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常见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分析论文_曾蓉丽

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常见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分析论文_曾蓉丽

新邵县疾病预付控制中心 422900

【摘 要】目的:对乙肝两对半检测的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乙肝两对半检测的1000位体检者,对这些患者的检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在于找到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原因和对其检测结果的分析。结果:经ELISA检测法检验,1000例检验人员中,有25例人员为传染大三阳,占2.50%;有89例为传染性小三阳,占8.90%;有12例为双阳占,占1.2%。结论: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尽量排除影响因素的感染,进行仔细的鉴别。

【关键词】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检测;影响因素;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大大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乙型肝炎病毒(HBV)正是乙肝发病的罪魁祸首[1]。俗称的乙肝两对半就是HBcAb、HBeAb、HBsAb、HBsAg,及HBeAg,而这些均隶属于能够检测出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标志,而这些标志正是此类肝炎的相同点[2]。同时也表明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对于乙肝的疗效、预防和诊断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基层医院对于乙肝类疾病的诊断和分型疗效观察的主要措施就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而ELISA具备特异性高、简单、便捷、灵活等优点[4]。因此,ELISA是检测乙肝免疫学标志物的关键手段[5]。但是有一些假阳性或者假阴性出现在结果中,则是因为ELISA检测中的影响因素不少。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消除检测中的各类影响因素是十分必要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的1000位体检者,诸位体检者中,男性、女性体检者各500例;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45.5±10.5)。

1.2方法

乙肝两对半检测要求体检人员在清晨以空腹的状态,抽取其肘正中的3.0ml静脉血,同时需保证检测人员空腹状态必须维持10h以上。采用医用抗凝管混匀自然凝固的血液,在1个小时以内以3000r/min离心10分钟分离血浆,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核心抗体(HBcAb)、e抗体(HBeAb)、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表面抗体(HBsAb)等乙肝免疫学的标志物。

1.3常见结果分析

1.3.1单项阳性者

①若检测患者的HBcAb呈现阳性,其他4个为阴性,那么体检者在感染的窗口期或受到乙肝病毒感染或为隐形携带者;②若检测患者HBsAg呈现阳性,其他4个为阴性,那么体检者处于乙肝潜伏期。

1.3.2两项阳性者

①若检测患者HBsAb、HBcAb经检测呈阳性,其余呈阴性,则为慢性或急性乙肝;②若检测患者HBsAb、HBeAb经检测呈阳性,其余呈阴性,则为早期急性乙肝;③若检测患者HBsAb、HBcAb经检测呈阳性,其余呈阴性,则处于恢复期或有乙肝病史。

1.3.3三项阳性者

①若检测患者HBsAb、HBeAb和HBcAb呈现阳性,其他2个为阴性,那么体检者处于乙肝恢复期;②若检测患者HBeAg、HBsAg 和HBcAb呈现阳性,其他2个为阴性,那么体检 者此时体内乙肝病毒大量分裂,传染性较强,此时体检者处于慢、急性感染期,是为乙肝大三阳。③若检测患者HBsAg、HBcAb和HBeAb呈现阳性,其他3个为阴性,那么体检者时慢性抗原的携带者亦或者处于感染的健康恢复期,此时其传染性不强,是为乙肝小三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经ELISA检测法检验,1000例检验人员中,有25例人员为传染大三阳,占2.50%;有89例为传染性小三阳,占8.90%;有12例为双阳占,占1.2%。

3讨论

3.1样本采集与处理的影响

实验中收集的样本发生了溶血;收集血液的试管经反复使用发生了交叉污染或因收集血液的试管清洗不干净导致血液交叉污染片;采集的标本凝固不全离心后,血清中仍然存有蛋白原和纤维[6]。此类物质容易附着于酶标板孔壁上,扰乱酶标志物的清洗结果,导致检测结果的呈假阴或阳性。

3.2试剂的影响

高质量的试剂是确保结果准确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劣质的试剂必然为导致结果呈假阴或阳性[7]。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试剂的灵敏都和特异性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如部分厂家的酶标板孔间A值超过15%,影响检测结果也是必然的[7]。除此之外,不同的检测方法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如ELISA检测法为阴性,而电化学光检测则成阳性等[8]。

3.3操作因素的影响

吸量的误差和加样吸嘴的污染都直接影响检测的结果。而ELISA检测法的边缘效应和‘HOOK'效应也可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9]。在ELISA检测法的操作中,有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洗涤。在操作洗板机时,实验人员要确保针孔内的畅通,确保未结合的标志酶被彻底洗涤,否则同样会出现假阴或阳性。

3.4分析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经ELISA检测法检验,1000例检验人员中,有25例人员为传染大三阳,占2.50%;有89例为传染性小三阳,占8.90%;有12例为双阳占,占1.2%。由此可见,乙肝两对半检测对乙肝病毒的检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乙肝两对半检测可有效的检测出乙肝病毒,但在检测中有许多干扰因素。因此,在检测时实验人员应排除干扰因素,对检测结果进行仔细的甄别,如HBsAg阴性患者接受完乙肝疫苗1~2周左右,其血清中HBsAg成分会出现一过性阳性。因此,一般不建议在一个月接受过乙肝疫苗的患者进行乙肝检测。除此之外,乙肝检验员在检查时,应注意操作因素和试剂的影响,以提高临床检测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王军,王继,王丽等."a"决定簇145位点变异的HBsAg单克隆抗体制备及HBV变异株快速检测方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8,35(2):231-234.

[2]祝继华,严立,陈瀑等.ELISA法在检测乙肝标志物中的应用和评价[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34(10):1397-1399.

[3]钟剑峰,高兴成,黄伟佳等.PCR-ELISA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感染者精液HBV-DNA的探讨[J].海南医学,2009,20(11):9-11,22.

[4]黄伟佳,钟剑峰,高兴成等.PCR-ELISA法检测HBV感染者精液HBV-DNA的评价[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0,24(12):18-20,23.

[5]黄静.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与ELISA法乙肝免疫学检测的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6):110-112.

[6]王虹,万成松,王省良等.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进行HBV DNA基因分型的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1,21(2):234-236.

[7]李梅,肖华龙,刘洁等.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应用[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4,34(5):362-365.

[8] 张艳敏,杜晓峰,张丽梅等.实时定量PCR和ELISA法快速检测角膜组织HBV和HCV的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7(3):411-413.、

论文作者:曾蓉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  ;  ;  ;  ;  ;  ;  ;  

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常见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分析论文_曾蓉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