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文明观论文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文明观

吴大辉郑 楠

【摘要】 当代普京保守主义政治文明观具有内外双重含义,既是与西方自由主义国家进行政治博弈的意识形态基础,也是确保俄罗斯成为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家稳定和现代化的强国的思想基础。普京提出的俄罗斯“统一文化密码”的概念已经成为其解决俄罗斯文化认同、民族矛盾与宗教争端的核心“钥匙”。而且普京认为当今俄罗斯应该弱化“弥赛亚意识”,认同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秩序的基础。

【关键词】 保守主义 “统一文化密码” “弥赛亚意识”

普京的保守主义思想:爱国主义、强国主义、国家主义和社会团结

2019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赴日本参加大阪G20峰会之前,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称,自由主义已过时,自由主义与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相冲突;自由主义者不能对任何人任何事指手画脚,不能像近几十年来一直试图做的那样,简单地对任何人发号施令;十年来支撑西方民主国家的意识形态已不再管用;多元文化主义等思想不再站得住脚。普京批评指出,2015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决定接纳100多万难民进入德国,其中主要来自饱受战争蹂躏的叙利亚,这是一个“重大错误”。“这种自由主义思想的前提是我们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移民可以杀人、掠夺和强奸而不受惩罚,因为他们作为移民的权利必须得到保护。” 普京认为“每一种罪行都必须受到惩罚。自由主义思想已经过时了。它与绝大多数民众的利益发生了冲突”。

普京“多元文化主义不再站得住脚论”符合欧洲社会对外来文化呈现出的排斥态势。事实上,主要欧洲国家的领导人也承认多元文化主义在欧洲的失败,从2010 年开始,德、英、法三国领导人多次对多元文化主义进行了直接的批评和明确的反对,例如,2010年10 月,德国总理默克尔本人在公开演说时就宣称,德国构建多元文化社会、让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生活的努力“彻底失败”。尽管如此,普京的“自由主义过时论”依然引起轩然大波。他的上述说法被认为是从文明上挑战西方世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断然否认“自由主义过时论”,称“谁宣示自由民主已经过时,谁就是在宣示自由已经过时,法治已经过时,人权已经过时”。

2019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

自十五世纪以来,作为源于俄罗斯本土的社会政治思想,保守主义贯穿俄罗斯各个历史发展进程。入主克里姆林宫之初,普京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中表达了他的保守主义思想:爱国主义、强国主义、国家主义和社会团结。在国家主义的基础上,他在就任俄罗斯总统后建立了“可控民主”的模式,并在2005年推出了具有俄罗斯特色的“主权民主”概念。2008年11月,普京主导的统一俄罗斯党在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明确将保守主义确定为自己的意识形态,并着力打造了“文化”“精神”“爱国主义”和“国家力量”四大概念。2011年底至2012年初,发生在莫斯科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浪潮让普京不得不寻找消弭社会政治分歧的意识形态工具。在普京第三次当选总统后,于2013年9月瓦尔代俱乐部的演讲中指出:“我们看到,许多欧洲-大西洋国家实际上正在抛弃他们的根基,包括那些构成西方文明的基督教价值观。他们在否认道义标准和所有的传统身份认同:民族的、文化的、宗教的、甚至是性别的。”这意味着保守主义在俄罗斯的正式回归。西方学界认为,普京重塑俄罗斯保守主义,并非将其作为政治社会的理想来打造,而仅仅把保守主义作为弥合俄罗斯国内各种政治分歧的最基本的共识加以利用。

既然每天基本只拍一张照片,不如尝试拍摄更有力的作品,既能向观众透露整体叙事的一些信息,又能独立存在,这会是一项有趣的挑战。在365天的项目中给自己设定叙事以外的挑战,既能给予你更多思考空间,也能给你更多动力,促使你完成项目。

普京认为统一的俄罗斯文明是吸纳所有民族的文化并使其融为一体的“大熔炉”,即“统一文化密码”

2012年,普京在竞选总统期间发表的《俄罗斯:民族问题》一文中,从俄罗斯各民族统一的角度提出了俄罗斯“统一文化密码”的概念。该概念已经成为普京解决俄罗斯文化认同、民族矛盾与宗教争端的核心“钥匙”。普京文中借用了俄罗斯经典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观点,认为俄罗斯文化与俄罗斯精神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因而具有世界性和普遍性。这使得俄罗斯精神不仅能够吸收多种文化,还能够像磁铁一样吸引并融合其他民族文化。这种开放的与最大程度的包容正是俄罗斯文化的本质和重要性所在。普京认为统一的俄罗斯文明是一个吸纳所有民族的文化并使其融为一体的“大熔炉”,由此形成统一的“密码”,每个民族文化都构成了其中的一个字符,缺失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该密码都将失效且“无法访问”。

