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政策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实证测度
熊 瑶 副教授(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南昌 330200)
内容摘要: 文章以我国2010-2017年财税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ECM计量模型对我国财税政策与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财税政策在长期或短期内均对居民消费内需起到显著影响;直接税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效果更加显著,而间接税则对居民消费需求具有挤出效应;减少企业税负、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能够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关键词: 财税政策 居民消费 ECM计量模型
居民消费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而居民消费受物价水平、家庭收入和消费习惯等众多因素影响。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扩大消费内需、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成为了国家和政府的关注重点。财税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基础。充分利用财税政策扩大国民消费内需,进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众多财税专家从各个方面就财税政策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研究。部分学者经研究发现,国家税收阻碍了国民消费水平的提升,直接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而间接税对居民消费存在负向影响;还有学者指出,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财税政策对不同区域人群消费的影响效果不同,企业税负和财政支出在扩大居民消费内需方面存在最优范围。基于此,本文选取我国2010-2017年的有关财税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ECM计量模型对财税政策与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我国调控财税政策扩大居民消费内需提供政策建议。
表1 变量定义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一)指标选取
本文将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用居民消费支出指数来反映居民消费需求变化情况。同时,本文选取2010-2017年我国流转税中占税收总额比重较大的税种的绝对值总和作为间接税,将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代表直接税,通过国家宏观税负相对值来描述税收政策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另外,本文以社会保障支出和科教文卫资金投入的绝对值来对比分析国家财税政策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见表1)。最后,本文对各个变量进行对数处理,以避免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对实证结果造成影响。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文中所有数据样本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7年)以及国家财政相关部门公布的财政报告。同时,采用Eviews 7.2软件对数据样本进行分析。
(三)模型构建
本文基于国家财税政策对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影响,构建如下分析模型:
上式中,βi表示模型的回归系数,μ代表随机扰动项。
集成清扫装置根据优选结果,组合完成后,选择安装在粉尘污染较为严重的C-7A皮带输送机头部。安装前,采用直读式粉尘浓度测量仪检测其下料口处的硫磺粉尘浓度,结果见表6。
实证测度
(一)ADF检验
本文通过时间序列对变量进行计量分析,在实证分析之前,本文对经对数处理后的数据进行ADF检验,以消除由于数据不稳定所造成的伪回归,从而使实证结果更能反映真实情况。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其中,括弧中的数据为各变量所对应的t值。
(3)各方信息更新的滞后。在银行和核心企业进行交易的时候信息更新滞后。核心企业需要在自己的企业系统上完成登记,才能够有后续的发货步骤。供应链金融中的三个参与者没有真正的做到信息共享,但这也是实际的硬件情况。阻碍了后期的发展。
(二)约翰森协整模型及残差检验
通过上述标准化协整模型可得,各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税收与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税收收入的波动对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具有直接影响。增值税和消费税对居民消费支出具有负向影响,即间接税每提高1个百分点,居民的消费支出就会降低0.05个百分点;居民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对居民消费具有正向影响,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每提升1个百分点,具有的消费支出便提高0.07个百分点;另外,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和宏观税负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税负水平的升降会直接对居民消费造成影响,即税负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居民的消费支出就会降低0.58个百分点。综上所述,税收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与居民消费升级具有密切关系。社会保障支出每提高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升级便提高0.08个百分点,说明财政保障性资金投入对居民消费具有直接影响,即提高社会福利保障和增加资金投入能够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促进社会消费需求升级;国家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升级之间具有正向关联性,科教文卫支出每提高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结构就随之提高0.01个百分点。
如表3所示,在5%显著水平条件下,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均存在长久的均衡关系。Eviews 7.2软件分析结果表明,特征根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都表明有四组协整关系,说明各变量所构成的体系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经过检验,本文得出JJ检验方法的标准化协整方程:
由表2可知,各变量在5%显著水平下均表现出非稳态,经过对变量进行二阶差分处理,只有解释变量lnx4和被解释变量lny在5%显著水平下不接受原假设,其他变量均在1%显著水平拒绝原假设。说明所有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经过ADF单位根检验后均变为平稳,可以进一步对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以明确变量之间是否具有长久的稳定均衡关系。
朱永新:我一直认为,做重要的事情总是有时间的。要想找到阅读的时间,首先必须从思想上真正把阅读当作最重要的事情。试想某一天,你本来已经把时间排满了,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突然约你相见,你会不去吗?不会,你肯定会想方设法相见的。我认为,阅读就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这个人。认可这一点,就一定能找出时间。教师的工作忙是事实,但也是借口。时间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固定不变的,之所以会忙得没有时间阅读,是因为还没有把阅读当作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1.约翰森协整分析。鉴于本文所涉及的变量数目较多,故采取约翰森协整检验法对各变量的长期稳定均衡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2.残差平稳性检验。本文对各变量的协整方程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进而检验回归残差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市辖区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时,各项指标的驱动力相差不大,其耦合关联度基本上在0.5以上,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县域经济指标对城市经济发展有明显差异,它们的促进作用差距较大,其中第二产业与市辖区经济指标的平均总和关联度仅有0.17。
