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正负面经济效应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负面论文,效应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的通货膨胀对现实经济到底有何影响,本文试图从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作简单分析。
通货膨胀对现实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通货膨胀的“利益再分配”功能, 扭曲了市场上的分配格局,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市场行为变得不合理。
从静态的角度看,通货膨胀不能改变当年的实际总供给,因此也不会影响当年的实际国民收入,但是它会改变市场所形成的原有分配格局,在某种意义上起着“利益再分配”的功能。首先,通货膨胀会改变信用工具为中介的债权债务人的利益关系。在各种金融资产的价格(名义利息率)不变的情况下,一定的通货膨胀必然使债权人的实际债权收入减少,债务人的实际债务负担也同等程度地减少,使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过高且不稳的通货膨胀率必然扰乱了市场上正常的债权债务关系,使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其次,由于通货膨胀实质上表现为收入主体所持有的金融形态的资产贬值,因此在过高或预期过高的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收入主体往往会改变自己的资产持有形态的组合,减少金融形态的资产持有量,增加实物形态资产的持有比例以减少实际资产的损失。在消费者这种效应往往表现为提前购买。我国84年和89年的两次通货膨胀高峰期的出现,都与消费者在过高的通货膨胀的预期心理作用下而提前购买有很大关系。在企业这种效应往往表现为扩大物资储备,以减少因原材料涨价而增加的成本。过高的物资储备必然增加了企业流动资金的占有量,减缓了资金流动的速度。生产者和消费者这种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又必然在短期内拉动市场需求的上升,加大了供求之间的缺口,加剧了通货膨胀。再次,过高的通货膨胀使以工薪收入为主的部分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下降。在高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由于工资的反弹速度滞后,货币工资的增长率跟不上通货膨胀率,必然导致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下降,引起了民众对通货膨胀的过大抱怨,这在近两年表现得异常明显。
二、通货膨胀的最大危害是使市场参数信号失灵,市场调节功能紊乱
过高且不稳的通货膨胀,必然使得各种市场参数(价格、利息率、工资率和汇率。等)不能正确地反映各种市场的供求状况。市场参数的紊乱,使得市场主体难以根据市场参数准确预期,以作出正确的决策,导致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不合理,从而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例如,如果通货膨胀率过高且不稳,名义利息率就很难反映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厂家也很难正确估计投资的真实成本,致使投资决策变得困难。过高的通货膨胀率使我国的实际利息率长期为负,投资成本过低的情况下,一方面难以抑制企业过高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又使得投资效益下降(低效益的项目也敢上马);过低的资金成本也减少了企业节约资金占有和加速资金流动的市场压力。企业过多得向银行贷款,在目前银企之间的市场信用约束还很难彻底硬化,企业按期还本付息压力不足的情况下,必然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的提高,增加了企业经营的困难。因此,在过高的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利息就很难起到平衡资金市场供求和调节资金流向和流量的作用。同样,商品价格的过大波动,也使得企业难以准确估计投入原材料的成本和预期的销售收入,致使调整生产规模和生产方向的经营决策变得困难。多变的市场商品价格,使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预期心理因素增加,导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紊乱,加剧了市场需求方的不稳。
三、过高的通货膨胀恶化了改革的外部经济条件,使改革所需要的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难以成立。
改革,特别是企业改革所需要的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主要是指有限的买方市场的形成。在有限的买方市场下,消费者处于相对主导地位,消费的选择功能加强,这必然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市场压力。由市场压力再转变为企业转轨的内在动力,这样就会改变单由政府从外部促成企业改革的被动局面。过高的通货膨胀表明,市场的总需求远远大于总供给,市场仍然是卖方市场。产品价位的过快增长,不但使得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能获得较多的收益,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也能生存。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强度减弱,市场对生产者优胜劣汰的选择功能下降,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益也必然下降。
