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的定位和发展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同寻常的历史发展的转换时期:一个是世纪转换,一个是体制转换。在这两个转换的新形势下,社会科学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加强自身的改革,求得新的发展和繁荣,无疑都是社会科学管理面临的重大课题。这里,我着重就社会科学的定位以及相关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的认识。
一、关于社会科学的定位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社会科学的定位颇有争议,这也是当前社会科学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并直接影响到规划的制定和科研的导向。所谓定位,实际上就是社会科学工作在我国社会的大系统中居于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我不同意有的人提出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科学需要重新定位。我认为,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在我们党的一系列文件里,对这个问题均有系统而明确的阐述,归纳起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社会科学的属性看。社会科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对各种社会现象所取得的认识成果,是社会存在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指出:“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而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
二是从社会科学的实际作用看。社会科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和指南。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社会科学始终居于指导地位,发挥指导作用,社会科学研究所得到的对社会实践认识的每一个进步,都将对社会实践产生能动的指导作用,推动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前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正是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所取得的伟大结果。
三是从社会科学本身的价值看。社会科学研究作为一种理性思维活动,其所获得的成果,不仅为人们正确认识、分析社会现象,科学地把握社会运行规律和趋势提供知识和方法,而且其所包含的人类文明智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形成、完善和升华。它既能为现实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有力地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是构成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当然,一种错误的不科学的理论,也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这也从反面证明社会科学的价值功能。
可见,社会科学的上层建筑地位,指导实践的地位,文化价值的地位,是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形成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客观必然性定位。毫无疑问,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社会发展的转换时期,社会科学不可能不发生变革,但是这种变革,绝不是地位属性的变更,而只是形式和内容的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1〕
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不容避讳的事实是,伴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涌动,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社会科学战线出现人才流失,科研人员放弃自己的崇高职业而直接卷进商海,社科院也纷纷办起众多公司,直接参与市场经营活动。这里,我想着重提出的是造成“重新定位”错觉的两个思想认识误区。
一是认为“社会科学是生产力”的观点。首先,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从生产力角度论述过社会科学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但是这里使用的“科学技术”是特指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并不包括社会科学,邓小平同志只是在讲到“科学”时说,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而讲到第一生产力时,使用的是“科学技术”,并不是讲“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其次,社会科学作为精神产品同物质生产力是不能等同的。如果两者是同类,那么,精神和物质、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再次,把社会科学作为生产力,似乎是提高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但实际上是否定了社会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代替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造成思想认识上的模糊,以至使一些人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要求社会科学创造经济效益。
二是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科学直接“进入市场”是社会科学改革的必然。的确,社会科学研究工作需要改革。社会科学研究无论从管理体制、组织结构、人才结构,还是研究方式、学科结构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但是这种改革是我国社会科学的自我完善,是社会科学应有地位的强化和特殊作用的充分发挥,并不是改弦易辙,转换地位。如果把“进入市场”作为社会科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那么,实际上就改变了社会科学的属性和地位。其结果,势必将社会科学研究这一特殊的精神活动变为经济活动,导致用经济的尺度而不是用科学的尺度来衡量社会科学成果的价值,在客观上、长远上会给社会科学带来严重损害。
二、关于体制改革和模式选择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体制的制约,目前我国从中国社科院到地方社科院已经形成的管理体制和结构模式是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基础上的。各院的体制和结构几乎完全相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在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不少好的改革思路,如四川社科院的三维整合思路,湖北社科院的“三三制”改革思路,深圳社科中心的“小核心大网络”的模式,中国社科院的学科调整和布局战略,等等。然而,原有体制中的问题和弊端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和消除,这不能不影响到社会科学应有的地位的巩固和功能的发挥。我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应当施行以体制改革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以建立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为目标的全面改革,通过体制改革,促进社科工作进一步转轨变型。所谓转轨,就是社科研究要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主战场,转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所谓变型,就是按照社会科学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按照社会科学所处的地位和应有的功能,顺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入发展、顺应新旧世纪的转换和新世纪新任务的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要由单纯的学术型研究转变为理论应用型研究为主,由单一的学科型研究转变为综合型研究,由相对独立型转变为服务效益型。
