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2×85m 跨度桥梁为例,运用 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相同跨度的矮塔斜拉桥、连续刚构桥及传统斜拉桥空间梁单元模型,研究这3种桥梁形式动力性能的相似性及差异性,通过对比,凸显矮塔斜拉桥的动力性能特点。
关键词:矮塔斜拉桥 自振频率 振型 参与质量
前言:矮塔斜拉桥亦称部分斜拉桥,是介于连续梁(连续刚构)桥和传统斜拉桥之间的桥梁结构。它 是 近 十 几 年 才 发 展 起 来 的 一 种 新 型 桥 梁 结构,在跨径100~300m 的桥梁中具有优势,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云南省绥江县四方桥为 2×85 m 单塔双跨单索面矮塔斜拉桥,本文以该桥为例,同时建立相同跨度的连续刚构桥和传统斜拉桥模型,研究这3种桥型动力性能的相似性及差异性。
1 工程概况及技术标准
1.1 工程概况
四方桥位于云南省绥江县城新址四方碑沟西支沟上,属金绥路的一部分,是连接 B 区和 C 区的主要交通要道之一。
1.2 主要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
城市主干路,机动车双 向 4车道。
(2)设计车速。30km/h。
(3)设计荷载。公路-II级,人群3.5kN/m2。
(4)桥面宽度。27m。
(5)地震烈度。基本烈度 7.2度,II类场地土,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 g,反应谱特征周期0.35 s。抗震设防类别为 B类。
(6)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安全等级II级。
2 主桥结构构造
2.1 主梁
(1)箱梁构造。
桥型设计为2×85m 的矮塔斜拉桥,桥宽27m。主梁采用单箱3室大悬臂变截面 PSC连续箱梁,中支点梁高4.48m,边支点梁高2.58m,从支点起25.5m 范围内梁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
(2)预 应 力 体 系。主 梁 采 用 三 向 预 应 力 结构,纵向预应力采用 15-9,15-12钢绞线,横向预应力 采 用 BM15-4,BM15-5,BM15-15,BM15-19钢绞线,分别布置在顶板和横隔板内,竖向预应力采用直径32mm 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布置在腹板内。
2.2 主塔
索塔高26.5m,索塔采用钢筋混凝土独柱实心矩形截面,顺桥向长3 m,横桥向宽 2 m,布置在中央分隔带上,并与主梁固接。塔身上部设鞍座,以便斜拉索通过。斜拉索横桥向呈2排布置,鞍座亦设2排。
2.3 斜拉索
斜拉索为单面索,双排布置在中央分隔带上,每个塔上设有11对22根斜拉索。斜拉索在主梁上纵向标准间距4 m,塔上竖向间距 1 m。斜拉索在塔顶连续通过鞍座,两侧对称锚于主梁。斜拉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环氧钢绞线斜拉索体系,外套 HDPE。斜拉索规格分37-7Φ5mm,34-7Φ5mm,31-7Φ5mm 3种,端索水平夹角为18.6°,斜拉索最长约138m,最短约56m。3 结构动力性能分析方法矮塔斜拉桥为复杂结构,一般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求解,用有限元法进行结构动力计算的理论基础为振动方程,表达式为:
K-ω2 Mδ =0
式中:K 为结构的刚度矩阵;M 为结构的质量矩阵;δ为结构的振型向量;ω 为振型特征值。上式是振型δ的齐次方程,要方程有非零解,则需要系数行列式满足 K-ω2 M=0。将行列式展开,可以得到一个关于频率参数ω2的n次代数方程。即振动特性分析归结于特征值问题。
4 有限元模型建立
四方桥的梁单元模型采用 Midas/civil 2010进行建模,全桥一个划分为170个节点,140个单元,其中包括100个 PSC 截面梁单元,44个只拉桁架单元(模拟斜拉索),主梁、主塔和主墩均采用PSC截面梁单元,斜拉索采用只拉桁架单元,斜拉索施加有初应变。同时还建立了与四方桥等跨径的连续刚构和传统斜拉桥模型。其中传统斜拉桥采用等高截面,截面高度为 2 m,塔高为 34.5m,采用84根斜拉索,梁上索距为4m,塔上索距为1m。连续刚构桥截面中支点梁高6.68m,跨中截面高度为2.58m,其他参数与矮塔斜拉桥相同。3种桥型的有限元模型见图1~图3。
5 动力性能分析
