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玉 海北州第一高级中学 812200
【摘要】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德育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1-189-01
我们知道,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还有德育、理念的传承,这些都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予以渗透,并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是需要我们积极思考的问题。而在进行德育培养方面,主要的就包括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即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人文关怀。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意义重大,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其中主要的针对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展开分析和论述。
一、言传身教,在潜默移化中影响学生
教师是教学的重要主体之一,在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老师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而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那么首先的一点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做好自己的工作,注重自身的言行,同时也需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影响学生。例如,一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兢兢业业、关爱学生、对学生有耐性和信心,这些都是一种精神的榜样,以一种精神上的力量来鼓舞学生,影响他们。而且这也是德育渗透最为重要的一环。这样一来,也是给学生最为直接、最为真切的影响。其次,要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德育精神,还需要历史教师自身的理论修养和文化修养,这些需要以具体的文化知识为导向,进而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对于德育的教学来说,言传身教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对于教师来说,在进行课堂的教学和管理中,也是展现其风采和人格魅力的时候。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牢牢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从自己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教育,并且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
二、以事件为诱导,有效的通过情感教育来影响学生
对于高中的历史教学来说,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的运用所教授的文化知识,在文化知识中渗透德育的教学元素。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以所教学的理论知识为诱导,对此我们可以以具体的历史材料为出发点,来配合或者是佐证德育的教育。例如,在进行隋文帝建国以及治理国家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介绍隋文帝提倡借鉴、并勤勤恳恳进行政务工作的事迹,进而对现在学生进行消费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等,从而启发学生去思考,并有效的调节自身不规范的言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进行德育的渗透和教学,有效的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通过形象性的、充满情感的语言来影响学生,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真正的引起共鸣。在这个过程中,例如我们较为熟悉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戚继光荡平倭寇、林则徐虎门销烟、鲁迅弃医从文、张自忠尽忠报国等,这些都是我国历史上较为杰出的人物,在他们生活的历史背景下演绎了可歌可泣的历史事迹,对此我们可以把他们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确立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当然,我们开展情感教育还是来源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情感的表达才会更加真诚,才会真正的影响到学生。
三、开展讨论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德育教学
进行德育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实现良好的教学管理,就要在活动教学中予以体现。活动教学可以体现出团队之间的协作和帮助,考察学生的团队交流与合作精神,这是进行德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因此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如关于相关历史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我们可以设定一些探究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就可以轻松愉快的进行交流与合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历史事件或者是历史事件中的历史人物体现什么精神,体现出了怎样的情怀。”,在交流分析中实现优势互补,帮助程度相对差的学生分析,这样一来也就有利于在团队合作中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同时也可以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
四、以历史知识为依托开展德育教学
对于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来说,历史知识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载体。我们知道,历史知识是历史的回顾与总结,同时更是对优秀文化和传统文明的传承,在这些历史知识中,体现着宝贵的精神文化,其中有爱国主义、也有英雄主义,以及亲情和师生情谊的,这些都使我们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现德育教学的渗透,那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我们以高中历史知识为依托,进而进行相关的拓展和延伸,不仅是简简单单的对历史知识的梳理和讲解,更要深入某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事件当中,去分析当时背景下的历史人物,发掘他们身上的伟大精神以及宝贵的品质。例如,林则徐的“虎门硝烟”,针对这一历史事件,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讲解具体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的同时,充分挖掘林则徐身上所体现的精神素养和文化品质,进而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教育。
总之,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在学会做人方面接受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既是学科特点也是时代要求,作为历史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及教学实践,在历史教学中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
参考文献
[1]吴卫兵,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中的德育教育[J].科教园地,2009,3。
[2]向成贵,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理念的渗透[J].教育管理,2010,8。
论文作者:雷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德育论文; 历史论文; 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知识论文; 历史事件论文; 教师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