与体制改革相联结的是体制模式的选择问题。从我国社科工作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各社科机构所处的位置、环境、拥有的条件和优势不尽相同,本着实事求是,因院而异的原则,社科体制模式可以采取多种模式选择。事实证明,单一的模式显然不利于社科发展,也不符合我国社会科学战线的实际。但是不管那种模式,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应当体现出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而不是削弱或改变社会科学应有的地位和功能。同时,还应具备以下几种机制:一是活力机制。要使社会科学研究具有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活力,具有不断开拓创新的活力。二是开放机制。社科研究必须要面向生机盎然的社会生活,面向不断深化的社会实践,面向世界和未来,不容僵化和封闭,更不能脱离实践。三是激励和竞争机制。社科研究是探索未知,揭示各种复杂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工作,要开拓创新,就必然要有激励和竞争,做到优胜劣汰,保持队伍的活力,保证科研生产不断涌现精品。四是调节机制。要主动调节科研与社会需要、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促进社会科学与社会其他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不断优化科研生产力的配置。上述这些机制,都是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所必需的,也是我们深化社会科学体制改革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关于学科调整的问题
学科调整,从一定意义上看是社会科学改革的瓶颈,直接关系到社科研究的导向和功能的发挥。目前,各科研机构正结合机构改革着手进行学科的调整。尤其是中国社科院已经有了重大的起步,在学科布局和科研力量的配置方面,根据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按照确保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主攻方向、又促进各学科共同繁荣的方针,对现有学科(特别是二、三级学科)进行适度取舍和调整,同时,大力加强和拓展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关的学科,大力加强以至增设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所迫切需要的学科,以形成新的学科优势,使学科布局和科研力量配置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各地方社科院也根据各院的实际,提出了学科调整的思路和方案。这对于进一步推动体制改革,推进学科调整和建设,促进社会科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但是从总体上看,学科调整的原则和方向依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当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科研机构的学科调整没有摆脱传统学科设置的束缚,学科建制和大学文科系列大体相同,没有多少区别;二是学科调整采取的是合并取舍的方式,没有突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布局,也就是说,传统的学科结构和布局没有根本触动;三是代表学科发展方向的各科研院(所)新建立的研究中心,没有在建制上得到确立,有的甚至形同虚设。因此,以改革的精神加大学科调整的力度和深度,从新的视野和角度来推进学科调整,这无疑是当前社科管理面临的新的重大任务。
在我看来,在学科调整上有两个问题需要搞清楚:
第一,有人认为,按传统学科建制有利于同高校的学术交流和协同研究。的确,高校文科社科研究力量也相当雄厚,与高校加强交往和协调研究,无疑是社科院必须要保持的。但是社科机构和高等院校毕竟是在性质、工作对象、活动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有着重大区别的不同类型的单位,高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系统传授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的基地。在科研方面,加强和深化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科研的主要任务。社科研究机构则不同,其主要任务是,运用在高校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总结新的经验,提出新观点、新结论,为实践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提供科学的合理建议和思路。因此,按高校文科模式进行科研机构学科设置不仅模糊了科研机构与教学机构的差异性,而且也影响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发展方向,不利于社科院整体功能的发挥。
第二,有人认为,现有学科设置有利于国际学术交往和对接。其实,世界各国的社科性质的研究机构大都不是按文、史、哲、经等传统学科来组建的,而是按照研究的对象和领域来设置的,如美国的兰德公司、胡佛研究所,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等等。我们的社科机构同国外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一般来说,是就某些问题、某些领域的研究进行学术讨论。因此,突破传统学科设置模式,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研究对象和领域来调整和设置学科建制,不仅不会影响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而且会更加突出社科院的应有特色和特殊功能。
我认为,在学科调整中以下几点是应当关注和考虑的。一是要充分体现社会科学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也就是当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综合化趋势;二是要充分体现出社科机构作为党和政府的理论智囊和思想库的地位和功能;三是要充分注意到当代世界文化,趋向于科技文化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渗透与融合,高科技的发展对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和促进以及社会科学面对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嬗变所总结和提升的理论成果对人的现代化和科技发展的影响这种双向作用,使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四是要充分考虑社科理论成果向实践转换的方式和对接途径,使理论成果能对实践发挥巨大的作用,实现理论研究的价值和目的;五是充分体现出各社科院的特点和优长,不搞一个模式,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雷同。这样,我们的学科调整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效,从而推动社会科学研究向新的层次飞跃。
四、关于社会科学的投入产出问题
对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直接影响到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地位巩固的问题。从现有的资料情况看,国家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投入存在着极大的差异。1991年,自然科学的经费是11.3亿元,而社会科学只是这个数的零头;1994年我国自然科学基金与社科基金的比例为18 :1,在各省市区,这种比例更为悬殊。而在90年代初,欧洲科学基金的预算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比例为27%,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预算支出比例为4:1。由于我国对社会科学的投入不足,不仅影响到社科队伍的稳定,而且直接影响到社科工作的质量,影响到社科院的功能与信誉。不少社科院为了解决经费问题,不得不办公司,搞开发。因此,尽快解决对社科投入不足的问题,这是保证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和繁荣的当务之急,是强化社会科学地位和充分发挥社会科学作用的物质保证。
当然,对于社科工作来说,还有一个正确处理投入和产出效益的问题。应该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对社科事业的发展是重视的,全国社科基金以及各省市区社科基金的设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何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同社科研究的产出统一起来,这无疑是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目前,社科基金的投入以及各地财政对社科院的拨款投入与社科研究的产出存在着相背的现象,比如,有些课题研究有显著的产出效益,却得不到有效的资助,而有些得到资助的课题研究,却没有较好的产出,没有投入的成果被评为优秀成果,有投入的却达不到精品标准,甚至有的连一定的质量都达不到。这种投入与产出相背反的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从管理的角度说,投入与产出是辩证的统一,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投入与产出相背反,那么,说明社科基金在管理体制、投入渠道、管理方式以及有关政策方面可能存在着需要改进和完善的问题。这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科学工作的信誉和作用的发挥,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