一般来说,结构前几阶的自振频率和振型起控制作用,所以本文只取3种桥型的前20阶自振频率和振型,表1列出3种桥型前20阶振型频率及周期。由表1中可见,连续刚构桥的自振频率大于矮塔斜拉桥的自振频率,两者都大于传统斜拉桥的自振频率。其中前7阶的自振频率相差不大,矮塔斜拉桥和连续刚构桥的自振频率差值范围为0.05~1.22 Hz,矮塔斜拉桥和传统斜拉桥的自振频率差值范围为0.01~0.98Hz。第7阶到20阶的自振频率差别相对较大,矮塔斜拉桥和连续刚构桥的自振频率差值范围为2.91~76.14 Hz,矮塔斜拉桥和传统斜拉桥的自振频率差值范围为0.55~11.76Hz。
由结构动力学知道,自振频率越大结构的刚度越大,说明3种桥型中连续刚构桥的整体刚度最大,矮塔斜拉桥次之,传统斜拉桥最小。低阶振型下三者的自振频率相差不大,高阶振型下连续刚构 桥 的 频 率 明 显 大 于 矮 塔 斜 拉 桥 和 传 统斜拉桥。3种桥型的前7阶振型图见图4~10,从左到右分别为a)连续刚构桥、b)矮塔斜拉桥和c)传统斜拉桥的各阶振型图。连续刚构桥前20阶振型中,顺桥向参与质量最大的振型是第1,3,5振型,参与质量分 别为 38.42%,45.9%,5.94%,横桥向参与质量最大的振型是第4,12,16振型,参与质量分别为77.24%,5.75%,7.91%。矮塔斜拉桥顺桥向参与质量最大 的振型和连 续 刚构桥一样,参与质量分别为36.6%,47.96%,4.51%,横桥向参与质量最大的振型是第4,7,15振型,参与质量分别为5.38%,72.49%,5.84%。传统斜拉桥顺桥向参与质量最大的振型是第1,3,14振型,参与质量分别为21.73%,61.07%,4.51%,横桥向参与质量最大的振型是第8,16,18振型,参与质量分别为70.81%,7.24%,7.75%。3种桥型前20 阶 振 型 的 质 量 参 与 分 量 都 达 到 了 90%以上。
从3种桥型的振型特点可以看出,矮塔斜拉桥和连续刚构桥的前6阶振型完全一样,而矮塔斜拉桥和传统斜拉桥只有第1,5,6阶相同,其他阶振型差别大,这说明矮塔斜拉桥和连续刚构桥的动力性能很相似,面内、面外的刚度分布很接近。矮塔斜拉桥和传统斜拉桥的动力性能却相差甚远,传统斜拉桥的第二阶振型出现主塔面外横弯,说明斜拉桥主塔的刚度偏小,相对而言,矮塔斜拉桥主塔的刚度则要大一些。所以,斜拉桥设计时要考虑索塔的稳定性问题,而矮塔斜拉桥由于塔高较小,稳定性问题不是特别显著,设计时一般不考虑索塔的稳定性。四方桥桥址属高地震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2度,桥梁抗震性能的优劣也很重要。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反应与结构的自振周期密切相关,桥址处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自振周期在0.1~0.35s之间时,结构的动力反应最大。连续刚构桥、矮塔斜拉桥、传统斜拉桥顺桥向 地 震 动 力 反 应 最 大 时 的 自 振 周 期 为 分 别 为1.24,1.33,1.36s,横桥向地震动力反应最大时的自振周期分别为0.26,0.47,0.88s,所以,地震作用下,连续刚构桥横桥向发生共振,结构动力反应较大,矮塔斜拉桥和传统斜拉桥顺桥向、横桥向均不会发生共振。
6 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连续刚构桥、矮塔斜拉桥、传统斜拉桥的动力性能依次减小,矮塔斜拉桥的刚度介于连续刚构桥和传统斜拉桥之间,更接近于连续刚构桥。矮塔斜拉桥和连续刚构桥顺桥向振型参与质量最大的振型阶数一致,和传统斜拉桥不同;横桥向振型参与质量3种桥型均不一致。
参考文献
[1] 蔺鹏臻,刘凤奎,张元海.单索面混凝土矮塔斜拉桥的动力特性[M].世 界 地 震 工 程,2015
[2] 郑一 峰.部 分 斜 拉 桥 结 构 对 比 分 析 [J].公 路,2016
[3] 周孟 波.斜 拉 桥 手 册[M].北 京:人 民 交 通 出 版 社,2014
[4] 刘沐宇,袁 卫 国,孙 文 会,等.单 索 面 宽 幅 矮 塔 斜 拉桥拉索作用下主梁剪力滞效应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5
[5] 李廉锟.结构力学[M].下册.4版,北 京:高 等 教 育出版社,2015
[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
论文作者:钱兆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斜拉桥论文; 传统论文; 结构论文; 频率论文; 质量论文; 拉索论文; 动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