。只有通过大工业所达到的生产力的大大提高,才有可能把劳动无例外地分配于一切社会成中,从而把每个人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使一切人都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参加社会的理论和实际的公共事务。当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他们所看到的,能保劳动生产率提高到社会主义物质基础高度的就是蒸汽机为代表的大工业。因此,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是成熟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这种高水平的物质基础,对于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则是奋斗目标、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

“经济建设中心论”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指出,实现共产主义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并告诫,“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这里不仅把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当作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前提,而且把生产力的充分发展视为铲除旧社会遗留下来全部陈腐东西的物质基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对执政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科学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25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民经济大体上以9%的速度增长,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了7倍以上。中国GDP已达10万亿元,名列世界第6位;国家外汇储备在世界上居第2位。25年的时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两步战略目标——由饥饿到温饱、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贫穷落后、商品供应短缺、定量供给的时代已成为历史。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转折。它充分说明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法宝。

二、“制度建设中心论”者的主要误区,是对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了不切实际的判断,夸大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片面强调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和工作重心的转移

“制度建设中心论”者依据之一是:经济建设已经不再是党的中心工作了,党和政府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对宏观经济的“控制者”、“计划者”转向“指导者”和“引导者”。这里的关键是论者对“经济建设”内涵和外延未作科学界定。实际上,“经济建设”是一个极其广泛的概念,它包括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制定、经济制度的设计和实施、经济建设的组织和引导、经济活动的服务和监管等重要内容。经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实质,是指党和政府以最大限度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运用执政地位和管理国家的职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科学配置国家一切有形和无形资源,努力为经济建设构建科学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努力为全社会的经济活动营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软件和硬件环境。从“经济建设”的根本意义上讲,党和政府不仅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宏观“控制者”、“计划者”,同时也是“指导者”、“引导者”,两者是相互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

“制度建设中心论”者依据之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能自动地保证国家长治久安。这种观点只说对了一半。另一半是,任何社会制度的任何国家,如果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家根本不可能长治久安。中国历代王朝的更迭,其根本原因是经济没有搞上去,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诚然,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还有许多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比如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大规模的“下岗洪水”和“失业洪水”;显著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世界上基尼系数(收入不平等性)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严重的腐败及其大的经济损失;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破坏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改革的手段来解决。只有加快经济建设步伐,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制度建设中心论”者依据之三是:以制度建设为中心是国家制度现代化的客观需要。诚然,建立现代国家制度,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当追求的目标。制度建设的本质是政治文明建设。作为政治文明重要内容的“制度建设”,固然是现代国家制度的重要特征,但对于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GDP仅有1000美元的中国来说,发展还是硬道理。作为国家五大根本利益即“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经济发展与经济稳定、社会公正与人类安全、政治清明与社会稳定、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的实现,必须以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前提。无论是党的改革,还是人大的改革,政府的改革,司法的改革,必须与经济建设同步进行。因此,从现代国家制度安排的角度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显然过分强调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制度建设中心论”者依据之四是: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型。诚然,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经历了两次执政方式的转变:第一次以1949年10月1日为标志,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第二次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正确路线。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长河来看,第二次转变才刚刚开始。我们对有中国特色经济建设的规律,有些已经掌握,有些还处在探索之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是长期的,我们的经济建设也是长期的。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们的人均GDP,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广大的农村依然比较落后。因此,邓小平同志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两个根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这是对中国国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和把握,应当成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这三个基本要素的统一体。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必然发生三方面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思维的关系。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文中论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时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样,人类的基本活动方式便可分为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和社会政治活动三个部分。与此相应,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一切成果即人类文明,也就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从社会整体出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质文明是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的成果,物质文明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对自然界能动作用的物质表现。物质文明建设与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它必须以人类创造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的最基本的实践——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借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来改造和支配自然界,以获得改造的成果并为自己服务,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

精神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动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成果。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主观世界也得到了改造;不但创造出日益增多的物质财富,也不断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推动科学、艺术和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全面的、巨大的系统工程,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设。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归根到底决定于人的现代化,取决于国家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着眼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没有精神文明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核心。所谓政治文明,是指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从静态的角度看,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进程。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方面的内容。

根据党中央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这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最重要任务和全党的中心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党的十二大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第一次把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界定为物质文明,把人类主观世界改造的成果界定为精神文明。党的十六大又鲜明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这样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就三位一体对应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要求,也就成了当前我们党必须做好的最重要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表明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到位。

标签:;  ;  ;  ;  ;  ;  ;  ;  ;  ;  

坚持协调发展牢牢抓住中心_经济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