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县人民医院 湖北襄樊 441700
【摘要】目的 探讨在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中氨茶碱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将45例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支气管扩张、糖皮质激素及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根据病情加用适量氨茶碱。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茶碱用于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对提高患者生活、工作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氨茶碱; 阻塞性肺气肿
【中图分类号】R5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124-01
阻塞性肺气肿(obstructive pulmonary emphysema)简称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量增大,并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因大多数肺气肿患者有咳嗽、咳痰等病史,故其诊治很难与慢性支气管炎完全分清楚[1]。其治疗主要以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为主。近年来,对于氨茶碱用于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争议颇多。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中加用氨茶碱,收到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月门诊和住院收治的阻塞性肺气肿患者45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其中对照组22例患者中,男13例,年龄37~63(41.6±0.9)岁;女9例,年龄40~65(40.9±1.1)岁;观察组23例患者中,男13例,年龄35~69(39.5±1.3)岁,女10例,年龄5~70(42.1±0.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分类及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目的为缓解症状,控制并发症,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生活、工作质量,减缓病情发展。对照组采用支气管扩张、糖皮质激素及抗感染治疗[2],内容包括:①避免诱使病情加重的各种因素;②预防和控制感染;③消除可逆的呼吸道梗阻因素,包括解痉平喘、舒张支气管及运用糖皮质激素等;④控制咳嗽、咳痰、低氧血症及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等。可采用可待因、头孢呋辛联合沐舒坦进行治疗,必要时特布他林进行超声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氨茶碱进行治疗,用量一般为25 mg/h,静脉滴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评价标准 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根据其气促分级进行评定。气促分级采用美国AST分级[3],标准:0级为正常;Ⅰ级为快步走才出现气促;Ⅱ级为平常走步即出现气促;Ⅲ级为正常行走可因气促而止步;Ⅳ级为最高级,即只要活动,即使是轻微活动即出现气促。生活质量评价标准采用SF36调查问卷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气促分级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效果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生活质量比较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采用SF36调查问卷进行评价[4]。经比较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了,但多认为与多种因素协同致病有关。近年来,关于氨茶碱用于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争议颇多。本文中,笔者在对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研究比较氨茶碱在其治疗中的作用,发现其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对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工作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对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可证明这一点。因此,氨茶碱用于治疗阻塞性肺气肿还是较为可取的。
综上所述,氨茶碱用于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活、工作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在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方面也较为可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及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刘建平,李运曼,张灵霞,等.止咳平喘膜剂的研制与穴位作用机理初步探讨.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0,31(6):426-428.
2 刘方波,韩冬梅,张慧娟.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驱动雾化佐治毛细支气管炎120例疗效观察.山东医药,2008,48(13):28.
3 王峰.步行运动和呼吸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肺功能的影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10):625-626.
4 Hohlfeld J,Fabel H,Hamm H,et al.The role of pulmonary surfactant in obstructive airways disease.Eur Respir J,1997,10(2):482-491.
作者简介:方秀云,女,谷城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医师。
论文作者:方秀云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肺气肿论文; 氨茶碱论文; 患者论文; 气促论文; 阻塞性论文; 对照组论文; 谷城县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