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之间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共86例,随机等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性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之前,2组患者的SAS、SDS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SAS、SDS均比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患者恢复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相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护理中,可以使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慢性胃溃疡;护理;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将存有语言障碍、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排除后,共86例,所有患者通过相关检查确诊是慢性胃溃疡,且均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随机对等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在21-74岁之间,平均为(47.5±26.5)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在20-75岁之间,平均为(47.5±27.5)岁。2组患者有关资料相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良好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基础性护理,主要是依据患者自身的病情,给予其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等,并将该病的相关知识讲解给患者,促使患者可以对病情有充足的认知,并给予患者相应的饮食干预,以促使患者积极的配合相关治疗。
观察组则在基础性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具体包括:(1)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患者在接受治疗中,护理者需依据患者的自身状况,将慢性胃溃疡的具体发病原因、影响因素、治疗方式、预防对策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在医院的通行道边侧设置相应的宣传栏,且制定对应的健康宣传手册,以此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并加强患者的防范意识[1]。(2)针对性心理护理:对于慢性胃溃疡而言,由于其病程较长,患者在治疗期间就会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而护理人员则需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积极主动的和患者交流与沟通,对其负面情绪进行缓解,从而使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并使其治疗期间的配合度有效提高[2]。(3)针对性生活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对每个患者自身的生活习惯进行充分了解,根据其自身的不良习惯,给予针对性的纠正,并督促其形成良好的习惯,同时,需嘱咐患者尽量多餐少食,禁止食用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并指导患者开展适量运动,以此使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3]。(4)针对性用药指导: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生对每个患者的用药状况,将每个患者的具体服药时间、剂量、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说明,并对患者用药之后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仔细观察,然后将患者根据要求服药的意义告知患者,以此使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得到显著提高。
1.3 临床观察指标
(1)恢复疗效指标:①显效:患者自身情况显著好转,且呈现痊愈迹象;②患者自身情况有良好改善,且状况好转不明显;③无效:患者自身情况无好转,且呈现恶化趋势。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实施评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将SPSS20.0软件应用在数据的处理中,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恢复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患者恢复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所示。
2.2 2组患者心理状况对比
护理之前,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P>0.05);护理之后,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相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所示。
3 结论
慢性胃溃疡作为临床上相对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其通常是指患者的胃黏膜肌层的组织受到相应损伤而造成的[4]。慢性胃溃疡的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嗳气、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便血等相关症状,其发病的原因通常与饮食情况、精神情况、吸烟等相关因素有直接影响,且其作为一种慢性的炎症,通常会对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5]。对于慢性胃溃疡而言,其通过相关药物治疗,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但是,长期服用药物,不仅会产生较多的负面反应,而且还会对患者自身的心理状况造成不利影响。而在实际治疗中,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常可以使患者自身的临床效果得到有效改善。对于针对性护理而言,其作为科学化的护理模式,通常有着多方面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通常会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而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可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由于该疾病的病程较长,还需要给予患者生活中的长期指导,并给予针对性的用药干预,从而使患者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并使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本次研究显示,护理之前,2组患者的SAS、SDS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SAS、SDS均比对照组低,且恢复有效率观察组 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67.44%,2组数据相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护理中,其可以使患者护理后恢复的有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并使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辉.慢性胃溃疡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272-273.
[2]马改娜.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01):155-156.
[3]丛煜倩.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2):4624-4625.
[4]叶汝兴,李小华,廖婉筠,蓝雪霏,骆翠仪.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3):199-200.
[5]宁会.观察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服务中的实际效果[J].心理月刊,2019,14(09):84.
论文作者:李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患者论文; 胃溃疡论文; 针对性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状况论文; 意义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