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27岁教授的别样成才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授论文,周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四川省最年轻的教授、学术“牛人”、麻将神童,当周涛这个名字裹挟着这些关键词进入公众视野时确实吸引了不少目光,甚至成为家长们教育孩子的样板。
真正探索这位天才少年的成才之路,却不免令人感到诧异——年幼时,周涛经常发烧高达40摄氏度,医院曾两次下病危通知书。3岁的时候就学会打麻将,而且技艺不凡,父母也不是他的对手。
周涛是个“逃课大王”,连授课的老师都不认识。一般大学生是偶尔逃课,他只是偶尔才会去上课。“绝大多数课,我一节都没上过。”不上课并不是因为偷懒,“大部分的课都不用去听,浪费时间。”周涛说。
电子科技大学27岁教授周涛的勤奋以另一种方式显现着。在办公室的椅子上,放着周涛的被子。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办公室过夜,偶尔回家仅仅是为取换洗衣服。凌晨2点,学生离开实验室时,周涛还在搞研究;第二天早上7点,学生回实验室的时候,周涛又已经坐在那里了。
事业上勤奋忙碌跟生活的丰富多彩并不矛盾,周涛的生活甚至丰富到令人瞠目结舌。他喜欢并擅长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等体育运动;下围棋、下象棋、斗地主、打麻将、玩“双抠”,他样样都是高手;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乃至武侠、悬疑小说,他看得比谁都多。
“有些人成天都说忙,其实并不是因为他做了很多事。”“很多人都是被无聊的事耽搁了,做事的效率太低。”“玩、读书、运动,其实都花不了多少时间。”周涛如是说。
有人说他是天才,是神童,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超强。他也承认玩牌的时候会尝试把所有出过的牌都记住。他酷爱读书,金庸的《神雕侠侣》至少看了10遍,中国现当代的几乎每一位作家他分析起来都头头是道。
学术“牛人”
见到周涛时,他正在修改一篇论文,整页纸上没有一个汉字。
他的办公室极为凌乱,桌子上、墙角旮旯里,体育和生活用品随处可见:有散落在棋盘上的围棋,有乒乓球拍,书架下堆放着十余个羽毛球拍,门背后还有简易的羽毛球网架。
办公桌上只有一台其貌不扬的电脑,背后是一台打印机,别无其他办公用品或实验设备。键盘的右边是一袋开了封的怪味胡豆,左边是一本看了一半倒扣在桌子上的《汪曾祺小说选集》,钱包、钥匙等物品淹没在办公桌上散乱的书籍中间。
周涛身高不足1米7,体重刚到50公斤,瘦小得惹人怜爱。短头发,塌鼻梁,牛仔裤,运动鞋,完全一副学生模样,甚至可能会被误认为是低年级的“菜鸟”。下楼梯的时候,他蹦蹦跳眺,像一个患了多动症的孩子。他带的一位女博士跟在后面打趣说:“楼梯要是没有栏杆,你这个‘活宝’就飞出去了。”
这样的形象似乎很难与站在学术金字塔顶端的学术“牛人”联系在一起。
逃课“大王”
成名之后,周涛的童年被细心的媒体从历史的箱底翻了出来。
1982年4月,周涛出生在成都市一户普通人家里。几个月就会说话,一岁多会下棋、识字,两岁多看连环画,3岁开始打麻将,5岁就能读长篇小说……
媒体对周涛的描述非常契合人们对“神童”的想象。但是,周涛的童年相当“坎坷”。
周涛幼年体弱多病,医院曾两次下病危通知书。
因为身体差,周涛很少能下楼和其他小朋友玩。爸妈上班去了,只好把他关在楼上屋子里,他会用一些奇怪的方式消磨时间——下棋、看连环画、打麻将、读小说。
上学后,周涛表现出了数学、物理方面的天赋。一次,妈妈买了一个计算器,周涛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玩的东西。于是,他自己给自己出题,计算出结果后,再用计算器核对,周而复始,小周涛乐此不疲。
6岁以前,周涛自学完了小学4年的课程。他就读的东桂街小学是一所计算机特色学校。他很少听课,很多时间都花在攻克数学和计算机难题上了。
2000年,周涛从成都七中毕业,进入中国科技大学为拔尖学生专门设立的零零班。从这时开始,周涛更加肆无忌惮地逃课了。
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时,周涛手里捏着一本Pascal语言的教材找到老师,请老师为他勾画重点。
老师接过教材看了一眼,对周涛说:“我们学的是C语言。”
那一刻,周涛尴尬至极。因为他从未去上过这门课,压根儿就不知道学的什么教材。
“老师,能不能借你的教材给我,我上楼去复印一下命令表。”周涛厚着脸皮说。第二天就要考试了,这几乎是最后的“垂死挣扎”。可是,结果却让那位老师大为惊奇:周涛考了95分,全班110多名同学,他名列第一。
因为逃课闹出的笑话,周涛能说出一大堆。
也是一次期末考试前,周涛去找“数据库”这门课的教师勾重点。他走进一间教室,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同学在里面自习,讲台上并没有老师的身影。于是,周涛拍着一位同学的肩膀,礼貌地问道:“同学,请问这个教室有数据库答疑吗?”
