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理教育世纪末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纪末论文,地理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临21世纪,全世界教育界和我国教育界都在作认真的反思和前瞻。上世纪与本世纪之交的“世纪末的思考”曾经为科技界与教育界提供过富有价值的成果。面对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国地理教育界应当进行深刻的世纪末思考。
刚刚过去的1995年的下半年,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围绕我国地理教育的全面改革成功地举行了全国学术年会;受中国教育学会的委托,全国中青年地理教育理论研究会(筹)协同福建省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研究会承办了中国教育学会第七届中青年教育理论研讨会,并参加了“世纪末教育的思考”大讨论。这两次学术活动提出的问题中有一系列值得深究的课题。
一、关于地理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既是我国地理教育面向21世纪的改革方向,又是地理教育获得生机、发挥优势的机遇所在。如何理解地理素质教育的功能和地位,如何处理好地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世纪之交地理教改的重大课题。
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教材已经经受了实践的检验,面临1997年国家重新审定,确实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并上升为地理课程教材论的理性认识,也有不少不成熟的问题有待矫正。深入研究和评价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不但已成为广大一线地理教师的教研热点,而且已引起教育科研机构和高等师范院校的关注,成为地理素质教育中最有代表性的课题。在学术交流中,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大纲和教科书所体现的大力度的改革,及其对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观念更新的作用,受到充分肯定。尤其是教科书的思想性、地理性、实用性、时代性和趣味性,已在实践中发挥了作用。而大纲和教科书在科学性、系统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处理减轻学习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洋为中用的问题等方面的探索,也引起了普遍的注意。正如陕西省教科所的论文所言,对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还应当“精品细究再商榷”。不久前,国家教委加强了对义务教育“一纲多本”的政策保证,人教版、沿海版、内地版、北师大版、上海版、浙江版、北京版等教科书如何体现各自的特色、增强适用性,如何相互借鉴而又不相互替代,这方面的学术交流引人注目。北京、上海、四川、广东、福建等地的高等师范院校,不但参与了学校地理教材的创作,而且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教材作了大量的研究。如福建师大与福建省教研室牵头、十余省参加的地理新教材研究专著提供了理论和实际研究成果。
各地地理教育工作者在使用地理新教材、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实践中,在地理教学方法方式中进行了大量探索、实验。河北省教科所和铁路中学提出的用地理学科结构来控制素质教育减轻负担和提高质量的思路,天津市教研室提出的推行素质教育的地理教学模式,河北师大附中对目标教学的实验等都是有代表性的探索。
二、关于高中地理教育的双重性质
地理教育在高中阶段虽然不是义务教育,但据国家教委新近的定义,仍属基础教育,不过是“初中后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兼有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较高层次就业)预备教育双重性质。如何处理好高中地理教育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双重性,是地理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迫切课题。在学术会议上,参加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工作的同志,转达了国家教委领导同志在听取地理课程改革工作汇报时的表态。即,应当达成的共识是,地理同其他基本文化课程一样,是中学(包括高中)的九门主干课程之一,是高考科目之一,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只有同高考改革同步进行,恢复中断了的地理高考,才能奏效。
在前一段研究地理高考中断所造成的后果的基础上,学术交流的重心移到地理高考之所以中断与高中地理课程教材自身存在的问题、地理高考命题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较深层次探讨面向21世纪的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教材与恢复地理高考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涉及高中地理会考的功能和要求问题
高中地理新大纲已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并送国家教委审批。在95年暑期于昆明召开的新大纲宣讲和征求意见会议之后,大纲讨论稿又儿经删改。虽然新大纲已基本定型,但从新大纲到新教科书还有大量的课题要研究。1997年秋季要开始试用的高中地理新教材正受到我国地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对大纲要求的具体理解和把握,教科书的选材和编排,教科书的表述,教科书的知识结构和方法论线索,新旧教材的对比,中外教材的对比等,都亟待深入讨论。华中师范大学中学骨干教师研究生班的论文就高中新教材的选材问题所作的探讨,湖南耒阳一中的论文就高中现行教材有待修改问题的探讨都具有现实意义。
三、关于地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全国性的学术活动体现地理教育的现代化进展。其突出的表现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电化教学在地理教育中的新进展。首都师范大学地理系已经建成了地理教育现代化实验室,并出版了地理计算机辅助学习的专著。华东师范大学与有关企业开发的地理教学计算机软件已投入实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地理实验室建设具有示范性作用。
地理教育现代化方面的学术成果多了起来。吉林省教育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论文述及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应用,郑州铁路第一中学的论文提供了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课件应用实验成果,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论文分析了运用电教媒体对地理知识教学和地理能力培养的作用,贵州大方第二中学的论文是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的子课题电教促进地理思维能力发展的实验成果。
在地理教学手段现代化问题上的共识是,地理教学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电化教学最为必要、最能取得成果的学科教学,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应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切忌将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电化教学看作能完全取代传统地理教学手段、取代地理教师的万能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电化教学的发展重点在软件、关键在全国协同设计,要将目前企业或教师独家设计制作软件的手工生产方式转变为社会化设计生产方式,地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应注意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等。
四、关于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面向21世纪,地理教育的内涵应提高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地理教育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必须切实承担起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地理学科应负担的较大责任。地理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优势,已经被教育学界所理解和重视。地理教育的可持发展正是建立在地理学科在学校教育中较多地承担可持续发展教育任务的基础上的。
贯穿可持续发展主线,是新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比现行大纲提高之处。对于初中地理来说,则是在区域地理中体现人地协调发展的区域特征。如何在地理教育中体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的可持续改良、人口的适度增长和素质提高的持续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世界和平的持久等问题已引起地理教育界的注意。除了补充地理教育中的人文方面的内容之外,如何将社会生态、地理建设等概念引进地理教育,也吸引了地理教育界的研究兴趣。福建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提交的论文和大会发言对地理学科所承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任务作了阐述,得到教育学界的重视。
以上问题是地理教育世纪末思考的重要课题,值得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共同研究。在老一辈地理教育家的关怀下,全国中青年地理教育理论研究会正在筹建中,这一学术团体必将在研究上述问题时发挥先锋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