普京认为,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俄罗斯只能走民族融合的发展道路。他不仅强调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多民族性,也同时强调贯穿独一无二的俄罗斯文明的主轴线是俄罗斯民族和俄罗斯文化。他认为,巩固“历史性的国家”、促进各民族和宗教的融合,必须动用国家行政力量和培养主流文化。这首先应该在教育中加强对俄语、俄罗斯文学、本国历史以及所有俄罗斯民族传统与文化财富的学习,巩固俄罗斯国家在人民观念中的地位。

2018年第六届“全世界俄罗斯侨民大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涉及到近年来在中亚等原苏联地区的“去俄罗斯化”和“废除基里尔文字”等议题。普京在会议上表示,“俄罗斯世界”并非基于民族、国家或宗教等因素而建立,而是由一群在精神上与俄罗斯文化历史相连的、认为自己母语为俄语的人们构成。

目前学界对明人“尊元”业已形成诸多共识,如徐子方《明杂剧史》[1]、朱万曙《明代戏曲评点研究》[2]等,认为明代的戏曲理论和撰剧模式很大程度上是从元曲中“取经”才得以向前发展;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3]和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4]都注意到明代戏曲审美要素的排布顺序,在元曲影响之下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至明后期才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审美层级。

普京多次指出,必须巩固“历史性的国家”,用国家行政力量和主流文化来促进各民族和宗教的融合。他认为,解决民族问题有两种基本模式:融合模式和拼盘模式。近百年的实践证明,融合模式优于拼盘模式,尽管融合模式在实践中强调公民不分族裔身份,权利和义务平等,虽然难以避免一些族裔之间产生分歧与摩擦,但能够有效地防止族裔矛盾与冲突演变为民族分裂;而拼盘模式则是处理族裔问题失败的理念,因其强调族裔界限、族裔身份、族裔群体和地区多元主义而导致社会泾渭分明、政治多元分野,无法促进多民族的融合进而建构统一的国家,容易使民族冲突与地区矛盾相互交织,最终导致国家分裂甚至民族战争。普京谈及苏联解体的教训时指出,苏联时期各个民族享有地方分治的权力,拥有无尚的行政权力,各民族加盟共和国各自为政,逐渐衍生出各民族政治利益集团和地方民族主义,最终导致强大苏联的分崩离析,各民族自立门户,组建单独的民族国家。

普京强调,俄罗斯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于欧亚大陆结合部的俄罗斯文明对各种不同文化一向宽容,俄罗斯文明是以俄罗斯族文化为核心的多民族的文明,历史上非俄罗斯族的伟大文化活动家已成为俄罗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是俄罗斯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俄罗斯人的灵魂载体。俄罗斯作为斯拉夫文化圈的核心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化承载力,俄罗斯族为非俄罗斯族提供了伟大的国家文化空间,俄罗斯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都应被视为整个文化空间的财富,它们共同构成了俄罗斯文明。

2016年2月,普京批准了《2030年前俄罗斯联邦文化政策战略》。该文件详尽地阐述了俄罗斯国家文化政策的中期战略目标和实施步骤,涵盖了各民族公共生活的诸多“大文化”领域,不难发现“统一文化密码”始终贯穿该文件的始终。该文件确定了国家文化战略实施的重点方向:

在俄罗斯文明中,有一点与中华文明截然不同,即在俄罗斯国教东正教影响下形成的“弥赛亚意识”,也被称为“救世意识”。在“弥赛亚意识”的影响下,俄罗斯人认定自己是“神选民族”,这种意识也深刻作用于俄罗斯政治。但普京却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2007年在索契举行的瓦尔代会议上,他明确表示这种情况不适用于当下,无论是沙俄时期的泛斯拉夫主义还是苏联时期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特定产物,沙俄时期国家的统治基础是“专制”“人民性”和“东正教”,苏联时期建立的价值观体系也是强行把人们拖入其中,总体来说两个时期的外交政策都是为巩固内政服务的。普京认为,当前俄罗斯承担某种使命对国家是有害的,过度的强调强国定位可能会招致外部世界不必要的抵触,换来的不是合作而可能是竞赛和对抗。俄罗斯应该是一个“实在的、自尊的、能够维护自身权益的国家,在国际交往的参与者眼中是一个可以达成妥协的、融洽的伙伴”。

彻骨这个词,真是好啊。易非想,老家有个词,叫冷彻了骨,我终于知道是什么感觉了,那就是骨头缝里头透出来的一种寒冷,骨头缝都在向你喊着好冷好冷!

