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 要】过敏性皮炎是接触过敏原后皮肤出现引起皮肤瘙痒,寻麻疹,斑丘疹及不同渗出为特点的皮肤疾病。本病与遗传因素和自身免疫力有关。中医临床上常见的症型有湿热浸淫型和血热型。现如今许多人的皮肤异常敏感,体质特异,常常出现皮肤过敏症状,并且复发率高。单纯的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单纯的中药治疗疗程较长,影响患者的情绪和身心健康,近年来,经过临床观察,湿热浸淫型过敏性皮炎应用中药结合穴位埋线的方法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可以降低其复发率。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针灸科门诊接受治疗的90例湿热浸淫型过敏性皮炎患者,症见面部红斑疹,瘙痒,舌质红,苔黄,脉滑数。随机分成中药组,穴位埋线组,中药结合穴位埋线组。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方法
2.1 中药组:采用门诊治疗湿热浸淫型经验方:白术15g 黄柏10g 黄芩10g 牡丹皮 15g 生地20g 地肤子20g 栀子10g 茯苓15g 防风15g 荆芥 15g 僵蚕 10g 黄连 15g 萆薢20g 蒺藜 20g 甘草10g。以上药物均由本院药房统一配药,代煎,发放,每日一剂,早晚分服。15日为一疗程。
2.2穴位埋线组:
选取颈部大椎穴,双侧曲池穴,血海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丰隆穴,三阴交。局部常规消毒后,每穴取羊肠线大约1.5cm,用9号一次性埋线针将其埋于皮下,酒精棉球覆盖针眼,胶布固定。15日为一疗程。
2.3中药结合穴位埋线组:
依据中药组中药处方和穴位埋线组埋线方法同时治疗。15日为一疗程。
以上三组均治疗60天。
3.治疗结果
治疗标准为皮损完全消失,瘙痒消失。中药组30例中,第一疗程治愈2例,第二疗程治愈5例,第三疗程治愈7例,第四疗程治愈10例,治愈率为80%。其中3例未治愈,但症状明显减轻,皮疹减少,瘙痒面积减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3例因在治疗中没有谨遵医嘱,吃海鲜后皮疹复发。穴位埋线组30例中,第一次埋线大部分患者4~6d起效,皮疹瘙痒减轻,皮损面积减少,少数患者无明显改善,每15d为一个疗程,其中第一疗程治愈4例,第二疗程治愈6例子,第三疗程治愈7例,第四疗程治愈6例,治愈率为76.7%。其中有2例患者痛阈较低,因无法忍受埋线时疼痛,在接受完第一次治疗后拒绝继续埋线治疗,1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来例假中断治疗,4例未治愈,但症状明显改善,瘙痒减轻,皮损面积减小。中药结合穴位埋线组,在喝中药的基础上,第一次埋线治疗3~5d起效,所发皮疹减少,瘙痒减轻。每15d接受一次治疗。其中一次治愈4例,第二次治愈7例,第三次治愈9例,第四次治愈7例子。治愈率为90%;3例未治愈,但症状明显减轻,皮损面积均较前次发病减小。患者随访半年以上。
现将3组临床疗效比较:
4.讨论
过敏性皮炎,从临床上来看归属于中医学“湿疮”,“浸淫疮”等范畴。多因接触毒邪,而外毒携外风侵袭体表,正气不足,营卫之气失于故护,外邪内蕴生湿化热结于皮肤腠理而致病。中医治疗本病以疏风解毒,运脾养血为要。临床上治疗湿热浸淫证,在总的治疗原则上佐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治法。采用中药汤液中以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含解毒之义,长于泻火解毒,再佐以荆芥,僵蚕助防风之力祛风止痒散邪,佐以蒺藜疏头面部风热之邪,茯苓伍白术运脾利湿,牡丹皮,生地共奏养血凉血之功。佐以地肤子起到止痒的功效,同时并已生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祛邪兼顾运脾,祛风不忘养血,标本同治,疾病乃消。
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的一种延伸和发展,是用特制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将人体可吸收的载体羊肠线(15天左右可自行吸收)植入相应的穴位,长久刺激穴位,起到“健脾益气、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气血”的作用,从而调整了患者的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达到祛病强身、保健美容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埋线一次相当于针刺十次或数十次,疗效持久巩固,省时方便。穴位埋线后,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化学刺激长达20天或更长时间,从而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长期发挥疏通经络作用,达到“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效果。穴位埋线,每15~20天治疗一次,避免较长时间、每日针灸之麻烦和痛苦,减少就诊次数。因而,穴位埋线是一种长效、低创痛的针灸疗法,它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及时间紧和害怕针灸痛苦的人。
穴位埋线治疗中,大椎穴,能调和诸热,治疗各种热症。“曲池”在《千金翼方》称之为“阳泽”,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有清热解毒,解肌散风之功;足三里,为足阳明之胃经之下合穴,有益气健脾,扶本固元之功。能提高人机体的免疫力。“血海”在《十四经要穴主治歌》中提到“血海主治诸血疾,兼治诸疮病自轻。”血海穴如百川皆归海,故临床治疗诸血证,为活血化瘀之要穴,血行风自灭,可缓解头面部的瘙痒,可单用。也可配伍应用。“阴陵泉”《灵枢本输》称“阴之陵泉”,为足太阴脾经合穴,与血海穴相配伍有健脾化湿之功。脾为生痰之源,脾虚不能运化水湿,痰源于湿,而湿由脾运,故在利湿的基础上配伍化痰的腧穴丰隆。之所以命名为“丰隆穴”正是因为其所处之处肌肉丰满而隆起。为足阳明经的络穴,除能配其他腧穴治疗小腿部疾病外,丰隆祛痰利湿效果非常明显,不仅可治有形之痰,也可治无形之谈。三阴交能既能健脾益血又能调补肝肾。诸穴合用共奏调阴阳,清血热,疏风邪,益气血,祛湿浊之功。
临床观察表明,中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湿热浸淫型过敏性皮炎,能有效控制病情,缓解过敏反应,患者容易接受,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毛雷. 中药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皮炎30例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2017,52(6):429-429.
[2]李斌. "中西医治疗过敏性皮炎."中华养生保健1(2014):44-45.
[3]薛景森. "治疗过敏性皮炎的中药.",CN105749049A. 2016.
[4]刘光金. "中西医治疗过敏性皮炎要点."医师在线7.17(2017):10-10.
作者简介:关慧鑫(1991.06-27)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神经内科研究。
通讯作者简介:赵惠(1971.06-08),女,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研究。
论文作者:关慧鑫,国强,张彦,赵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穴位论文; 疗程论文; 埋线论文; 中药论文; 湿热论文; 患者论文; 性皮炎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