这位“同学”同样很有礼貌地回答说:“我就是老师。”
周涛一如既往的冷静,微笑着将教材递给老师,请老师勾重点。老师接过教材,说:“我们没用这个版本的教材。”
混久了,周涛的“脸皮变厚了”,依旧是找自己觉得最好的教材,在考试前匆忙看看。老师也很大度,只要考试过关,一概都不追究。
对于逃课,周涛有一套自己的理论。逃课分为两种:积极的逃课和消极的逃课。前者逃课是为了比上课更重要的活动,比如为学科竞赛和学术研究腾出时间;后者逃课是为了偷懒、为了玩,比如打游戏、睡懒觉。“我属于前者,我从不打网络游戏。”
周涛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参加学科竞赛或者搞自己的学术研究。他说:“从小我就清楚我将来会走什么样的道路。”
按照周涛的经验,很多科目都是考试前一两天看看书就行了。“废课,不用去听,浪费时间。”“大部分课,水平都不行。”
但是,真正名师的课,周涛听得很认真。“一个领域内的名师上的课,听了会收获很大。”在这一点上,周涛颇有心得。
不按常规“出牌”
周涛依仗着自己的聪明自信而执著,常常不按常规“出牌”。2007年,他便干了一件令同行匪夷所思的事情。
2007年以前,周涛主要从事的是复杂网络的研究,而且已经做到了国内顶尖水平,
就在人人都觉得他会继续在这个方向上前进的时候,周涛突然决定放弃这个轻车熟路的研究方向,转向了“信息物理”。
“如果继续做复杂网络,我可能永远都只是在别人开创的事业上添砖加瓦,原创性贡献不大。我更希望自己参与到一个新学科方向的形成过程中。”
周涛毅然跳出了原本熟悉的那个圈子和体系。由于计算机知识相对缺乏,他一方面要恶补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努力有所创新。但他最终还是走出了开始阶段的困境,在新的研究方向上取得了进展。
回首这段经历,周涛感触很深。“人,特别是年轻人必须进入艰苦拼搏的状态,常怀危机感。人的成长过程中肯定是顺境和逆境共存,如果你发现自己很顺利,成长很快,你一定要小心,因为这往往是危险的信号。”周涛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头脑清醒,千万不能“小富即安”。
这样的观点也被周涛用来教育自己的学生:在一个集体中,不要去争取优秀,不要希望成为其中的前5%,只要是前20%就行了。当你比较优秀时,你就应该去尝试在一个更高水平的集体中成为优秀者。
周涛的成长经历恰恰是这一理论的最好注脚。学前阶段就把小学的课程学得差不多了,小学学初中的,初中学高中的,高中学大学的……
初进中科大,周涛很快就发现自己的综合能力在班里领先。大一下学期,他一般都不去教室上课,而是去上硕士生、博士生的课程;大二就进实验室,在其他同学都还在为发表第一篇论文而努力的时候,周涛已经发表了20多篇高水平论文;在海外读博士的时候,周涛依然“不务正业”,努力去追赶海外大学青年教授的水平。
“语文”比“数学”重要
在瑞士留学期间,每次回国周涛都会带几十本书到瑞士去,3年下来一共带了300多本,其中大部分是文化书籍,包括历史学家钱穆、作家韩少功的几乎全部作品。
在上高中之前,周涛对写作和历史很感兴趣,曾经想长大后从事人文方面的工作。
“人生来不是做科学家的,是做一个人的。”周涛对人文素养的重视丝毫不亚于科学研究。在面试一位学生时,他提的问题是:“你认为电子科技大学最让你感到失望的地方是什么?”他认为这样的提问才能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周涛很喜欢写作,曾经在《科幻世界》上发表过小说呢。不过大多数作品都是写给自己看的,是为了写出内心的沉默。他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社评;在象棋比赛中,还拿过安徽省高校赛的个人冠军和团体冠军。
周涛说:“我感觉‘语文’比‘数学’更重要。‘数学’是对符号的认识,成就的是一个人的局部;‘语文’是对文字的认识,能够塑造一个人的整体。”他认为,人文方面有重大缺陷的人,其发展空间也非常有限。而一个有很强人文素养的人,会“更有力量,更能包容,更柔软,更丰满”。
“有些搞理工的人给人感觉很怪异,那是因为他们看人文的书太少。不注重人文修养的人,一定会非常冷漠,不敏感,不感伤,内心没有柔软的地方。这样的人或许会有成就,但是我不喜欢跟他打交道。”周涛直言不讳。
虽然已经是教授,周涛过的基本上还是学生时代的生活,在学生食堂吃饭,在学生浴室洗澡,在实验室打地铺。
周涛为“一流人才”下了一个定义:“一流人才首先是具有包容、大度的人格魅力,其次是具有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顶尖人才则是能够自己找到问题的人。”
周涛,27岁。
15岁考入成都七中理科班,因物理竞赛和计算机竞赛成绩优异被中国科技大学零零班录取;
大学自学完成研究生所有课程;
后成为中科大与瑞士弗里堡大学物理系联合培养博士生,在国外留学3年;
2010年1月5日电子科技大学通过“人才强校战略”特聘他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目前他正考虑将自己研究的交叉领域学科编写成教材,或许书名叫《嗨,统计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