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现象和关联知识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抓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抓手论文,文言文论文,文言论文,现象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次普通语文测试,文言文节选《晋书·陈寿传》一文,翻译题考查了这样两句: (1)又坐不以母归葬见讥。数岁,除太子中庶子。(4分) (2)后与寿携隙,还相诬攻,有识以是短之。(3分) 学生对这两句话的翻译出现了很多错误,譬如第一句有学生翻译成:“又因为坐在家里不把母亲安葬回家而被人讥讽,几年后,除掉了太子第二个老婆的孩子。”而第二句有学生翻译成:“后来和陈寿有矛盾,还相互攻击,有认识的人认为这是他的短处。” 面对学生翻译出现的问题,做一些思考研究,发现学生对其翻译有自己的认知逻辑,譬如认为这里“坐”就是坐在家里;“不以母归葬见讥”就是不把母亲安葬而被人讥笑。“除”就是除掉;“中”就是中间,引申为第二个;“庶子”就是普通的孩子。学生由自己所认知的这些词的意思以及自己所理解的情理解释通了,就认为句子的意思也就翻译对了。从词意思推知句子意思,认知逻辑没有太大的问题,但这文言句子这么理解令人啼笑皆非!问题在哪里?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没有关注文言现象,没有打通文言文知识的关联。可见,在文言文学习中要把文言现象和关联知识作为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抓手。 一、关注文言现象,并举一反三 文言现象是文言文学习的核心内容。文言现象是在文言文里面出现的特殊句式、实词虚词的用法、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譬如第一句“又坐不以母归葬见讥。数岁,除太子中庶子”这句话中“坐”和“除”,第二句“后与寿携隙,还相诬攻,有识以是短之。”中的“短”都是典型的文言现象。在现代汉语“坐”常见意思就是“坐着”“坐下”,“除”就是“除掉”或“除法”,“短”就是“长短”“短处”,但直接把这些现代汉语的常见义项带入句子和文中理解显然错了,因为在这里“坐”是“因为”的意思,“除”是授予官职之意,而“短”是说坏话。 学生充分利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可清楚认知自己知识体系的问题,而老师可把学生的错误作为推进学生知识增长和改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契机,譬如由“坐”“除”和“短”的理解错误可以迁移思考这些词语及其在文言文中的义项,在曾经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在其他的常见文言文中有没有出现?如“坐”解释为“因为”,应该不难联想到非常熟悉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诗中的“坐”就是“因为”之意。“除”在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中有“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其中“除”就是授予官职之意。而“短”在《屈原列传》中就有“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此处“短”就是说坏话。由此可见,一方面在文言文阅读试题中出现的文言现象多是中学阶段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接触过的;另一方面理解文言字词句意思的时候要考虑不同于现代汉语但在古汉语中常常使用的义项。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举一反三的规整。譬如研究整理,在文言文学习、复习或解题过程中还遇到哪些类似的文言现象?类似与上文出现的文言实词,能不能再规整一些? 稍做些整理就发现,这类文言实词不仅在文言学习过程中比较多,在高考中也很常见,如2009年广东卷第6题“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诛:惩罚。”其中“诛”,常用义项是“诛杀”。但直接把“诛杀”的意思带入句子和原文解释不通,而题干中所给义项是“惩罚”,把“惩罚”这一义项带入文中比较合理,这时就需要关联思考“诛”有没有“惩罚”的意思,不难发现在学过的课文《韩非子·五蠹》中有这样一句话:“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这句话的意思是:“轻的惩罚不代表仁慈,重的惩罚不代表暴力。”这里“诛”就是“惩罚”之意。所以,这一高考题中“诛”解释为“惩罚”是正确的。这类不考察文言实词在现代汉语的常用义项,也不考察极为生僻的义项,而多考察在中学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常可遇到的义项。且稍作研究还会发现仅广东高考考察这样的文言实词的现象就出现多次,如2012年广东卷第6题“C.不痛绳之。绳:捆绑。”“绳”解释为“绳子、捆绑”是常用义项,但熟悉的文言句子“绳之以法”中“绳”解释为“制裁”。根据上下文,此处“绳”应该解释为“制裁”。再如2014年广东卷第6题“B.将论囚。论:讨论。”“论”解释为“讨论”是现代汉语的常见义项,而熟悉的文言句子“论功请赏”中“论”解释为“衡量,评定”,根据上下文,此处应该解释为“评定,判定”。 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类似文言现象,多做类似的迁移理解,多做举一反三的规整,对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必定大有裨益。 二、以点带面,打通关联 再仔细审视学生把“又坐不以母归葬见讥。数岁,除太子中庶子”这句话翻译成“又因为坐在家里不把母亲安葬回家而被人讥讽,几年后,除掉了太子第二个老婆的孩子。”这种错误的理解不仅仅是因为文言现象不熟悉,还因为学生仅有一些孤立的字词知识,而缺乏理解文言句子所必需的一些关联性知识。 学生对“又坐不以母归葬见讥。数岁,除太子中庶子”这句话不能通透理解还受阻于三个关联知识: 其一是归葬和孝文化。叶落归根,死后归葬是我国古代重要葬俗,父母在外地去世之后,子女将父母灵柩归葬祖墓,不仅是子女必须要尽的义务,也是子女尽孝的重要表现形式。原文中陈寿虽然因为母亲之意没有归葬母亲,但在不知内情的人看来是其没能尽孝的表现,必然会因此而受人诟病和嘲笑。学生不懂这些文化知识,理解起来仍会有些迷糊。 其二是官职升降知识。我国古代官职授受、升迁有多种表述,“除”为其中之一,且这些表述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所以理解有难度。 其三是官名知识。我国不同朝代官职体系不同,官名不同,这些官名与现代迥异,且古代有些官名是帝王随口赐予,极其怪异,所以面对一些古文中不常见官名学生很难把握。 试想如果知晓一些古代“归葬”和“孝文化”,知道“除”是授予官职,知道“中庶子”其实就是一个官名,就肯定不会闹出把“除太子中庶子”翻译成“除掉了太子第二个老婆的孩子”这样的笑话了。 问题是一面镜子,学生通过镜子能看到自己的对错,而老师不仅要能看到对错,还要能看到解决类似问题的路径,并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如就这句翻译所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搜索和整理我国古代的丧葬文化,并思考文言文学习、解题过程中曾经关涉或可能关涉的衣着文化、伦理文化、制度文化、官场交际文化等等。如由“除”的问题引导学生搜索、整理在古代官员职务授受、升降中类似的词语;由“中庶子”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搜索、整理,除“中庶子”之外还有哪些比较少见或奇特的官职名称。这样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就会逐步丰富与文言文理解相关联的文化知识,关联的文化知识丰富了,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笔者曾把多个省份高考文言文选段做了粗略的统计,基本上一篇700多字的高考文言文选段中官员职务授受、升降用语,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一般就占了200多字,多的竟然达300多字,若这些内容都熟悉,意味着文言文阅读量减半,阅读理解的难度自然会降低。而现实是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障碍恰恰集中在这些文化知识、文化术语乃至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上。 所以,在文言文备考过程中透过一个具体的文言现象,举一反三研究整理;通过一道题目解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检视关联性知识,从而以点带面,做关联性知识研究,进而打通知识关联,其价值应该远大于盲目学习和昏天黑地的题海作战,是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抓手。文言文现象及相关知识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_文言特殊句式论文
文言文现象及相关知识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_文言特殊句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