本文根据我国在2010-2017年的财政相关数据,在序列平稳性检验和约翰森协整检验的基础上,通过ECM模型对国家财政政策变化影响居民消费支出进行证实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由表4可知,在1%显著水平,变量的t检验统计量值低于对应的临界值,说明不接受原假设,残差序列没有单位根,为稳定序列,表明所有变量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
表2 ADF检验结果
表3 约翰森协整检验统计表
(三)误差修正模型
通过上述协整检验结果可知,各变量之间具有长久均衡关系,如果从短期来看,各变量之间有可能会出现失衡的情况,因此,本文有必要将短期影响纳入考虑范围以提高模型的计量精度。本文采取构建误差修正模型的方式将各变量间的短期行为和长期行为联系到一起,基于上述协整检验方程的残差序列可得出:
此时,修正的误差项如下:
通过Eviews 7.2软件,对没有显著影响的变量进行剔除,得到ECM回归模型:
第一,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财税政策始终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存在明显影响。政府税收标准提升会导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降低,进而降低居民消费支出;宏观税负水平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影响,财政转移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挤入效应,其能够提升居民消费水平。
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能够得出,在短时间内,宏观税负水平和科教文卫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波动没有明显影响,流转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差分系数存在正负之分,说明在短时间内两种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也就是说流转税和个人所得税每提高1个百分点,居民的消费支出便会随之降低0.01和提升0.02个百分点。在短期内,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正向影响,社会保障支出每提高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支出便随之提高0.05个百分点,说明在短时间内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拉动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进而推动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
表4 残差平稳性检验
结论与建议
针对仓内刮板机尾的断链保护接近开关,重新设计安装了支架,如图1所示。在刮板箱两侧用角钢搭起支撑固定探头的架子。制作一副简易的铰链,铰链一头与扁铁相连,另一头固定在探头架前。调整好扁铁在自重状态下的位置,使其在正常下垂状态下可以触发探头,测量信号。调节扁铁长度,使其刚好可以触碰到上层锚链的刮板。在开机过程中,由于上层锚链的击打,使扁铁来回摆动,不断触发测量信号。上位机检测到刮板运行状况。改用这种结构后,彻底解决了机尾接近开关积煤以及机尾窜动致使开关误动作等问题。
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可以得知,差分项主要反映了短期变化对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的影响,而误差修正项ECM的系数-0.617737则是对偏离变量的修正,即具备一个逆向修正体系,若变量出现短期波动而偏离长期均衡时,误差修正项ECM将会以51%的调整力度将变量的短期不均衡状态调整回长期均衡状态,且变量短期偏离越严重,逆向修正体系的修正量越大。
第二,相比于间接税,直接税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特别是居民个人所得税对其收入具有直接调控作用,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和税率、级次的波动均会造成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或下降。而企业所得税税负提高,则会直接造成企业收益缩减,其间接的拉低了居民的薪资水平。
在靠近断层的中心位置,应力较为集中,构造作用较为明显,因此这种作用有利于引导形成矿物质的进一步迁移,进而是成矿的条件更好。
第三,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间接税对居民消费支出均具有挤出效应。也就是说,以增值税、消费税为代表的主要间接税税种具有较强的推移性,虽然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家是第一纳税人,但最终的负税人却依然是消费者,这便间接的降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最终影响居民的消费支出。同时,宏观税负水平在短时间内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这是由政府财税政策具有滞后性,居民负税水平的变化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表现。但从长期来看,由于居民的负税水平提升,居民的潜在收入降低,其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均会随之改变,加之居民的日常消费水平维持不变,故居民只能通过缩减服务型消费支出来降低其整体的支出水平,这便阻碍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第四,社会保障政策直接牵涉居民各方面生活。其中,直接的转移支付及补贴会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进而提高居民消费支出。科教文卫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虽然科教文卫支出在短期内对居民消费变化没有明显影响,但从长期视角来分析,其对居民消费变化具有正面影响。相比而言,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变化始终发挥着正面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教科文卫支出主要是通过促进居民思想层面改变,进而影响居民的消费习性、消费行为,其对居民消费起到作用需要一个漫长持久的过程。
综上所述,为了优化居民收入分配体系、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政府需针对不同收入群体设立合理的财税政策,如在高收入人群、中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之间灵活调控负税标准,从而实现公平的再分配。另外,政府需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的差异性,出台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财税政策。尤其是对于经济水平差异悬殊的东部沿海区域和西部区域,政府应出台相应的财税政策防止东西部经济发展趋于两极化,缩小东西贫富差距。如,政府可在西部区域为企业设立适当的税收减免政策,以此鼓励更多的资金流向西部,从而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劳动力就业岗位,进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其消费能力。同时,政府还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居民社保水平。对此政府可通过减少税收和资金扶持等方法鼓励企业构建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等,通过实现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整体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从而提高其消费信心。
2.R&D项目与投入。与现有研究R&D的实证文献相比较,笔者更加注重创新驱动不同阶段的企业R&D投入策略,单一的R&D投入金额已经不能满足本文的研究需要。[4][7]因此笔者基于对企业年报披露的R&D具体项目和投入情况,来判断企业R&D的投入策略,包括:项目数量(RD_item)、项目投入周期是否短平快项目(RD_long_term)、项目投入总额(R and D)、研发强度(R and D-intensity)、研发基准(RD_item_mean)、研发集中度(RD_item_sd)。此外,在进一步研究中,笔者还选了科技研发人员(Scitechemys)作为稳健性变量。
参考文献:
1.徐芳兰,张丹平.财税政策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第三方效应检验[J].商业经济研究,2018(17)
2.张云熙.城乡统筹视角下刺激农村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12)
3.陈怡皓.浅谈财税政策、城乡收入差距与中国居民消费的非线性效应研究[J].纳税,2017(34)
4.曾艳,国晖.关于财税政策提升居民消费需求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7(3)
5.毛军,刘建民.财税政策、路径依赖与中国居民消费的区域均衡发展[J].中国经济问题,2016(6)
6.李香菊,卫帅弟.扩大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研究[J].长白学刊,2016(5)
中图分类号: F713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熊瑶(1973.7-),江西宜丰,汉族,2015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经济管理。
标签:财税政策论文; 居民消费论文; ECM计量模型论文;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