过高的通货膨胀也使得整个社会资源由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的转轨发生了困难。市场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以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机制的完全形成为先决条件,而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各种市场参数能准确地反映市场上各类资源的供求状况,并能平衡和调节各类资源的流量和流向,使资源在流动中达到优化配置的目标。我国现阶段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都仍在发育过程中,各种市场参数调节之间的传动功能还没有形成,如果再加上过高的通货膨胀扰乱了几种市场参数关系,必须使得参数调节能力下降,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失灵。在市场配置失灵的情况下,为了使经济有序运转,又只得起用传统的计划手段加以校正,这样就造成了计划和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双轨调节。同样的,过高的通货膨胀也不利于宏观调控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轨。所谓间接宏观调整是指宏观调控主体(政府的宏观调控部门)运用掌握的宏观调控工具变量,引导市场参数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市场各种资源(商品、资金、生产资料、劳动力等)供求关系发生相应变化,再传导到企业和消费者,并使之作理性的反应过程。因此,间接宏观调控的完成主要依赖于市场的参数调节功能。如果市场参数调节功能因过高的通货膨胀而失灵,则宏观调控就失去了中介传导机制,而不能达到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调整和改变原有经济行为的效应,从而达不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总之,过高的通货膨胀,对深化企业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和机制,以及转变宏观调控的方式都是非常不利的。
上面简单地分析了通货膨胀对现实经济的负面效应。对于通货膨胀对现实经济是否有正面效应,人们争议较大。我们肯定通货膨胀对现实经济有一定的正面效应,并不是说可以通过搞通货膨胀来达到这些正确效应,而是说,由于近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一直是在有通货膨胀的环境下运行,使得通货膨胀本身在客观上起到了维系和均衡某些经济关系的作用。因此,如果治理通货膨胀,就必须考虑在没有或低通货膨胀率下,这些关系又应该作如何调整,这跟主张通过通货膨胀来达到某些经济目标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
通货膨胀对现实经济的正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由投资需求拉动的一定的通货膨胀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无好处。
谈到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人们一般归结为三种因素:需求拉动(近几年特别是投资需求拉动)、结构失衡和成本推进。实际上在目前的通货膨胀中,三种因素是互为因果、共同起作用的。三种成因的划分,不过是对同一过程从三个不同的层次去分析的结果。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必须以一定的投资增长速度为前提。我国这几年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投资速度的更快增长。投资的过快增长首先拉动对投资品需求的大幅度上升。如果这种投资需求的拉动力同样也能使得投资品供给的大幅度上升,那就不存在通货膨胀了。问题是生产投资品的基础和原材料等产业部门的供给能力不能相应增加,从而导致投资品供求的过大缺口。所以从供给的角度看,就又表现为基础和原材料等部门发展滞后,形成瓶颈,这不可以归结为供给结构失衡导致供求缺口。其实这种供给结构失衡只有在投资需求的拉动中才表现了出来。投资品供求的过大缺口,拉动投资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再传导到一般商品的生产中,导致生产成本的上扬,从而使得整个市场商品价位的升高,这又表现为成本推进性的通货膨胀。
治理这种通货膨胀的关键不能靠一味地抑制投资。在不断地提高投资效益的前提下,一定的投资速度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条件。治理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基础原材料等产业的供给能力。现阶段这些领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是:除了资产存量结构过于僵化,难以调整外,资产的流量调整也仅靠政府的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应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力量,单靠政府的投资倾斜政策是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总是资金跟着收益跑,要素跟着资金跑。过去除了政府投资外,市场上资金之所以很难流到基础和原材料等部门中去,主要是因为这些领域的投资收益率过低,这是长期对这些领域的产品价格实行抑制政策的结果。在价格逐步放开以后,在投资需求拉动下,投资品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固然会由于成本的提高而传导到一般商品中去,表现为一般商品价格的全面上升,但就各个产业上升的程度来看应该是不一样的。在正常的市场机制作用下,投资品价位的升高应该是大幅度的,而扩散到其它商品中的价位升高应该是小幅度的。投资品价值的大幅度上扬,使得基础和原材料等产业的投资预期收益率逐渐上扬,这样就为市场资金流向这些领域创造了条件。近几年,外资和民间投资也逐渐伸进了这些领域,跟这些领域因价格上升而投资收益率不断提高不无关系。当然在前几年也出现了由于成本推进,导致加工工业产品价格比投资品以更快的速度上升这样一种状况,这主要是由于加工工业和基础工业的价格机制不对称,基础工业的产品价格以“调”为主,而加工工业以“放”为主;再加上市场上存在投资需求双拉动。近两年,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相对趋于平缓,很大一部分加工工业品供求趋于平衡或供大于求,在这种前提下,如果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且辅助之以必要的市场干预,应该能保证投资品价值能比消费品价值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二、目前的通货膨胀在客观上起到了校正国有企业与职工之间的不合理分配格局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分配格局的变化是职工获得的收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企业自留的用于生产的资金越来越小。这一方面是由于调动职工积极性主要依靠利益刺激,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积累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大都分承包制企业自留利润中很大一部分仍然用于职工的集体福利,或通过各种变相手段又流到职工手中。这使得大部分国有企业通过内源融资去自我积累的能力减弱,企业所需的生产和发展资金只得通过银行信贷途径取得。这种不合理的分配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自我积累的能力。