第五个支出是社会保障支出,关于社会保障支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不足;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缓慢;社会保障支出结构不合理、地区差异显著;社会保障基金增值困难、安全隐患。这个具体的数据大概说一下:2010年的时候我们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2.28%。这个与同期国家比较,比如说以中等发达国家为例,中等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支出比重是30%,我们是2.28%,社会保障构建上严重投入不足,今天我们所讲的全民享有的、能够覆盖13亿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普京弱化“弥赛亚意识”,认同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秩序的基础

第一,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俄罗斯文化的影响。推广俄语在全球传播领域的扩张,发展跨国境和跨区域的文化合作,反击西方社会对俄罗斯历史的歪曲,在国际合作中推广俄罗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第二,保障国家领土安全和文化安全,维护全俄罗斯的文化统一性。加强俄罗斯公民身份认同和多民族统一团结,强调俄罗斯社会传统的道德观与价值观,扶植传统文化活动与民俗活动。第三,发扬俄罗斯文化优势,发挥各地区的文化潜力。缩小俄罗斯地区文化差距,为民众提供多姿多彩的文化产品,维护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培养年轻一代对传承文化传统的主人翁意识。第四,强化教育的基础文化功能。确保俄语、民族文学、国家历史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基础,发展多种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公民军事爱国主义教育,加大俄罗斯军事历史和哥萨克民族历史的宣传力度,传承伟大卫国战争的精神。第五,提高家庭在俄罗斯文化价值传播中的社会作用。维护传统家庭模式,鼓励多子女家庭,要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承担责任,构建教育体系中的家庭咨询服务机制。第六,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吸收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改造修复文化遗产项目并设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大力推广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加大古典音乐、歌剧和芭蕾舞剧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

普京认为俄罗斯作为一个国家存在,首先需要保证的是自己国家的主权。在他的眼中世界上拥有主权的国家无非是中国、俄罗斯与印度等少数几个国家,大多数国家要么相互制约,要么附庸于某个集团或某个国家。而认清现实的普京也将自己的任务和国家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虽然看似降低了标准却更加合理。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恐惧和打压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对俄语世界“抱团取暖”的担忧,他们认为这是普京“复辟苏联”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会给固守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国家造成威胁。在这个问题上,普京坚持俄罗斯文明是欧洲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承认今天的俄罗斯是苏联的继承国,但俄罗斯继承的是伟大的文化,俄语空间包括苏联的所有加盟共和国和东欧的大部分地区,它并非是一个帝国,而是文化传播的空间;这不是政治体制的推广,而是教育和文化的出口。他表示俄罗斯愿意积极参与各类国际事务,但是在这过程中需要各方的相互理解,而非相互猜忌。

在各类重要国际场合的发言和表态中,普京认同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秩序的基础,但是总有一些国家试图让自己的文明凌驾于其他文明之上。在2018年底举办的世界俄语民族大会上,普京不加掩饰地对近年来西方试图分裂“俄罗斯世界”的企图进行批判,他提到,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改变,几个世纪发展起来的文明价值观和文化历史空间正在被摧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幕后推手国家的体制。普京认为,这些幕后国家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使被剥夺国家记忆、被摧毁民族性的国家弱化为幕后国家的“附庸国”。普京所言的“附庸国”直接指向了在北约东扩过程中被接纳的东欧国家以及格鲁吉亚。他认为这种殖民式的意识形态扩张旨在剥夺人们的民族认同和对其价值观施加影响,但最终他们将一无所获,因为“你不能强迫人们抛弃自己的信仰、传统、家庭,最终反对真理、正义和公正”。

普京认为,对于一种文明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共同的价值观、爱国意识、公民责任和团结、尊重法律、与祖国共命运等。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的重点应该是在交流的基础上如何使对方感同身受,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最终文明多元的目的。普京对于欧洲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多元文化也作出了判断,他认为在一些国家内多元文化是人为的、自上而下灌输的,是这些国家对以前的殖民历史的某种偿还。这样尖锐的批评无疑是触碰了一些欧洲国家的痛点上,他们对于营造出一种国家范围内的文化多元性拥有近乎狂热的政治正确敏感,而对于这种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一直避而不谈,对外界的质疑也装作看不到。这种文化多元直到现在还仍然停留在人种多元化的阶段,并没有向前迈进。而普京认为,在俄罗斯甚至连最小的民族都有自己语言的出版物。

【参考文献】

①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组织编译:《普京文集(2012-2014)》,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中图分类号】 D822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分别为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博导;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欧亚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编/谢帅美编/杨玲玲

标签:;  ;  ;  ;  ;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文明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