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论文_崔君建

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论文_崔君建

(大唐(云南)水电联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650000)

摘要:在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强化其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加强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必要。所以我们必须在这一过程中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并尽可能的促进其应用成效的提升。因而本文从电力自动化的内涵入手,就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旨在与同行强化业务之间的交流,以更好的确保电力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电力工程;运行过程;电力自动化技术

电力工程运行过程较为复杂,为了确保其运行过程的安全性,我们必须切实注重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并在应用过程中切实掌握其应用要点,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应用成效的优化和提升。以下笔者就此展开分析。

1.电气自动化的内涵

1.1电网调度方面

电网调度是电气自动化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际的运行过程需要依靠计算机技术,电网调度能够开展信息的采集、安全性检测、屏幕显示、运行工况计算分析和实时控制等具体的工作,其工作内容较为丰富并且复杂,但是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电网调度能够通过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子系统、信息收集处理和控制子系统、信息传输子系统以及人机联系子系统等功能模块来保证工作内容的效率和质量水平。电网调度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极大地提高其数据收集、计算分析、实施控制等工作的精度,而且能够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不仅仅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够提高系统维护和管理的水平,确保电网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水平。

1.2供电系统方面

供电系统自动化对于整个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具有重大意义,供电系统是保证整个电力能源输送的关键环节,一旦供电系统出现故障,将会直接影响到电网的正常运行,同时供电系统中的基础设施涵盖的面积广,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增加电网故障排除工作的难度,但是供电系统实现自动化,就能够提高供电地区调度实时监控、变电站自动化和负荷控制等工作的效率,从而确保整个供电系统的高效运转,保证供电的稳定性,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提供充足的电力能源。

1.3发电方面

现阶段我国电力工程发电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水力发电方式,如果在水力发电厂开展自动化建设,就可以实现对水库调度、大坝监护和电站运行等工作的自动化管理,这将大大提高整个水力发电厂的管理质量。同时通过自动化系统,水力发电厂还可以实现水库水文信息的自动监控系统,自动采集雨量等工作,甚至针对自然灾害还可以实现自动预警功能,从而确保水力发电厂的安全高效运行。二是火力发电的方式,火力发电厂进行自动化建设,可以实现对厂内机、炉、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安全检测,并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有功负荷进行经济分配和自动增减,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发电厂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1]。

1.4电力系统信息传输方面

电力系统信息实现自动传输,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信息的利用效率,并且有助于调度中心和各个发电厂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数据信息传输的精度和实效性。同时电力系统信息传输的自动化主要通过微波、载波、高频、声频和光导通信等各种形式进行数据信息在各单位之间的传输,在很多时候还需要遥测、遥信、遥控等装置的配合,才能够更好的确保电力系统信息传输的精度和实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力自动化技术所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其中具体包括了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等先进技术,以便于更加高效、有序、精确的将电网用户数据、在线离线数据、电网结构等数据信息整合到一起,以便于对各种设备和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的监控、维护和管理工作。

2.1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中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主要的内容就是将自动化装置和仪表控制设备进行有效的连接,这是实现电力工程自动化的基础性工作,工作人员在进行现场总线技术应用过程中应该制定详细科学的方案,并且严格探讨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离不开数字通信、智能控制以及计算机设备等技术设备的支持,并且对各种仪器设备的质量水平要求较高,因此技术人员应该对仪器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降低硬件数量、投资、安装、维护等方面的成本,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2.2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中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低压无功补偿技术在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那便是经常出现过补或者欠补的实际问题,这极大地降低了电力工程中低压无功补偿的稳定性,这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水平的提升都是极为不利的。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中利用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能够有效的避免传统低压无功补偿技术的不足,并且通过固定补偿与动态补偿相结合、三相共补与分相补偿相结合、稳态补偿与快速补偿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整个电力工程补偿精度,从而确保电力工程运行的稳定性[2]。

2.3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中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实现了对数据库的自动监控,并且还通过自动化系统提高数据处理的精确度,有助于数据库中数据信息价值的提高,这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数据信息,以便于其决策结果更加科学。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发展速度较快,但是我国的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还与国际最高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应该不断的创新,并且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以更好的满足我国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

2.4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中光互连技术的应用

光互连技术在电力工程自动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技术功能的有效发挥离不开继电以及自动的控制系统的支持,在实际的应用工程中光互连技术能够通过探测器功率进行扇出数的限制,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度,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监控效率。此外光互连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系统的抗磁干扰性能力,增强了电力工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水平[3]。

3.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是电力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成功应用离不开众多现代技术的配合使用,其中具体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等。现阶段我国现代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我国应该不断加大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投入,不断创新,以探索出适合我国电力工程发展实际情况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从而推动我国电力工程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朝辉.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通讯世界,2016,(19):120-121.

[2]杨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7):153.

[3]梁苑.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5,(06):153-154.

论文作者:崔君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论文_崔君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