职工从企业中获得的收入,除了用于消费部分,其它部分主要存于银行。通过银行的信贷,这些资金的很大一部分又回到了企业。从债权债务的关系来看,企业当然是最终债务人,而通过银行的中介,最终债权人实际上主要是职工。目前的通货膨胀使债务人的实际债务负担大大减轻,而债权人的债权收益也相应减少,这实际上起到了将职工既得的部分利益又转移到企业中来的作用,表现为企业可以以很低的基至是负的利息率得到最终所属权属于职工的资金用于生产的发展,这样在初次分配中职工所得到的部分收益又通过通货膨胀这根隐线回到企业中。有人认为,这是对职工的变相“盘剥”,但如果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初次分配比例就是不合理的,职工的工资增长速度又远远地高于实际的生产率提高速度,那么这种效应就只能被看作是一种“校正”,而谈不上“盘剥”了。
三、现实的通货膨胀在一定意义上校正了政府和微观经济体之间的不合理的分配格局,起着维系政府财政收支平衡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的利益分配越来越倾向于个人和企业,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而财政支出的任务却增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同时就是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再调整的过程。为了减轻改革的阻力。必须对改革中的利益受损者加以利益“补贴”,这种“补贴”的任务只能由财政来承担。财政收入的比重在减小,而财政支出的功能在增加,就必然导致财政收支的不平衡。财政赤字下,政府或通过向中央银行透支,由中央银行增发基础货币来弥补。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微观经济体所获得的货币收入加以“稀释”,使之实际购买力下降,从而达到缩小微观经济体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既已获得的分配比例的目的。微观经济体损失的购买力当然转移到政府手中,构成了政府“事后弥补性”的财政收入。这种做法由于会直接导致通货膨胀,已经被禁止运用。政府也可以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赤字。政府能否有效地运用发行国债来增加财政收入,取决于政府的债务负担能力。西方国家由于严格地执行复式财政预算,发行国债取得的收入主要用于经营性财政支出,这就保证了对国债到期还本付息的经济来源,国债发行规模比较有弹性,国债的运用具有主动性。我国的国债发行主要是对财政赤字的事后弥补,是完全被动的,对国债的还本付息并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这几年政府主要采取以发新债还旧债,并在此基础上再扩大的模式来运用国债。为了吸引居民购买国债,政府又规定了同期国债名义收益率高于银行储蓄。如此高的国债收益率再加上国债收入的被动性支出,要平衡国债收支,一定程度上要靠减轻政府的实际债务负担来保障。目前的通货膨胀实际上起到了大大减轻政府的实际国债负担,为政府能定期偿还国债,并扩大国债发行创造条件的作用。试设想如果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就被彻底降下来,而政府发行的多年期国债利息率又难以调整的情况下,政府的实际国债负担必然大大增加,这就很难保证国债收支的平衡了。
四、目前的通货膨胀客观上起到了维系银行业信贷平衡、稳定金融系统的作用
我国的银行在企业和居民户之间起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就银行与居民户之间来说,居民户有巨额的储蓄存于银行,两者之间是过硬的信用约束关系。无论如何,银行必须对到期的居民储蓄还本付息。就银行与贷款的主要对象企业来说,两者之间的信用约束关系又是相对软化的。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银企关系仍在维持,银行不能自由地选择贷款对象,银行有义务为国有企业的生产发展提供所需的资金,不管其效益如何;地方政府为了维持本地区的企业正常运转,也对银行施加压力。许多长期亏损的国营企业的亏损得不到财政的及时弥补,又破不了产,只能由银行的信贷资金来维持其运转,财政的负担转嫁到银行。总之,银行是非商业性的国家银行,企业是没有独立法人财产权的国有企业,两者之间的信用关系必然难以硬化起来。很多企业不能到期还本付息,或在贷款时就决定了它根本不可能还本付息,日积月累的结果只能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来越高。实际上在企业对银行的资产负债中,很大一部分已经变成了呆死帐。这样,银行与资金的来源者——储户之间是硬信用约束关系,与资金使用者——企业之间是软信用约束关系;一硬一软,就必然很难保障银行信贷之间的平衡。应该说处于这样地位的银行业是很容易发生金融危机的。目前保障银行业信贷平衡的有内外部两方面条件。外部条件是目前的通货膨胀。一定的通货膨胀减轻了企业对银行的实际债务负担,增加了企业到期付本付息的可能性,也减轻了银行对储蓄户的实际债务付出,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企业—银行—储蓄户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内部条件是中央银行的支撑。专业银行在信贷出现过大缺口时就不得不对中央银行施压加力,迫使其追求货币来弥补,这最终也只能以通货膨胀的形式释放出来。试设想,如果短期内通货膨胀被彻底降下来,而银行存贷款利息率,特别是多年期存贷款利息率又不可能同幅度地调整,那么企业——银行——储蓄户之间的信用平衡就难以维持了。因此,在国有企业普遍效益低下,而对银行的资产负债率又如此之高的情况下,目前的通货膨胀客观上起到了维系银行业信贷平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